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头碰上个事儿,就是关于我侄女户口的事儿。我哥嫂子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在外地,照顾孩子确实有点力不从心,尤其快到上学的年纪,就商量着能不能把孩子的户口先迁到我名下,方便在这边上学。
一开始我也没底,亲戚之间迁户口,听着就挺麻烦的。我就想着,实践出真知嘛自己跑一趟问问最清楚。于是我抽个下午,直奔我们家这边的派出所户籍科。
到那儿,跟窗口的警察同志一说我的想法,人家挺直接,告诉我这事儿不是那么简单的。他说,一般户口迁移,都是直系亲属,比如夫妻、父子母子这种。像侄女和我这种叔侄关系,属于旁系亲属,原则上是不直接支持迁入家庭户的,除非有特殊情况。
啥是特殊情况?警察同志看我一脸懵,就给我解释一下,主要是得证明我是孩子的实际抚养人。光有亲戚关系不行,得有实实在在的证据链,证明孩子确实是跟着我生活,由我来主要照顾。
开始跑手续的漫漫长路
听完我就知道,这事儿不轻松。回家跟我哥嫂通气,他们也表示理解,全力配合。于是我就开始准备材料的过程,那可真是东奔西跑。
我去我们小区的街道办事处。跟他们说明情况,问他们能不能开个证明,证明我侄女确实长期住在我家,由我照看。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倒是挺好说话,让我提供我哥嫂在外地的工作证明、居住证明,还有他们写的委托书,以及我侄女在我家居住的一些证明,比如水电费单子上偶尔能体现出人口增加啥的(虽然这个有点牵强,但有总比没有好)。来来回回补几次材料,总算是给开个情况说明。
然后是公证。我哥嫂写的委托我作为侄女临时监护人并同意户口迁入的声明,光写还不行,派出所要求必须经过公证。没办法,又联系我哥嫂,让他们在当地找公证处办这份公证书,再寄给我。
还得准备我自己的材料:
- 我的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 我的房产证,证明我有固定的合法住所。
- 我的收入证明或者说经济能力证明,大概是想确认我有能力抚养孩子。
还有我侄女那边的材料:
- 她的户口本原件。
- 出生医学证明。
- 她父母(也就是我哥嫂)的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
把这些东西一样一样准备齐全,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一个多月,中间还因为有些材料不符合要求,来回折腾好几次。比如那个街道的证明,一开始写得太简单,派出所说不行,又回去找街道重新沟通,写得更详细具体一些。
最终提交与结果
材料都备齐,厚厚的一沓。我又信心满满(是有点忐忑)地去派出所。这回换个警察同志接待,他把材料一份一份看得特别仔细,还把我叫到一边,详细问问我哥嫂的情况、侄女在我这边的生活学习情况,问得很细致,比如平时谁接送、晚上跟谁睡、生病怎么办等等。
我老老实实地回答,把实际情况都说。他也打电话核实我哥嫂那边的一些信息。整个过程大概持续快一个小时。
他收下所有材料,告诉我说需要上报审批,让我回家等消息,大概需要一两周时间。
等待的过程还是有点煎熬的。不过还差不多十天左右,接到派出所的电话,通知我审批通过,可以带着我和侄女的原户口本去办理迁入手续。
那一刻真是松一口气。赶紧带着东西去办。看着侄女的户口信息打印到我家户口本上,心里头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地。
侄女户口确实可以上我家,但过程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关键就是要证明“实际抚养”这四个字。如果你也有类似的情况,一定要有耐心,把各种可能的证明材料都准备充分,跟相关部门好好沟通,还是有希望办成的。这趟跑下来,真是体验一把什么叫“办证难”,但也算是有个圆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