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东城的集体户口,真是一把辛酸泪,当初为工作方便,就把户口落在单位的集体户上,想着反正在北京有地儿落脚就行。那时候年轻,也没想太多,更没琢磨后面孩子上学的事儿。
麻烦事的开端
一晃几年过去,孩子到要上小学的年纪,这集体户口的问题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不像人家有房有独立户口的,心里踏实。我们这集体户,心里就跟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邻居们有的说集体户口上学难,排位靠后,有的说跟普通户口没区别,搞得我一头雾水。
第一步,先得搞清楚政策。光听别人说不行,得自己去跑。我先是去趟单位的人事处,想问问他们有没有统一的说法或者办理经验。人事的小姑娘倒是挺热情,但也是摊摊手,说她们只管户口放这儿,具体上学政策得问教育部门。得,白跑一趟。
我就直奔东城区的教育招生考试中心。那地方人是真多,排好长的队。轮到我,我赶紧把情况一说,工作人员倒是挺官方,给我一堆材料,说集体户口符合条件也能上,但需要准备的材料特别多,还得看当年的学位情况。
准备材料,跑断腿
这准备材料的过程,真是折腾。除常规的户口本(集体户口首页复印件盖公章+个人页),还得提供一堆其他的:
- 实际居住证明:光有户口不行,还得证明你确实住在东城。租房的要提供备案过的租房合同、房东身份证复印件、房产证复印件,还有连续几个月的水电费单子。我那时候是租的房子,为这备案合同,跟房东磨好久。
- 在职证明:得让单位开具盖章的在职证明,证明你的工作单位在东城(或者至少你人在东城工作)。
- 无房证明:还得去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具全家(夫妻加孩子)在北京的无房证明。这又得排大队。
为集齐这些东西,我前前后后请好几天假,各个部门来回跑。单位、街道办、派出所(开居住相关的证明)、不动产登记中心,有时候一个章不对,或者哪个复印件不清晰,就得重来。那段时间,真是身心俱疲。
等待与结果
好不容易把材料交上去,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心里那个焦虑,天天刷相关的论坛,看有没有新的消息出来。最担心的就是学位紧张,集体户口被排到很后面,分到一个离家特别远的学校。
那段时间,也跟其他几个同样是集体户口的家长聊过,大家情况都差不多,都是一肚子苦水。有的家长为稳妥,甚至开始看私立学校,但那费用又是一大笔开销。
结果还可能是那年东城的学位相对没那么紧张,也可能是我们准备的材料确实齐全,孩子被分配到一个离家不算太远,也还不错的公立小学。收到通知书那天,我这心里的大石头才算真正落地。
这东城的集体户口,不是不能上学,但过程确实比普通家庭户口要折腾得多,不确定性也大。你得提前很久就开始准备,各种证明材料一个不能少,还得祈祷当年的政策和学位情况给力。如果你也是集体户口,孩子又面临上学,千万别掉以轻心,早点去跑,早点去问,把能准备的都准备剩下的就只能看运气。这就是我的经历,希望能给后来人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