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人才落户成都高新区住房摇号有什么要求

得具有成都市城镇户籍。

条件如下:

1、成都市户口。

2、社保或个月纳税。

3、人才引进的。

4、户口本地址与房产证地址不相同,需要一年以上的社保或者纳税。

5、个人所得税。

6、其他任何一种情况下都必须有两年以上的社保缴费证明或者一年以上者纳税证明。

成都人才落户买房排队(成都落户人才市场可以买房吗)

成都7万人抢购千套房,买房队伍绵延几公里,这现象正常吗?

这现象肯定是不正常的,它体现出房地产市场机制严重扭曲,成都自从实行了摇号购房的销售方式,新房价格被限价政策牢牢地套上紧箍咒,它有效地遏制了开发商违规涨价行为。

但随之而来又出现另一个问题,由于市面上新房供不应求,因此各路购房者又将目光投向二手房市场,所以又使到二手房价格一路狂飙。

于是让人想不到的现象出现了,就是新旧房之间的价格出现严重倒挂的现象。

比如北湖新城新房的均价约为11000元/㎡,与此同时,北湖新城二手房价格却高达1.6万元/㎡,新房与二手房两者之间的价差接近5000元/㎡左右。

在如此巨大的剪刀差套利空间诱惑之下。

使到很多原先没有购房意愿的市民也都加入到买房大军的队伍中,因为大家都明白,只要现在能抢到新房,以后再转手出售就能获得巨额的收益。

例如,以一套100㎡新房为例,目前只要先首付3成就可买到价值110万的房产;再按照同区域新旧房之间每平米5000元的差价来算,那么只要在3年后转手出售就可获得50万元的巨额收益。

如此高的投资回报,试问现时有多少搞实业的人能做到这种回报率,所以说,如此夸张的买房行为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不免觉得的这些人买房子买得太疯狂了。我想真正地问一下这些人,买房子都是为了自己居住吗?还是为了把房子买来囤起来,然后来搞投资。来恶意的把房价给炒高呢?我想这两者都有吧,如果是为了把房子买起来,然后以后自己好居住的话,这样的情况我还是非常能理解的,但是如果有些人是为了觉得这房子的地段好,价格便宜,以后买来有增长的空间,来恶意的把房价炒得非常高的话。我真的很鄙视这样的人。

现在国家有意地在调控房地产的增长,因此我觉得现在的人没有必要把房价变成一个功利的商品。房子本来就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把它变成我们的工具。并且现在除了房地产业之外,科技行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都非常的不错,因此如果你实在有多余的闲钱想投资的话,我觉得这两个行业都非常的不错,因此没有必要一定要投资在房地产业上。

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现在很多二手房其实都存在有价无市的现象,作为那些有刚需的购房者,这时更应该保持多一份理智,提防被卖房者“套路”的可能。因为这种不正常的价格倒挂,并且价格差距如此之大,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大家警惕的现象。

就业成都研究生买房需要哪些条件

根据成都市最新的买房政策,目前买房主要满足以下要求即可:

1、社保

自2016年10月1日以后尚未在12个限购区域内新购买商品住房。

拥有成都高新区(包含南部、西部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新都、温江、双流、郫都区等12个限购区域内任一区域户籍(或者在12个限购区域内任一区域稳定就业并且连续不断缴纳社会保险24个月以上);

2、拥有成都市户口

特别注意,在高新区南部园区和天府新区的购房!具有高新区南部园区或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购房资格的购房人,可在各自区域购房,也可在上述两个区域以外的成都市其他限购区域购房。

扩展资料

落户政策

学历、职称、职业资格落户(即人才落户)

(一)学历落户

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自考、成教都不行),无所谓应届往届;

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下;

学历落户资料

家庭户:

办证中心审核资料→申领落户申请表→审核→现场拿到新的户口本

集体户:

落户地人才中心排队申领集体户主内页、空白页→落户地人才中心排队审核资料→成都公安微户政(cdweihuzheng)上传资料、预约办理→大成都范围内任意一个公安办证中心办理落户→集体户户口页返回人才中心

省内户口资料齐全,一站式办理落户,当天可以完成落户所有手续!但是高新区只能预约、天府新区可以现场排队。

省外户口,资料审核后还需要回原籍地办理准迁证。

注:成都市落户优先级别为,本人无合法稳定住所>直系亲属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才交流中心集体户>高校集体户

(二)技能落户

在本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2年及以上,未满45周岁;单位推荐;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落户申请材料

落户步骤同本科落户一样。

参考资料: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买房 这些变化你必须要知道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