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工作
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 图片由受访者们提供
“你好,我叫的外卖显示已经送达了2个小时了,什么时候能拿过来?”“我胃病犯了,需要止疼药,谁能帮我从药店买点?”“不能下楼的话,门口的垃圾谁来帮忙处理?”
四川“7.20”关联疫情发生以来,因本轮新冠病毒变异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为以最快速度切断新冠病毒传播链,避免疫情扩散,成都市成华区怡福社区浅水半岛C区,这个有1709户业主的小区,随着2例新冠肺炎感染者确诊,自2022年7月30日6时起,被升级为高风险区域。
“当我们来时,看到小区门口的外卖堆了很多,而且小区内入户摸排的具体数据还在进行中。”4000余名居民未来14天的隔离生活保障,这个担子落在了一支137人的志愿者队伍身上。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每天早上七点到岗,入户排查、核酸检测、清洁消杀、外卖分发……一样工作都不能落下,连轴转十余个小时,累了就在小区的地下停车场搭行军床休息。
他们在烈日的炙烤下“鏖战”,在防疫的“战斗”中坚守,用自己挥洒的汗水为小区居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疫屏障。
志愿者们搬进地下停车场
三十多度高温的夜晚
他们睡在大街上
在志愿者发来的一张张工作照中,有一张手部的特写引人注目。画面中的手掌似乎长期浸泡在水中,苍白肿大且布满皱纹。手掌的主人叫谢小东,也是此次疫情中前来支援成华区浅水半岛C区的志愿者的总负责人。
2022年7月30日6时起, 成华区府青路街道浅水半岛C区(含底商)的风险等级由低风险区调整为高风险区,迅速进入封控状态。
据悉,该小区共计5 栋、12 个单元、有1709 户业主,超4000余名居民。“我们上班生活怎么办?家里有病人需要治疗怎么办?”一时间,居民纷纷表示担忧。
“因为小区自26号就被封控还未做过核酸检测,小区内第一轮入户摸排还在进行中,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7月30日夜里,成华区税务局安排前来支援浅水半岛C区的137名志愿者抵达浅水半岛,他们成立防疫指挥部指挥工作,迅速做好分工,当晚就参与了浅水半岛C区的防疫工作。
组建起与各个单元居民对接的微信群、安抚居民情绪、清洁消杀、做核酸检测、小区垃圾处理……晚上9:00,刚放下行李的137名志愿者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当时感觉时间过得飞快,防护服里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干,等把当天的工作做完以后,已经凌晨四点了。”此时,疲惫不堪的志愿者们才开始寻找休息的地方。第二天,在小区居民微信群里转发的照片让大家都湿了眼眶,在30余℃的夏夜里,志愿者们把一张张行军床搭在小区外的街道上睡觉。“我看到照片时都忍不住哭了,外面那么热,我每晚都开着空调,他们连一台风扇都没有,而且外面蚊子还多。”居民刘女士哽咽道。
在居民的集体建议下,志愿者们搬到了小区地下停车场。居民们也纷纷拿出家里的电风扇、风油精、花露水以及生活用品,给志愿者们搭建了临时的住所。“这里好歹比大街上凉快一点,也能遮风挡雨。比起他们为我们的付出,这一点点简直微不足道。”居民王大妈说道。
解决4000余名居民外卖配送问题
他们为每栋楼划分“外卖分拣专区”
“我们刚来时,看见小区的外卖在门口都堆起来了。”谢小东回忆道,有的业主,家里物资储备不够,网购了很多生活必需品,但由于前期小区物业人手有限,造成了快递积压。志愿服务队了解后马上组织清点积压,分派人手提高分类传递效率,很快让每位业主都及时拿到了生活必需品。
但是未来还有十几天,每天除开其他繁重的工作外,如何保障4000多口人的生活物资有效率地配送到每个人手中?
志愿者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采购来几十辆推车,划分了每栋每单元的“外卖分拣专区”。每个推车对应一个专区,这样就避免了大量外卖堆积在小区门口的情况,简化了分拣流程,大大提高了快递外卖配送到家的效率,获得了小区居民的纷纷点赞。“这个方法真好,之前我上午点的外卖每次大概要等到下午才能收到,现在几乎不到半个小时志愿者就给我送来了。”住在18栋的小李说。
谢小东介绍,每天送来的外卖都会由专人用表格登记分类,“如果居民有新鲜肉或者蔬菜水果的外卖,天气这么热,时间长了食品也可能会变质,我们会视情况而定,筛选出这些优先配送的物资,确保大伙儿都能及时拿到新鲜的外卖,尽量给居民带来舒适方便的隔离生活。”
志愿者划分每个单元“外卖分拣专区”
与此同时,与志愿者们“双向奔赴”的居民们也在群里纷纷呼吁“冰激凌蛋糕奶茶什么的都忍一忍,一次买够能吃几天的物资,能在家里自己做就不要点外卖,多给志愿者们争取一些休息的时间。”
小区居民约定体谅志愿者少点外卖
照顾孕妇和独居老人
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浅水半岛小区住户多,有独居老人,有临近产期的孕妇,有需要做透析的病人,有突然发烧的婴儿……但是我们都会尽全力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我觉得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谢小东回忆起这几天与大家一起生活、一起互相鼓励的点点滴滴。
封面新闻记者获悉,在浅水半岛小区实施封控管理的第四天,8月2日下午,居住于小区19栋、临近预产期的汪女士突感身体不适,“我肚子感觉不太对,可能要去医院……”面临小区封控的紧急情况,她第一时间在微信里联系了小区志愿者们。
送孕妇去产检
不到一个小时,志愿者们便联系了金牛区妇幼保健院的救护车,并开辟了一条专用通道,让汪女士实现从家中到医院的全闭环转运。
“志愿者一直陪伴着我,我被送到医院后,医生给我做了相关检查,建议我解封之后来顺产,于是志愿者又将我安全护送回家,他们让我感觉很贴心、很暖心、很安心。”汪女士回忆道。
“我们在入户摸排中也会特别记录小区内的独居老人,方便能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及时出现在他们身边。”另一边,居住在22栋的85岁独居老人周婆婆也引起了谢小东等人的注意。
周婆婆年事已高,平日里买菜生活已经不太方便,在疫情管控的特殊时期,不会用手机、腿脚也不利索的她更是志愿者们关注的重点对象。
据谢小东了解到,婆婆喜欢吃肉,于是志愿者们便给婆婆购买了两斤精瘦肉,还细心地打成易嚼的肉末,和其他新鲜蔬菜一起送到了婆婆家里。“当时我真的太感动了,没想到他们比我的孙子还贴心,我给他们钱他们还不要。”周婆婆感叹道,子女不在身边,要不是有志愿者们尽心尽力地照顾,她真不知道该怎么生活,这几天虽然不能出去散步,但是她却感觉比平时都过得好,开心。
志愿者工作十几个小时后被汗水泡得发胀的手
“虽然我们之前和小区居民们都素不相识,但是这场疫情把我们连在一起,这段时间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居家隔离,隔断的是病毒,隔不断的是关爱。”言毕,谢小东起身,换了新的口罩,穿好防护服戴好面罩,带着着志愿者队伍,顶着烈日又开始了工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