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跟大家唠唠我最近琢磨的一件事儿,就是这个“户口芦芽”。听着有点怪是?户口跟芦芽能有啥关系?一开始我也不明白,后来琢磨明白了,说的是一种生活状态,跟我最近的经历还挺搭的。

为啥捣鼓这个?

以前在大城市里忙活,每天就是上班下班,两点一线,脑袋里想的都是工作、指标、房贷车贷那点事儿。啥芦苇、芦芽的,别说吃了,见都没怎么见过。因为一些原因,加上自己也觉得累了,就想着换个活法。正好老家这边还有块地,户口也还在这边,就寻思着回来待段时间,过点慢生活。

回来之后,时间一下子就多了。天天在村子周围转悠,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春天的时候,河边、沟渠边上,那芦苇长得叫一个疯。有一天,跟村里的老哥聊天,他指着水边那些刚冒头、尖尖的东西说:“喏,那玩意儿,芦芽,嫩着,能吃!”

我这才注意到,原来芦苇刚长出来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有点像小竹笋,绿油油、水灵灵的。这一下就勾起了我的兴趣。城里哪有这体验?这不就是我想要的接地气的生活嘛再加上我这户口在这儿,理论上这地界也算是我半个家,去弄点“土特产”也理直气壮,哈哈。

我是怎么弄的

说干就干,第二天我就行动起来了。

  • 找地方: 这个不难,我们这儿水多,河边、池塘边、湿地,有水的地方芦苇就多。专门挑那些看起来干净、没啥污染的水域边上。
  • 认准目标: 得找那种刚冒头、矮矮胖胖、还没怎么长开叶子的嫩芽。太老了就硬了,不好吃。颜色是那种嫩绿或者有点发白的,用手一摸,感觉水嫩嫩的。
  • 动手开掰: 也不用啥工具,看准了,走到跟前,用手抓住芦芽的根部,轻轻一掰,“咔嚓”一声,脆生生的就断了。得选粗壮点的,细得跟线一样的没啥吃头。
  • 收集和处理: 掰了一小捆,够吃一顿就行。拿回家先放水里泡着,然后就得处理了。得把外面那层有点老、有点硬的皮给剥掉,就像剥笋衣一样,留下里面最嫩的芯。这个得有点耐心。
  • 清洗: 剥好的芦芽芯,白白嫩嫩的,再用清水冲洗几遍,洗干净上面的泥沙啥的。

怎么吃?

这个就简单了。村里老哥教我的,最原汁原味的就是清炒。锅里放点油,烧热了,下点蒜末爆香,然后把切成段的芦芽倒进去,快速翻炒几下,加点盐,稍微来点水焖一下下,看它变软就差不多了。出锅前也可以点几滴香油。

吃起来口感嘛脆嫩脆嫩的,带着一股子清香,还有点微微的甜。说不上是啥山珍海味,但就是觉得特别新鲜,特别有“春天”的味道。可能是自己亲手弄的,吃着感觉就是不一样。

所以你看,这“户口芦芽”对我来说,不是啥高深的东西,就是实实在在的一种体验。因为这个户口,我回到了这片土地;因为这片土地,我接触到了芦芽这种以前不认识的东西。动动手,尝尝鲜,感觉挺这就是我现在捣鼓的事儿,简单,但是挺有滋味。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