本文目录
人才引进政策2023
2023年的人才引进政策与往年的政策相比有所不同。
政府实施了减税和清理负担政策,针对人才引进方面,政府将给予进口企业税收优惠,简化相关手续,同时放宽有关资金管控,为外国人才和企业提供更多灵活性。推出了“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以促进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引进更多外国技术和人才。
支持国内企业通过与国外高校合作的方式引进高技能人才,同时支持国内企业在国外组织全球招聘,并推行年薪条款激励有才华的外国人才加入公司。大力推广“赴华创业”政策,支持国外人才到中国创业。支持国外人才在中国创建公司,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名称为“中外合资”,以利用外国人才的技术优势,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推出了“汇知识”计划,支持外国学者到中国从事学术研究,推动科技进步。支持和鼓励外国人在中国投资,支持外国企业开展业务活动。
人才引进政策的审批程序:
1、受理:窗口工作人员根据业务办理指南审查申请人提交的资料是否齐全。申请材料齐全的,进行受理;不齐备的不予受理,并一次性告知须补充的材料。
2、承办:工作人员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
3、审核:人力资源市场处工作人员进行核查,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
4、批准:市人社局领导对申报材料进行最终审批,转业务受理窗口办理后续手续。
太原人才引进政策2023年
法律分析:
太原市人才引进补贴政策如下:(一)人才补贴。1.生活补助: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世界排名前200名大学、教育部公布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由市财政每月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的生活补助,补贴时间为5年。2.购(租)房补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世界排名前200名大学、教育部公布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在我市购买首套住房的,5年服务期满,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购房补贴;其他普通高校(含海外留学人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由市财政每月给予1200元的租房补贴,补贴时间为2年。3.学费补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教育部公布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每人给予3万元学费补贴。4.科研经费:从事项目研发、技术革新的,市财政一次性给予5-20万元的科研项目经费。(二)培养使用。引进至事业单位的,服务期满2年后,根据现实表现及有关规定,可择优选任、调任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引进至农村、社区岗位且符合资格条件的,可依法依规进入“两委”班子。(三)人才流动。引进至财政补助事业单位的,服务期满2年后可按财政拨款事业编制人员进行流动。(四)工资定级。引进至县级及以下事业单位的,可提前转正定级。试用期工资可直接按试用期满后工资确定。转正定级时的薪级工资,在未列入艰苦边远地区的高定一级,在一二类艰苦边远地区的高定两级。(五)职称评定。可不受单位岗位限制,根据专业工作经历、学术技术贡献,推荐评审认定相应职称。
法律依据:
《太原市引进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办法》第三条申领《居住证》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
(二)有大专以上学历且符合本市紧缺急需专业需求;
(三)有高级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证书且符合本市紧缺急需专业需求;
(四)具有特殊技能并符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其他人员。
呼和浩特市人才引进评估结果公示时间
呼和浩特市人才引进评估结果公示时间是2023年4月1日到4月8日。根据查询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官网显示,2023年4月1日到4月8日将对呼和浩特市人才引进笔试成绩进行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各省人才引进政策2023
一、引才对象
此次引才范围主要面向2023届优秀高校毕业生,以引进博士研究生为主,带动引进急需紧缺专业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2021、2022届未就业的择业期毕业生可列入此次引才范围。
二、引才程序
按照发布引才公告、报名和资格审查、考核测评、签订就业协议、体检和考察、公示、办理入职手续等程序依次进行。
注意:可根据需要采取现场报名和网上报名的方式。考核测评采取线上或线下考核测评方式。
三、优惠政策
此次人才引进政策待遇较好,如:
事业单位优先在空编内落实编制,确无空编的,可持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颁发的人才证书向省委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申请事业编制,实行“专人专编”。
在青海省未享受政府提供住房且用人单位暂时不能解决住房的,可申请入住省级人才保障周转住房。愿意在青购买住房的,各市州、省直用人单位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助。
省直事业单位全职引进的人才,由省委人才办按照规定给予特殊支持(安家费),具体标准是:博士研究生,若为青海“一优两高”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可直接认定为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引进拔尖人才,每人给予一次性特殊支持(安家费)40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给予一次性特殊支持(安家费)10万元;本科生,每人给予一次性特殊支持(安家费)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