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读小学最新政策

1·落实“四个坚持”,就近免试入学

近年来,成都市大力实施“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工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学校达693所,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多起来”,老百姓的认同度“高起来”,入学“舍近求远”的现象少了,家门口就近上好学的多了,就近入学成为新常态。2023年,成都市将加大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新建中小学80所,新增学位8万个;统筹实施市直属和五城区优质学校引领帮扶行动,全面提升重点片区教育质量,培育更多市民家门口的好学校。

坚持“就近入学”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学位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目标要求,综合考虑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学划定服务范围。公办学校采取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方式入学。民办学校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区(市)县学生入学需求。

坚持“免试入学”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规定,严禁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评测等招生。

温馨提示:

初中未按政策规定入学的,将不能享受成都市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政策。

坚持“公民同招”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学校不得在成都市外招生,违规跨市(州)招生的将不予注册学籍。

坚持“均衡分班”

学校按照“班额、生源、男女比例等基本均衡”的原则,均衡编班、配置师资,不得以教育信息化改革等名义分班并取名。

2

突出“四项便民”,优化办理服务

放宽条件,常住人口“全覆盖”。来蓉工作居住满半年的随迁人员子女、集体户人员子女、持旅行证入境和在蓉港澳台及外籍适龄儿童少年均可申请在蓉接受义务教育。

一网通办,学生家长“少跑路”。各类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均可通过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实现“一键申请”“一网通办”。

简化手续,推行入学“零证明”。简化入学手续,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清理取消无谓证明材料。

长幼随学,多个子女“同校读”。继续实行长幼随学政策,为多子女家庭接送提供便利。

温馨提示:

如果您不会进行线上操作办理,也可到户籍地或居住证(地)进行线下办理。

3

做到“四个统一”,确保公平公正

统一政策。市教育局统一制定并公布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按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本区域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实施细则。

统一平台。全市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及录取工作均纳入全省、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平台统一管理。

统一时间。全市各区(市)县小一、小升初均按照全市统一的工作日程办理。

统一流程。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均按照网上信息采集(核对)、资料审核、公办学校划片、民办学校报名及录取、学位确认、到校报到程序进行。

4

强化“四个严禁”,规范招生行为

严格落实教育部和四川省教育厅关于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纪律要求,公布招生入学咨询电话和监督投诉二维码,畅通监督投诉渠道,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严禁提前招生。严禁学校提前组织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

严禁考试招生。严禁学校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评测、简历等任何形式或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成绩、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严禁挂钩招生。严禁学校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教育咨询公司等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社会培训机构等自行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

严禁跨市(州)招生。坚持公民同权,所有学校均不得在成都市外招生。违规跨市州招生的将不予注册学籍。

成都小学入学政策是什么

针对入学当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年满六周岁的本市户籍适龄儿童。

入学流程:信息采集→资料审核→学位确定→入学告知。

本市户籍携带户口簿到登记点进行现场审核;非本市户籍需携带居住证、房产证明或租房备案合同、社保或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三证缺一不可,时间也需连续满一年。

有序确定入学对象: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有关规定,公办小学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原则上每所公办小学全部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确保当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前年满六周岁儿童(当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入学,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内学校学位情况和适龄儿童数量等,确定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日期。

成都小学入学政策

成都小学入学政策是坚持就近入学。

公办学校实行按户籍划片入学或多校划片电脑随机录取入学。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学划定服务范围,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加强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

对学校服务范围内出现常住人口中适龄儿童逐年增加、学位供给紧张的情况,可实行一套房屋优先解决一个家庭的户籍适龄儿童就近划片入学,其他迁入的适龄儿童统筹安排入学,并应提前向社会发布预警提示,合理引导家长预期。

成都特产

成都特产有阆中张飞牛肉、蒲江米花糖、蒲江丑柑、郫县豆瓣、都江堰猕猴桃、都江堰猕猴桃、灯影牛肉、竹叶青茶、阆中醋、蜀绣、青城山老腊肉、水井坊酒、龙泉驿水蜜桃。

张飞牛肉是四川阆中地区的特美味,牛肉色香味俱全,而且干而不硬、润而不软、外黑内红,所以被称作“张飞牛肉”。张飞牛肉表面是棕红色,吃起来咸淡适口,选用的是牛腿肉,用咸味香料揉匀,然后入缸腌制,出缸后用古柏烟熏,至八成干时,再加香料入缸密封。

成都小升初政策!

