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考研经历:为啥选回老家考试
一说起考研报名在哪儿考,好多人都头大,尤其是不是应届生的往届同学。我那时候也是,毕业一两年,工作不咋顺心,琢磨着要不读个研。这第一个问题就来:我人不在老家,是在外地工作,这考试地点咋选?是跟着工作地走,还是必须回户口本上那个地方?
一开始我挺想当然的,觉得人在哪儿工作,肯定就能在哪儿考呗,方便。我就开始在网上瞎摸索,到处看经验贴,也去研招网看看官方的说法。看着看着就发现,好像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
摸索政策,发现没那么自由
官方文件写得挺绕,大概意思就是应届生基本在学校考,这没啥疑问。但像我这种“社会人”,也就是往届生,就得分情况。如果你能提供在当地的工作证明,比如社保证明啥的,好像是可以在工作地考。但我那会儿的工作,社保关系有点乱,开证明挺麻烦,感觉不太稳妥。
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回户口所在地。这个选项看起来最“保险”,毕竟户口本是硬邦邦的证明,谁也赖不掉。我当时就寻思,与其到时候为工作证明、社保证明的事儿提心吊胆,还不如选个最稳的路子。
决定回老家,开始准备材料
下决心回老家考,我就开始着手准备。
- 第一步,确认老家那边的报考点接不接收。 这个很重要,不是所有地方都随便接收往届生的。我特意打我们市教育考试院的电话,问好几遍,确认需要带啥材料。那边答复说,只要户口是本地的,带上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如果有的),还有最重要的——户口本,就可以。
- 第二步,准备户口本。 我的户口本是跟爸妈放在一起的,赶紧给家里打个电话,让他们把我的那一页找出来,提前准备那时候还担心要不要原件,后来确认报名和现场确认(那时候还需要现场确认)带着就行。
- 第三步,网上报名。 到正式报名的时候,我就在研招网系统里,报考点那栏,小心翼翼地选我们老家市里的那个指定考点。信息啥的都按要求填特别是户籍所在地那块儿,确保跟户口本一致。
- 第四步,现场确认。 那时候还需要现场确认环节(现在好像很多地方改成网上确认,方便多)。我提前请假,买火车票,专门跑回老家一趟。到指定的确认点,把身份证、毕业证、户口本原件都交上去给老师检查,拍照,签字确认。整个过程还算顺利,就是来回跑一趟有点折腾。
考试那几天:熟悉又陌生
折腾完报名和确认,就安心复习。等到考试那两天,我又一次踏上回家的路。住在自己家里,确实比在外面住旅馆要舒服、安心得多。爸妈给做好吃的,晚上睡得也踏实。
考试就在市里的一个中学,环境还行。早上出门,爸妈开车送我,感觉跟当年高考似的。考场里的人,感觉口音都亲切些,哈哈。虽然考试本身还是紧张,但整体环境带来的熟悉感,确实缓解不少压力。
回头看看,这选择值不值?
现在回想起来,选择回户口所在地考试,对我来说是当时最稳妥、麻烦最少的办法。虽然来回跑两趟(确认+考试),但省去操心工作证明、担心审核不过的焦虑。
这只是我个人的经历和选择。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比如你在工作地待很久,社保啥的都很齐全,那在工作地考可能更方便。关键还是要提前研究透当年的政策,看清楚自己符合哪种情况,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然后选个最适合自己的路。
我这趟“回老家考试”的实践跑下来,虽然过程有点小折腾,但结果是好的,顺利考上。如果你也是往届生,也在纠结考试地点,不妨也考虑下户口所在地这个选项,提前问清楚当地的要求,说不定也是条不错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