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京户,外地上学的那些事儿
我们家孩子,打小儿就是北京户口,但小学、初中头几年却是在外地上的。说起来这事儿,也是一堆折腾。
当初为啥出去?
起因挺简单的,那会儿我和孩子妈工作都调动,实在没精力在北京这边折腾孩子上学的事儿。北京那时候幼升小、小升初啥的,卷得厉害,我们想着外地环境可能相对轻松点,对孩子也再加上老家那边有老人能帮衬着带,就这么定,把孩子送回老家那边上学。
在外地上学的手续和过程
手续嘛因为是北京户口,对方学校接收起来相对没那么麻烦,不像非本地户口那么多条条框框。但也不是说拿着户口本就直接进去,也得跑。我们先是联系老家那边的几个学校,看看哪个接收。定学校后,就得准备材料,什么户口本复印件、出生证明、还有我们家长的工作证明之类的,学校要啥就给来回跑几趟教育局、学校,总算是把学籍落下。孩子小,刚开始过去还有点不适应,好在有爷爷奶奶照看,慢慢也就习惯。
在外地上学那几年的感受
在外地那几年,孩子学习压力确实没北京那么大。学校老师也挺负责,孩子成绩也还行。我们,就是辛苦点,一有假期就两头跑,北京、老家来回折腾。最担心的,还不是孩子在那边学得好不主要是心里老悬着一块石头:将来回北京高考怎么办?
听别人说,北京户口在哪儿上学都容易,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在外地,看着孩子是北京户口,但享受不到北京本地的一些教育资源,心里挺复杂的。而且老担心政策变,万一哪天说外地学籍不认,或者回来有啥新门槛,那不抓瞎么。
下决心转回北京
孩子快上初二那年,我们这心里就越来越不踏实。北京中考、高考政策,隔三差五就听说要调整,尤其是对这种外地回京的,具体怎么操作,说法都不一样。问好多人,有的说初三回来就行,有的说高中必须回来。我们不敢赌,怕耽误孩子前途,就下定决心,必须得在关键节点前把孩子转回北京。
转回北京的折腾过程
这转回来,可比送出去费劲多!
- 第一步是摸情况。 我们先是托北京的朋友、亲戚打听,哪个区接收相对容易点,学校有没有名额。同时自己也研究北京当年的入学政策,特别是针对我们这种“京籍在外就读”的情况。
- 第二步是准备材料。 这回要的材料更多,除户口本,还得有外地学校开的学籍证明、成绩单,有些区还看房产证(我们还在北京有房子,听说那些京籍没房的更麻烦)。材料得盖一堆章,光是为这些证明,就在老家和北京之间又跑好几趟。
- 第三步是联系接收学校和区教委。 这是最难的一步。我们先是联系户口所在区的教委,问转学流程和指定接收的学校范围。然后就得一家家去问学校。有的学校直接说没名额,接收不。有的学校说要看孩子成绩,还得参加他们的测试。真是求爷爷告奶奶的感觉,心里特别没底。
- 是办手续。 好不容易有学校同意接收,还得赶紧去原学校办理转出手续,拿到学籍档案,再交到北京这边的学校和教委备案。整个过程,感觉跑断腿,嘴皮子也磨薄。
总算回来
现在孩子总算是转回北京上学,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一半。另一半?就是担心孩子能不能适应北京的学习节奏和竞争压力。毕竟在外地“放养”几年,回来插班,挑战不小。
回头看这段经历,真是五味杂陈。当初为省心把孩子送出去,后来又为前途费尽心思弄回来。只能说,北京户口这东西,有利有弊。对我们这种在外地待过的家庭来说,过程中的折腾和焦虑,只有自己经历过才知道。如果你也面临类似情况,我的建议就是:一定提前规划,多打听政策,早做准备,别等到关头抓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