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发改委落户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互相讨论。

三股动力在成都奋进

奋进成都的三股动力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Ameco在成都分公司都分公司维修基地忙碌。该公司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飞机维修企业。 图据东方IC

3月31日,在成都兴隆湖畔,20个项目约落地,总投资826亿元。高金富恒国家第二总部、生产基地等新项目展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城市硬实力;香港A8集团网文影视听基地项目等企业的签约,预见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招商引资被认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源头动力。这些被吸引的商和资,既是城市发展的参与者,也是奋进者。

不止于此。在过去的五年里,是成都奋进的岁月。成渝双城经济圈、成都圈、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战略机遇叠加,践行新的发展理念,前所未有地拓展了发展空间,成都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产业的“圈”与“链”

4月15日,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概念设计方案正式发布。

这是空客直接投资欧洲以外的第一个飞机回收项目。该项目落地成都双流,预计到2030年产业规模将达到210.7亿元将加快成都航空制造与维修、航空物流、航材销售等航空相关产业的发展。

当然,企业很难独自完成如此庞大的工作。加德纳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锦春在项目签约当天也前往现场。他告诉记者,该公司去年收到了空客首次认证证书,希望在产业链中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

不仅如此,航空航天、高端芯片、生物医学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成都建圈强链。

这一行动始于2021年底,源于城市更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过去的五年里,在成都拥有万亿产业和八个千亿产业集群的基础上,能源质量、协调水平、要素聚集等领域仍存在不足。如何弥补?

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成都开始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围绕产业生态“建圈”,围绕重点产业“强链”,全面推行“链长制”,完善产业图谱。

成都明确以20条重点产业链为主线,继续努力引进链主企业,实施招商引资和项目攻坚,建设产业生态。其中,既有产业规模在2020年达到122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也有产业规模约20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

目前,成都整合了生态系统和重点产业链,引进了主要链企业和龙头企业。目前,首批入库链企业已超过40家。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医疗卫生和航空航天产业建设圈强链中,成都确定了创新药品、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工业无人机四大重点产业链,目前四大产业已确定12家现有链主要企业,14家拟引进链主要企业。

这些强链任务将分配到不同的区域。例如,成都双流区的重点工作是针对京东方、空客、中电子、旧金山快递、ZTE等上下游配套需求进行产业链投资。

此外,成都实行链长制

成都携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洋是链长制的受益者。他的经验是,建立一个以政府信用背书为基础的交流平台,让企业在链上更充分地交流技术,更快地形成整体解决方案。

成都市发改委产业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很多企业已经通过收购、控股、参股等方式向上下游拓展业务,也在寻求实现产业链的自由。

目前,建圈强链行动还有新的目标。3月24日,成都召开的产业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明确,要有效推进产业圈强链的实施,切实把国家赋予的使命和机遇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势能,加强市内外联动,凝聚产业圈强链合力。

这意味着将进一步扩大建圈强链行动的范围,包括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深化产业资源整合,加强与重庆都市圈和成德眉资同城区的产业联动。

例如,在工业无人机行业,成都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成都将抓住四川省低空改革试点机遇,努力在成都及周边地区开放更多低空,努力建设西部航空机场网络体系,集中集约化发展,加快工业无人机产业集群效应的形成。

3月31日,成都签订了20个项目,总投资826亿元,包括10个连锁企业投资项目和10个连锁企业投资项目,涵盖航空发动机、绿色低碳、新显示、创新药品、绿色食品、金融等重点产业链。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资源奔向产业链和人才。作为成都的参与者,成都也将形成自己的竞争力。

开放的势和能

国际机场协会(ACI)根据最新报告,2021年全球最繁忙的前10个机场中,中国有两个机场上榜,包括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这不是成都和沿海开放城市首次同列。2020年5月,成都双流机场曾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航空业的崛起背后是开放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开放模式的进一步升级,这意味着近几十年来沿海城市开放布局的重新优化。

