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落户成都 优惠
成都目前的就业形势如何?在成都,你的就业形式很差!成都人才落户分abcd四类,最低的d类都要求是研究生,有些人可能会说不需要人才落户,只想找个好工作,那好,我们来讨论讨论。
就像我说的,如果你没学历,没技能,没贡献,在成都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呢?我不是成都人,但从小在成都长大,在成都也工作了七八年了,我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大致分为几类:
1.销售:在成都,不管是任何招聘平台,排除那些高学历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后,你百分之90以上能找到的只有销售,各种类型的销售,底薪大概在2000-3500不等,提成另算,招聘信息写的什么4k-10k不等,不要怀疑,那就是只有4k的工资,而且这4k还不是直接发给你,是底薪加绩效加全勤,也就是说,如果你但凡有一点工作没做对,你连4k都拿不到,可能只拿个1k-3k之间,而且只有五险没有一金,有的甚至连五险都没有。只说工资不说消费,那就是耍流氓,这个工资待遇,在成都这个城市,除非你只想活着不死,但凡你想正常的租房吃喝,根本存不了钱。成都有没有工资高的销售呢,也有,但是工资高,且是正经工作的很难找,为什么我要加一个”正经工作”,因为成都很多销售就是拉皮条,各种坑人。这种肯定做不长,而且有管吃管住的风险。
2.招聘信息是招别的职位,但实际上还是销售:这种我也遇到过很多,招聘信息写的说绝对不是销售,面试时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但一入职了就会发现,还特么是销售,这种的比我上面说的第一类还不如,因为它都已经不敢正面招聘了,说明经常招人,为什么经常招人呢,因为经常走人,但凡是个好工作,谁又会走呢。
3.客服:这种也是经常见到的一类,就是天天打电话,接电话,而且是有通时要求的,每天必须打满多少时间才行,工资待遇一般4k左右,唯一比销售好点的就是比销售稳定,也是一个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这一行你想拿高工资,还不如去买彩票呢。
4.审核:比如视频审核,内容审核这些,除了工作内容不一样,其他的跟客服差不多,待遇差不多,劳累程度差不多,也是只能养活自己,没什么前途的工作。
5.借着招聘的名义,其实是找客户:这种是最恶心的,如果说前面几种还算是工作的话,那这种就是来赚你钱的,好巧不巧,我也遇到过,还不止一次,很多!这种套路有很多种,但大致都是先把你骗过去培训,给你洗脑这一行多赚钱,等洗的差不多了,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各种理由会让你出钱。一定要记住这句话:但凡是以各种理由让你先出钱的工作,无论这个钱是多少,那都是坑!有的还会偷换概念,跟你说现在不用你出一分钱,其实就是骗你贷款!
以上这几种是我本人亲身经历真实遇到过的,而且是遇到很多次的,对于很多没学历啥都不会的人来说,你几乎只能找到这几类工作,销售基本是最多的。
那成都就没有好工作嘛?也有,但是要求很高,首先就是学历,你学历低了人家都不给你面试,简历都懒得看你的,如果有还在读书的同学看到这个,那么你们真的应该珍惜你们当下的时间,好好读书,学历这个东西,你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
还有个最根本原因就是萝卜坑少,成都没有能支撑这个城市的本土企业,全是小公司,外包,骗子公司等等,我是真的被这些骗子公司给伤的不轻。别看表面是网红城市光鲜亮丽,实际上给我的感觉是外强中干的感觉,我在这生活二十多年了,我太有发言权了,少量那些个正经公司都是北上广的分公司,而这样的公司那些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都是挤破了头,坑少萝卜多。
其实还有个工作我还没说,就是进厂,但是成都这边进厂也好不到哪儿去,成都这边工作环境怎么说呢,就这么跟你说吧,你进厂都别进成都的厂,我有亲戚在宁波那边打螺丝一个月差不多八千,是真正的打螺丝啊,就是十字螺丝和平口螺丝那种,要点技术,但是待遇还行,每天按时上下班,偶尔加一下班。成都这边进厂你能拿四千都算可以的了,而且是累死累活的,待遇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如果你运气好,找到个外企,那待遇还是可以的,但是一般外企学历要求高。
我也希望成都这边发展更好,谁不希望更好的生活呢,如果是来成都游玩,还是可以的,这边的主要特色就是熊猫和吃嘛,可以看熊猫,美食也确实特别多。
#成都头条#
争抢高校毕业生落户的意义
先落户再就业、给现金补贴、给福利……2022年毕业季来临,各地“引才抢人”政策再度升级。6月29日,杭州颁布最新本科和硕士人才落户新政,毕业两年内可享受“先落户再就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万亿GDP城市(GDP达万亿元以上)对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落户要求发现,多个城市落户已不再与就业和社保挂钩。万亿GDP城市中,有21座城市对大专院校毕业生开放落户渠道。
2022年毕业的你,会选择哪座城市安居?新京报贝壳财经透过数据带你一览万亿GDP城市如何在“抢人大战”中精准施策?

