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不少家里有娃的都挺关心的。我自个儿也算是亲身经历过一回,那会儿真是没少折腾。
当初我家孩子就遇到这事儿
那时候,我和孩子他妈工作调动,从老家搬到现在这个城市。一晃几年过去,孩子马上就要高中毕业面临高考。可我们俩的户口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迁过来,还在老家那边挂着。这下可把我们急坏,孩子学籍在这边,从初中就在这边念书,眼看要高考,突然听说户口不在本地,可能得回老家考?那不是瞎折腾吗?孩子对这边的教学环境、老师同学都熟,回老家人生地不熟的,肯定影响发挥。
那段时间,我真是有点头大。听邻居、同事说各种版本,有的说肯定不行,必须回原籍;有的说好像有政策,但具体咋弄不清楚。
开始摸索打听
咱也不能干着急,对?我就开始行动起来。
第一步,我就先去孩子学校。找到班主任和学校管学籍、招生的老师打听。老师倒是挺负责,跟我说确实有“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政策,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异地高考”,但不是无条件的,得满足一些要求。
第二步,就是搞清楚具体要啥条件。学校老师给个大概方向,我就开始上网查,主要是找咱们这个省、这个市的教育考试院官网或者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文件。那文件看得我眼睛都快花,一条一条捋。我还抽空跑一趟市教育局的招生办公室,想找个官方的人问问清楚。
具体的要求是啥?
跑好几趟,加上网上查的,总算把这事儿给弄明白。每个地方的政策细节上可能不太一样,但大方向上,我那时候解到的,主要卡在几个点:
- 孩子的学籍:得有本地高中连续几年的学籍。我记得我们那时候要求是高中三年学籍都得在本地,而且是实际就读。
- 家长的条件:对我们做家长的也有要求。一般是看有没有稳定的工作、有没有在本地连续缴纳社保多少年、有没有办那个居住证,而且居住证也得有一定年限。
- 还有些零零碎碎的,比如孩子父母至少一方的户籍情况,虽然不要求迁过来,但有些地方可能会看。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政策主要是为方便像我们这种确实因为工作等原因长期在本地生活、学习的家庭,跟那种为钻高考分数线空子搞“高考移民”是两码事,后者是国家严厉禁止的。
最终落实过程
对照着政策要求,我们家开始一项项准备材料。查社保缴纳记录、打印居住证信息、去学校开学籍证明……那段时间没少跑腿盖章。幸运的是,我们俩工作还算稳定,社保这些年也一直没断过,居住证也办得早,孩子的学籍更是实打实的本地三年。材料准备齐,在学校统一报名的时候,按照随迁子女的类别提交上去,经过审核,总算是顺利通过,孩子可以在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城市参加高考。
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地。虽然过程有点折腾,但结果是好的。
一点小总结
所以你看,“户口不在本地能不能高考”这事儿,答案不是简单的“能”或“不能”。关键得看你所在的那个省市有没有开放异地高考政策,以及你家孩子和你本人的具体情况符不符合当地定下的那些条条框框。
我的经验就是,一定得早点关心这事儿,别等到高三才着急。提前去学校问清楚,去当地教育部门的官网查最新政策,或者直接去窗口咨询。把要求搞明白,需要准备啥材料就提前准备,别到时候手忙脚乱。政策这东西有时还可能微调,所以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信息最靠谱。
希望我这点实践记录能给有类似情况的朋友一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