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琢磨这事儿

那时候,为孩子上学的事儿,我们两口子真是琢磨好久。家附近的学校嘛不太理想,要么就是名额紧张得不行。刚好我爸妈家那边,也就是孩子爷爷奶奶家,对口的学校还挺不错的,而且我们当时有段时间也确实是住在那边,方便老人帮忙带孩子。

就这么着,动心思,寻思着能不能把孩子的户口先落在爷爷那边。这事儿,也不是拍脑袋就定的,心里也打鼓,不知道行不行得通,会不会特别麻烦。

跑手续的过程

决定就得去办。第一步,就是打听需要啥材料。我先是去我爸妈家那边的派出所问问,窗口的同志倒是挺耐心,给我列个单子。

大概需要这些东西:

  • 我们夫妻俩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
  • 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
  • 我爸(孩子爷爷)的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 我爸的房产证(证明住址)。
  • 还有一份申请书,得说明为啥要把孩子户口迁过来,我们夫妻俩和我爸都得签字同意。

然后,就拿着这一堆材料,又跑一趟派出所。排队,递材料,工作人员审一遍又一遍,问得也挺细,比如孩子是不是确实常住在这儿,我们夫妻俩的户口为啥不迁过来之类的。咱就实话实说呗,确实是为孩子上学方便,而且老人也能搭把手照顾。

中间还遇到点小波折,好像是哪个复印件不太清楚,又跑出去重新复印。反正来回折腾两趟,总算是把材料收上去,告诉我们回去等通知。

等大概一两个星期?具体记不清,反正派出所打电话过来,说是批下来,让拿着我爸的户口本去办理落户手续。去之后,就在我爸的户口本上,把孩子的名字给加上去,“关系”那一栏写的是“孙子”或者“孙女”。拿到新的户口本那一刻,心里一块石头算是落一半。

后来上学的事儿

户口落好,但真正的考验是孩子到上学年龄去报名。之前也听说不少,有的地方就算户口在,但如果不是父母的房产,或者父母户口不在一起,也可能被排在后面,甚至被调剂。

报名那天,我特意请假,和我爸一起去的学校。拿着爷爷的户口本、房产证,还有孩子出生证明这些。学校负责登记的老师看材料,果然问:“孩子父母的户口?”

我们就解释,说孩子实际一直跟爷爷奶奶住这儿,父母工作忙,老人帮忙带,为方便入学才把户口迁过来的。老师也没立刻说行不行,就让我们登记信息,说要核查,等通知。

那段时间是真有点焦虑。好在过没多久,学校公示录取名单,看到孩子的名字在上面,才彻底松口气。看来我们那时候,那个片区的政策还行,认可这种情况,只要是直系亲属(祖父母)的房产和户口,并且实际居住,就能按片区入学。

一点想法

我们这回把孩子户口落在爷爷名下,主要是为解决当时的入学问题,过程虽然有点周折,但结果是好的,孩子顺利在家门口上学。

不过我也知道,这事儿各地政策不一样,而且政策也一直在变。我们那时候能办成,不代表现在或者别的地方也一样行得通。听说现在很多大城市查得越来越严,要求“人户一致”,甚至还要看父母的房产情况。

如果有人也想这么操作,我的经验是

  • 一定!一定!要提前去当地派出所和目标学校招生办问清楚最新的政策和具体要求。
  • 把所有需要的材料准备齐全,甚至多准备一些可能用到的证明,比如水电煤气缴费单啥的,证明实际居住。
  • 做好可能不成功的心理准备,多考虑几条路。

这就是我家孩子户口落爷爷名下的整个过程,分享出来给大家做个参考。都是为孩子,当父母的不容易。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