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当初为啥想去内地读大学,也没啥特别高大上的理由。那时候快中六,身边不少同学都在讨论出路,有的人想留港,有的人想出国,也有人像我这样,琢磨着回内地看看机会。

主要还是听一些学长学姐的分享,还有家里人也偶尔提过,说香港身份考内地学校,好像相对来说,“路子”宽一点,竞争没香港这边这么卷到飞起。当时我成绩在学校也就中等偏上,想在香港进个好点的大学,心里还是有点虚的。

解门道和准备

定这个方向后,就开始打听具体怎么操作。主要就是两条路嘛一个是看你香港中学文凭试(DSE)的成绩,内地不少大学都认这个,直接用DSE成绩申请就行。另一个是参加那个“华侨港澳台联招考试”,这个是专门给咱们这类学生设的。

我当时想想,反正DSE也是要考的,干脆就用DSE成绩申请好,省得再去专门准备那个联招考试,感觉能省点事儿。确定用DSE成绩,那接下来的重心自然还是放在DSE的备考上。

那段时间,就是按部就班地复习。不过心态上可能稍微轻松一点点,因为知道这个分数,即使在香港本地算不上顶尖,放到内地申请的池子里,可能也能摸到一些不错的学校的边儿。不是说就可以躺平,该刷的题,该背的书,一点没少。特别是中文和英文,听老师说内地大学挺看重这两门的,尤其是英文,不能拖后腿。

申请和等待

考完DSE,就是等成绩和申请。申请主要是通过一个指定的内地高校招收香港学生的网上系统。上去注册账号,填个人资料,传成绩,然后就是选学校和专业。

选学校这块儿,说实话有点眼花缭乱。内地大学那么多,名字听起来都挺厉害。我当时就结合自己的预估分数,还有学校的名气、地理位置(不想去太北的地方,怕不适应气候),再参考一下学校公布的往年对DSE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圈定几个目标,有冲刺的,有稳妥的,也有保底的。

提交完申请,就是漫长的等待。先是等DSE放榜,成绩出来,心里大概有个谱,知道哪些学校希望比较大。然后就是等各个大学的通知,有的学校会要求面试,有的就直接看材料和成绩。

我记得当时收到第一个面试通知的时候,还挺紧张的,赶紧准备一下普通话自我介绍啥的。面试过程也还老师们都挺和蔼,主要就是聊聊你为什么选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对未来有啥想法之类的。

尘埃落定

陆陆续续收到几个录取通知。拿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是落地。跟爸妈报喜,他们也挺为我高兴的。

整个过程走下来,要说“香港户口考内地大学”是不是真的容易很多?我觉得,“相对容易”是真的,因为赛道不一样,跟你竞争的人群范围也不同。但要说轻轻松松就能进顶尖名校,那肯定也是想多。自己不努力,分数不够线,照样没戏。只能说,对于成绩中等偏上,或者想冲刺一下比在香港本地排名更高学校的同学来说,这确实提供一个不错的选择和机会。

这就是我当时申请内地大学的一个大致经历,希望能给后面有同样想法的学弟学妹们一点点参考。路是自己走的,关键还是得自己想清楚,然后踏踏实实去准备。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