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落户口,真不是件轻松事儿。我自个儿前前后后折腾好久,才算把这事儿给办妥。今儿个就跟大家唠唠我自个儿是咋一步步走过来的,给后来人提个醒儿,省得走弯路。
刚开始那会儿,没本地户口是真不方便,小孩上学、买房摇号啥的都受限制。就琢磨着,得,咱也争取把这户口给弄过来。可到底咋弄?两眼一抹黑。我就开始到处打听,上网查,问过来人。
一圈问下来,大概知道几个路子:
- 买房落户?当时也想过,但一看那房价和面积要求,再摸摸自己口袋,算,这条路对我来说基本堵死。
- 人才引进?这要求可不低,得是高学历、有啥特殊技能、还得公司给力帮你申请。我掂量下自己,好像也够不上那“人才”的边儿。
- 投靠亲属?我在这边也没直系亲属能投靠,这条路也pass。
这么一看,好像就剩下那条最笨也是最普遍的路子——熬年头,也就是所谓的“居转户”。就是你得先办个居住证,然后老老实实待着,满足一定年限,社保、个税都不能断,还得符合一些别的零零碎碎的条件。
我的“熬鹰”之路
得,那就熬。我选的就是这条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全是坑。
第一步,办居住证。这个是基础,没这玩意儿后面都白搭。当时就去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填表、交材料,租房合同、身份证啥的。还这个不算太难,就是每年到期得记得去续签,千万不能断!断一天,前面的年头可能就得重新算,你说吓人不。
第二步,保证社保和个税连续。这是个硬杠杠。我走的那个城市要求是累计满七年。这七年里,社保和个税都得按规定缴。中间换工作啥的,衔接一定得做千万不能断缴或者漏缴。我那几年,每次换工作都提心吊胆,生怕这边没接上,那边就断。还得时不时自己去查查记录,确保没出岔子。有时候税还得达到一定的标准,这就得看你工资和纳税情况,有段时间我还专门找财务问过,确保没问题。
第三步,攒材料。等七年好不容易快熬满,就开始准备各种证明材料。那真是个体力活加脑力活。什么居住证记录、社保缴纳清单、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还得跑老家开)、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如果已婚)、房产证或者租赁备案证明……反正是一大堆。有些证明还有时效性,得掐着时间去开。我记得光那个税单,就跑好几趟税务局才打全、打对。
临门一脚与终成正果
材料备齐,就该提交申请。我是去的区里的人才服务中心窗口。排队、叫号、递材料。窗口老师查得很细,一条条对着看。当时心里那个紧张,生怕哪个犄角旮旯出点问题被打回来。还材料准备得比较全,窗口老师说没啥大问题,收下,让回去等通知。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说是几个月,但感觉跟几年似的,天天刷手机看有没有消息。期间还接到过电话,让补充一个小材料,赶紧又跑一趟。
终于有一天,收到审核通过的短信!那心情,真是没法形容,感觉这么多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接着就是去领那个“准予迁入证明”。
拿到准迁证,这事儿还没完。还得拿着它回老家派出所,办理户口迁出,开一张“户口迁移证”。
一步,拿着“准予迁入证明”和“户口迁移证”,还有其他一些证件,到你落户地的那个派出所,办理最终的落户手续。警察同志当场就把我的新户口本给打印出来,还给我办新的身份证。
拿着那本崭新的户口本,心里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地。虽然过程挺折腾,但办成就回头看看,这事儿,就是得有耐心、够细心,政策要吃透,材料要备齐,社保个税这些硬条件,平时就得盯住,别出岔子。希望能给正在路上或者准备上路的朋友们一点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