内陆城市在新的发展阶段也有自己的开放使命。

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为极。明确支持成都建设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在过去的五年里,成都进一步提高了对外联通的水平,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自去年以来,成都迎来了天府国际机场运营、成渝中铁路批准、中老铁路开通等重要节点,一口气畅通航空 铁轨双通道。

成都在天府机场投产后迎来了双机场时代。除了航线的增加,货运业务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今年2月,顺丰航空西部总部项目正式落户成都双流,宣布加大全货机投资,建设覆盖亚太、欧美、畅达全球的货运航线网络。4月,四川赛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东部新区注册,将使用四川航空天府机场机库开展中国第一个空客A321客机改装货机业务。

在铁路运输方面,除了9000多列中欧列车外,成都是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首批积极响应的城市。第二天,成都空铁国际联运港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相继发布了两列中老国际货运列车。此外,成都还创新推出了空铁、海铁等多式联运系统。

成渝中线高速铁路作为沿江高速铁路的一部分,也有望增强长江三角洲的领导者和成渝龙尾的经济模式,进一步增强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能力。

成都港口物流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解释说,优化国际列车枢纽枢纽开放模式、多元化产品体系和国际配送系统,可以提高中欧列车、西陆海新通道列车、中老列车运营质量和连接水平,提高成都国际铁路枢纽配送水平,提高中欧列车成都配送中心功能。

换句话说,开放的动能也会给城市带来经济发展的动力。

例如,区域综合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成都正在加快东盟、日本、韩国等地区市场的扩张。四川嘉兴贸易有限公司出口部经理张敏提到,由于日本、马来西亚出口饮料、火锅底料、郫县豆瓣等食品,公司受益于RCEP框架下的关税减免红利直接让外国客户享受进口关税的减免或减免,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产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

此外,在全球疫情影响和国际供应链持续紧张的情况下,成都国际列车改变了以往铁海联运的运输方式,全程采用铁路运输。货物只能在中越边境换轨送到越南。戴尔是该路线的受益者。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成都到越南的货运时间缩短了2-3天,不仅避免了海上运输的风险,而且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为戴尔扩大东南亚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正如成都港口物流办公室负责人所说,新时代西部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成渝经济圈建设等,赋予成都新时代使命,推动成都从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发展,城市核心主要功能和全球辐射能源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的不断增强,成都也将为探索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新道路提供有力支持。

消费的

引导和引力

2021年,成都有两组数据刷屏——

一是成都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成为中国第四个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二是成都在2021年城市商业魅力榜上再次位居新一线城市榜首。

城市的魅力有很多维度,人一直是衡量城市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口基数是决定消费市场规模的关键因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伟解释说,成都可以迅速进入状态整个消费市场水平、国际化和消费领导能力,帮助西部地区连接国际市场。

数据变化更直观。

从经济指标看,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从“十二五”末的不到5000亿元提升到如今的超9000亿元,如果未来能继续保持“十四五”时期的增长势头,则有望在“十四五”末突破万亿大关。

在首店方面,2021年成都首店数量再创新高,共引进801家首店,仅次于上海、北京,但增速超过上海、北京,较2020年增长415家,同比增长107家.5%。成都是的几年里,成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消费新IP”的发展。

业内高度评价成都第一家商店的经济发展,认为增加第一家商店不仅给市场带来了热度,而且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消费内容,进一步丰富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市场表现加速了对更多品牌的吸引。成都远洋太古里总经理吴玉珊表示,许多国际品牌已经开始将成都作为零售领域中国战略的前沿和重点。作为零售品牌投资的风向标,各大国际奢侈品牌也开始将成都视为一个独特的潜在市场。”

此外,成都去年还入选了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旨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和优质消费,重点关注城市最小单位。

无论是大力发展第一店经济、培育社区商业还是夜间经济,起点和立足点都是满足人的需求,最终形成成都消费的城市品牌。

从远处看,城市的消费品牌不仅仅是买买买。

一方面,近年来,成都显著加快了建设国家消费中心城市的步伐。其核心目的是探索文化、商业、旅游体育的综合发展,进一步探索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促进国内市场的形成。

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承担了改善城市功能、形成消费引力场的责任。”王

微解读称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