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正好有空,就来聊聊不少人关心的这个事儿——上海的国企,到底能不能帮着把上海户口给解决。这事儿,我得从我自己那时候说起,那会儿刚毕业没多久,也是一门心思往上海挤,觉得进大国企,工作稳定,说不定户口也就顺理成章。
刚开始的想法和打听
那时候是真这么想的,目标明确,就想找个能解决户口的单位。面试好几家,国企也面不少。每次面试快结束的时候,我都会旁敲侧击地问问户口的事儿。有的HR说得比较直接,“我们有名额,但要看当年的政策和你的具体条件”;有的就比较含糊,“这个要入职以后再看情况”。
我当时年轻,听到有名额就觉得有戏。后来拿到现在这家国企的offer,不大不小,在上海也算有点名气。入职前,我还特地又问一次HR,得到的答复还是差不多,“按规定来,符合条件可以申请”。行,我想着先进去再说,总比没机会强。
进去,开始实际操作
进单位,安顿下来就开始琢磨户口的事。我发现,跟我差不多想法的应届生同事还真不少。大家私下里也会交流信息,打听路子。
我们单位解决户口,主要看这几条路子:
- 应届生打分落户: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每年上海有个应届生落户的评分标准,学校、专业、成绩、外语、计算机水平啥的都算分。单位有名额,然后把符合基本条件的应届生材料报上去,等审批。关键是,单位的名额是有限的,不是所有符合条件的都能拿到。僧多粥少,内部还得排个先后,或者看领导意思。
- 人才引进: 这条路就比较玄乎。得是单位特别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啥的。比如你是博士,专业特别对口,或者有啥重大奖项、专利。这条路对普通人来说,门槛太高。我当时刚毕业,肯定够不上。
- 留学生落户: 如果你是留学回来的,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学校排名、工作合同、社保基数等),也可以通过单位申请。我不是留学生,这条也跟我没关系。
- 居转户: 就是持有上海居住证满7年,社保、个税都缴够年限和标准,有中级职称或者其他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转常住户口。这条路跟单位关系有,但不是绝对的。主要是靠自己熬年限、缴社保个税。有单位(尤其是国企)帮你出材料、盖章啥的,肯定更方便些。
我的实践过程和体会
我走的是应届生打分这条路。一入职,我就赶紧准备材料。毕业证、学位证、成绩单、各种证书,厚厚一沓。然后交给单位的人力资源部。他们收集齐所有想申请的应届生的材料,进行初步筛选。
这个过程挺煎熬的。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排上号。我们那年,单位名额不算多,但想申请的人不少。大家学历背景都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能不能拿到名额,除自身条件过硬,感觉还有点运气的成分。
等等,大概等小半年,结果出来。幸运的是,我名额拿到。但我也看到好几个条件不错的同事没拿到,他们要么就得开始熬居住证,要么就得另找出路。
拿到名额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一堆手续要办。填各种表格、去派出所、人才中心跑腿,前前后后又折腾好几个月,最终才把那个红本本(户口本)拿到手。
就算有名额,办下来的很多也是集体户口。就是户口落在单位的集体户口地址上。这个集体户口,用起来有些地方不太方便,比如小孩上学可能受影响。后面想弄成自己的房产户口(如果有房的话),还得再折腾一番手续。
总结一下我的经验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海国企能解决户口吗?
我的答案是:能,但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轻松的。
- 看单位: 不是所有国企都有落户名额,或者名额充足。实力强、规模大的国企,机会相对多一些。
- 看政策: 上海的落户政策每年都可能微调。应届生打分标准、人才引进的门槛都可能变。
- 看个人: 你自身的条件(学校、专业、学历、能力)得够硬,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看时机: 有时候就是看运气,刚好你入职那年名额多,或者竞争没那么激烈。
进上海国企,确实提供一条解决户口的可能路径,尤其是对应届生来说。但千万别抱着“进国企就一定有户口”的想法。这事儿得自己上心,提前解清楚政策和单位情况,努力提升自己,然后就是,放平心态,积极争取。毕竟路不止一条,就算一开始没解决,后面还有居转户等其他方式可以尝试。
这就是我当年为搞定上海户口,在国企里折腾的那段经历,希望能给正在这条路上或者准备上路的朋友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