你好!目前政策已经公布

成都市各民办学校统一于4月1日后开始接受咨询。外地生源4月1日至22日报名,成都本地生源5月5日至17日报名。小升初大幕即将拉开,今年有什么变化,快来看看吧。

【报名时间】

本地生源:5月5日至17日

外地生源:4月1日至22日

【考核时间】

本地生源:不早于5月25日

外地生源:不早于“五一”

成都市教育局(微博)召开2013年成都市民办学校“小升初”情况通报会。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民办学校“小升初”将有几大变化,包括分地域(成都本地和外地生源)报名,分两批时间进行报名,17所民办校试行网上报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网上填写报名资料时,“奥数”等类似字眼将成为“敏感词汇”而被屏蔽。同时,各民办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依法自主确定招生办法。可采取面谈、综合素质考核等多种办法选择学生。

【17所学校名单】

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四川师大附属第一实验中学

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

成都石室外语学校成都西川中学成都武侯外国语学校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成华校区

成都美视国际学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成都树德中学博瑞实验学校

【招考变化】

本地外地生源分开报名考核

变化1分地域报名

成都市教育局行政审批处处长唐萍介绍,今年成都民办学校“小升初”的第一大变化是将把报名学生分为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两批。本地生源是指小学毕业学籍在成都市范围内的学生,外地生源是指小学毕业学籍在成都市19个区(市)县以及成都高新区(微博)范围以外的学生。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在报名及考核的时间上均不相同。

变化2分两批报名

唐萍说,第二大变化主要针对以往成都民办“小升初”报名只有一批的情况,从今年开始涉及网上报名的民办学校(请见“变化三”)将分为两批报名,本地生源的报名时间为5月5日至17日,外地生源为4月1日至22日。本地生源不能在外地生源报名时间内报名,外地生源亦不能参加本地生源时间段的报名。

变化3网上报名

作为今年成都民办“小升初”政策最大的一个变化,包括成都外国语学校等在内的17所民办学校从今年起试行网上统一报名。学生必须通过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报名网址为:mbxsc.cdzk.net)。未通过网上报名的,民办学校一律不安排参加考核,不得录取,教育行政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唐萍还介绍说,网上报名系统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将为学生家长提供各民办学校的招生信息平台以及查询平台。各学校招生时是否需要对学生进行素质考核及具体考核时间,网上报名系统均要公布其具体内容。“这样大大方便了学生家长,无须到学校去报名,更有利于他们的自主选择。”

各民办学校应合理分配不同批次招生录取名额,本地生源录取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往年水平。

【报名须知】

个人信息填报不能填“奥数”哦

注意1名额不受限

针对以往部分民办学校报名火爆后限制报名人数的问题,唐萍和成都市招办副主任陈松林分别表示,今年网上报名不会限制报名人数,学生家长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正常的网报步骤,均可成功报名。

注意2敏感词屏蔽

在今年的招生办法中,成都市教育局明确规定不得使用奥数等各类学科竞赛和学科等级证书作为招生依据。不仅如此,陈松林还透露,今年在网上报名系统填报个人基本信息这个环节,系统特别把“奥数”等类似的词语设置为“敏感词汇”,学生在填写时,这类词语将被屏蔽,导致填写无效。

注意3现在报无效

陈松林表示,目前网上报名系统还处于测试阶段,学生家长可登录并进行试填,“在测试阶段的填报均无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才视为有效。”陈松林反复强调,正式填报一旦通过资格审查,信息将不能修改。

注意4避考核“撞车”

报名填完后应查看选报学校考核时间是否重合,如考核时间重合,须选定考核学校。唐萍昨天还特别强调,今年确定的这17所网上填报的民办学校,均是学生学籍在中心城区的民办学校,而不是根据学校办得好坏来确定的。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