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多个城市出台了落户新政,门槛一降再降。在此背景下,流入人口如何从量变转变为质变,成为各大城市面前的考题。

资料图:山西太原大型招聘会。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也可以无房落户!这两个城市的落户门槛史上最低
从本月开始,济南和南宁同时开始实施新的地方户籍政策,被媒体称为历史上最低。
根据济南《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实施细则》,政策提供人才、大学生、居住、就业、投靠等多种落户方式,放开落户限制。最引人注目的是,无房、投靠亲属、灵活就业等都可以落户。
此外,随着毕业季的到来,济南还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出台了便利政策。
根据济南市委、市政府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济南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落户的限制,毕业生来济南就业前可以落户。
在南宁,根据本月实施的《深化南宁户籍制度改革户籍迁移实施办法》,城市定居条件也全面放宽。
本办法以合法稳定的住所(包括租赁)或合法稳定的就业为户籍迁移的基本条件,取消了以往保险、居住年限、就业年限的限制,进一步简化了户籍申请材料。
另外,南宁还对新落户城镇的农村籍大学生实行“来去自由”的落户政策,同时允许相关申报资料“容缺”办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城市已不再是今年首批调整户籍政策的城市。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天津、苏州、沈阳、重庆、青岛等大中城市出台了降低落户门槛的新政策,南昌、昆明也取消了落户限制。

数据图:西安大雁塔北广场迎来了大量游客。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初步成效:特大城市再扩容:
按照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中国的城市按照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被划分为五类七档。
这其中,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500万至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100万至500万的为大城市。大城市分为300万,Ⅰ型大城市和Ⅱ型大城市。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今年公布的《2018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与2017年相比,中国城市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从13个扩大到15个,西安和青岛跻身特大城市之列。
而城市落户条件的放开已经稳步推进。
2019年4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全面放宽300万至500万常住人口的大城市定居条件,取消重点群体定居限制。
一年后,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要求督促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300万以上城市落户限制基本取消。
结合近年来几轮抢人大战,政策放松效应逐渐显现:杭州、成都、西安等城市常住人口大幅增长。
例如,据统计,2019年底,西安常住人口为1020.与去年年底相比,35万人净增了19万人.98万人。
2019年底,成都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增加,其中户籍人口超过1500万。
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首次超过1036万,比去年年底增加55万.4万人。
相反,北京常住人口连续三年负增长。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此前发布的《2019年北京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3.6万人比去年年底减少了000人.6万人。

激光秀在成都天府广场上演。刘杰 摄
量变下能否有质变?
各地的人才争夺战打得很好,但人们更关心的是,除了人口的变化,城市是否真的吸引了需要的人才?
一些城市的调查数据可能会解释问题。
例如,根据西安市官方公布的数据,从2017年3月1日西安实施新户籍政策到2019年4月30日,西安市已迁入115年2个月.1万人。
此外,根据西安市公安局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西安户籍人口平均年龄为38.07岁时,户籍人口平均年龄比新政实施前下降了1岁以上,人口老龄化程度也下降了1%。从人口文化结构的角度来看,学历结算和人才引进占64%.05%。
据统计,自2017年7月20日人才落户新政实施以来,成都已吸引28名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6万多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1000人.2%,30岁及以下年龄占80%.4%。
此外,2017年底,成都新增户籍人口36人.人口老龄化率下降4万.截至2018年底,成都市新增户籍人口40个.7万人口老龄化率进一步下降。
中青年、高学历人才无疑是各大城市最青睐的群体。对优化城市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资料图。刘新 摄
近年来,各大城市抛出的橄榄枝也越来越诱人。
例如,此前,杭州提高了对高层次人才的购房补贴,并给予A类顶尖人才最高800万元的购房补贴。
苏州针对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按比例直接参照个人工资奖励,每年最高可获得40万元。
从科研经费到安家费,再到购房补贴……地方政府拿出真金白银,只为留住人才。其结果也将反映在最终的客观数据中。
显然,对于越来越多的城市来说,如何从量变到质变是未来需要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