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琢磨这个事儿,就是余杭户口和杭州主城区户口到底有啥不一样。正好前段时间帮朋友搞落户的事,自己也顺带把这块儿彻底摸摸清楚,今天就跟大家掰扯掰扯我的实践记录。

我也跟很多人想的一样,觉得余杭现在不就是杭州的一个区嘛那户口肯定跟西湖区、上城区这些没啥区别,都是“杭州户口”。买房、孩子上学,应该都差不多。

实际跑起来才发现的门道

真到具体办事的时候,才发现里面门道还不少。我先是帮朋友咨询落户政策,跑几个地方,也问些已经在余杭落户的朋友。

第一个感觉就是,政策执行上,有时候还真不太一样。虽然行政上余杭是杭州市的一部分,但好像因为历史原因,特别是财政什么的相对独立点(这个我也是听说的,具体没深究),导致一些政策,特别是涉及到钱袋子和社会福利的,会有差异。

比如,最明显的就是社保。我解到,余杭区和主城区的社保体系,在某些具体经办和待遇上,以前是有区别的,各自有自己的一套。虽然现在说是在逐步打通、融合,但实际操作中,你去看病报销、或者将来算养老金,可能还是会感觉到一些细微差别。具体差多少,这个得看具体政策,我没一条条去对比,但知道不是完全划等号

然后是大家最关心的孩子上学问题。这是我重点去解的。如果你是余杭户口,孩子要在余杭区上公办小学,那肯定没问题,按学区划分来。但要是你想让孩子去上城区、西湖区这些主城区的热门公办小学,那光有余杭户口就不够。我查下当时的政策,好像要求父母不仅要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住所(租房或买房),关键是还得办出那个主城区的居住证。注意,是主城区的居住证。好像余杭户口的,在主城区工作租房,办这个居住证就有点麻烦,或者说,教育局那边认不认,是个坎。这块儿当时给我感觉就是,余杭户口想跨到主城区享受教育资源,限制挺多的

一些零碎但实际的差别

除社保和教育这两个大头,我还碰到一些零碎的小事儿,也能体现出差别:

  • 有些市级的福利政策或者补贴,发文的时候后面会带个括号,写着(不含萧山、余杭)。虽然不是所有政策都这样,但确实会碰到。

  • 听朋友说,以前连办个宽带,不同区的套餐和价格都可能不一样。现在可能好多,但也能反映出以前那种“分区而治”的感觉。

  • 还有就是心理感觉上的。虽然都是杭州市,但老杭州人或者一些单位,潜意识里可能还是会把“市区户口”和“余杭(萧山)户口”稍微区分一下。这个说不清道不明,但实际接触中能感觉到一点。

我的总结

跑这么一圈下来,我的实践感受是:

第一,行政上,余杭户口肯定是杭州户口的一部分,这个没疑问。

第二,但在实际生活层面,特别是在社保、子女教育(跨区就读)、以及部分福利政策享受上,余杭户口和杭州主城区(像西湖区、上城区等)户口目前还不能完全等同。存在一些实际的壁垒或者说差异。

第三,这种差异是在逐渐缩小,一体化是大方向。但具体到某项事务,比如孩子明年就要上学,或者你看重某项具体福利,那最好还是针对性地去查最新的官方口径和实际执行情况,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完全一样。

我把我解到的情况就记录到这儿,都是自己跑腿问来的,可能不完全精确,但基本反映我遇到的实际情况。希望能给正在关心这个事儿的朋友一点参考。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