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添新丁,那段时间真是忙得脚不沾地,但心里头是真高兴。紧接着就得办正事儿——给娃上户口。起名字这事儿,一开始我觉得挺简单,翻翻字典,找个寓意好的就成。可没过两天,就听小区里几个宝妈聊天,说现在起名字讲究多,有些字还不让用,上不户口。
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还有这规定?我原来还真没太当回事儿。但转念一想,这户口可是大事儿,关系到孩子以后上学、办各种证件,可不能马虎。万一真用个啥“禁用字”,到时候办不下来,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嘛不行,我得弄清楚到底咋回事。
我就开始琢磨这事儿。先是上网大概搜搜,信息挺杂的,说啥的都有。有的说生僻字不行,有的说繁体字不行,还有的说跟长辈重名也不看得我有点晕。光看网上的不靠谱,我又问几个已经给孩子办完户口的朋友。
我打听和琢磨的过程
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大概捋捋,发现主要有这么几类字需要注意:
- 非规范汉字:这个好像是国家有规定,平时咱们用的都是简体字,一些特别老的繁体字、异体字,还有自己造的字,很多系统里根本就没录进去。你想,派出所的电脑打不出你孩子的名字,那户口本上咋显示?以后办身份证、护照啥的,估计都得卡壳。
- 生僻字:就是那种咱们平时基本见不到、好多人都不认识的字。这种字,听着可能挺特别,显得有文化。但问题也一样,系统里可能没有,或者就算有,以后孩子上学老师同学不认识,点名都费劲,说不定还会被别的孩子取笑。而且我听说有些考试报名系统、银行系统啥的,对生僻字支持也不到时候影响孩子考试、办银行卡,那才叫坑。
- 意思不太好的字:这个好理解,有些字眼,本身意思就不吉利,或者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比如带“病”、“死”、“凶”这些偏旁的,那肯定得避开。
- 过于“大”或不敬的字:还有些说法,比如不能用领袖或者历史名人的名字,还有就是不能跟家里长辈,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的名字里的字一样,说是表示尊敬。这个虽然不一定是硬性规定不给上户口,但也是个讲究,咱也得考虑进去。
搞清楚大概哪些字可能有问题,我心里稍微有点底。但光知道理论不行,我得确认自己琢磨的那几个名字里的字到底稳不稳妥。
确认和决定
我当时看中一个字,觉得挺好听,寓意也不错,但不确定是不是属于那种有点偏但又不算太生僻的。为保险起见,我特地跑一趟我们这片儿的派出所户籍窗口。还好那天人不多,我就跟工作人员咨询一下,把想用的几个字都问问。工作人员挺耐心,帮我在系统里查查,告诉我哪些字没问题,哪个字虽然字典里有,但在他们的系统字库里确实不太常用,建议我最好换一个,免得以后有潜在风险。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块石头落地。幸亏提前问问!不然真用那个有点悬的字,后面指不定出啥幺蛾子。
我们综合考虑寓意、好听好记、还有最重要的——确保能顺利上户口,给娃选个大家都觉得不错的名字。去办户口那天,手续特别顺利,没几分钟就搞定。
通过我这回实践,真心建议各位准爸妈或者正在给娃起名的朋友,别光追求个性、独特,觉得名字越没人用越在定名字之前,一定要多做点功课,解清楚哪些字可能有风险,特别是那些不常见的字,最好能提前跟户籍部门确认一下。这样能省去后续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让孩子顺顺利利落户,这才是最重要的,你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