1.一线城市“放下身段”
杭州、深圳落户与就业“脱钩”
为争夺人才,一线城市也放下身段,发布利于优秀年轻人落户的相关办法。
6月28日晚,上海市教委等四部门颁布新政,在沪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不用评分直接落户,同时按照上海以往规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六所高水平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
此前,北京市也发布《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明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本科及以上、“双一流”建设学科硕士研究生走计划单列渠道,符合一定条件可办理落户。这意味着,这些毕业生落户不再占用各区各单位落户指标。
在部分一线城市,落户已与就业、社保“脱钩”。在深圳,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在杭州,毕业两年内的本科生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可以享受“先落户再就业”。
此外,积极引进海归人才也是城市人才国际化战略的主要措施,比如深圳就规定本科学历及以上的留学生可以先落户,再就业。

除对海归、本科以上毕业生降低落户门槛外,中专院校毕业生落户也越来越容易。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数据发现,除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外,其余20个万亿GDP城市都对中专院校毕业生开放落户渠道,符合一定条件如年龄、职称和社保等可以落户。
2.多地实施“差别化入户政策”
引导新增人口在郊区、新区落户
落户似乎越来越容易了。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9年以来,内蒙古、海南、广西、江苏、山东、河南等省份纷纷提出全面放开落户。
近年来,户籍制度政策日趋开放,从全面放开中小城市,到逐步放开、放宽大中城市落户条件。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22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

2020年4月3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明确鼓励有条件的Ⅰ型大城市(城区人口300万-500万)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区新区落户限制。这一政策,为各大城市探索差异化落户政策掀开序幕。
在逐渐放开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的同时,广州、佛山还将放宽落户政策重点放在郊区、新区人口引进上,在市内不同区域间实施差别化入户政策,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去郊区、新区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佛山规定具有全日制大专学历、年龄45周岁以下的各类人才,持有佛山市6个月社保,可申请入户佛山市的三水区和高明区;年龄在4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以上者,可申请入户佛山全市。

3.万亿GDP城市争先“抢人才”
缺人是关键发展产业是重点
万亿GDP城市中,东莞和深圳较“年轻”,其他城市老龄化率都突破7%,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中,南通、重庆、天津、无锡等城市老龄化问题不容小觑,老龄化率突破14%,进入超老龄化社会。为争夺人才和人力资源,南通、重庆入户门槛也相对较低,专科及以上学历基本都可以落户。

新一线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增强。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2019年至2021年万亿GDP城市的人口净流入数据发现,成都、深圳、广州、武汉、郑州、长沙是近两年来人口净流入最多的万亿GDP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人口净流入排位落后的城市中,落户政策相对宽松,苏州、泉州、东莞、无锡、天津的落户门槛对学历、年龄、缴纳社保年限的要求普遍较低。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发现,近年来,持续宽松的落户政策加剧了城际间劳动力的流动,这在短期内会增加城市生活成本,但长期来看,放松落户有助于吸引外来人口前来就业,缩小因户籍制度导致的劳动者之间就业机会不平等的差距,使得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并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落户政策较宽松的城市如合肥、重庆、南通,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率都突破了10%。

此外,一座城市的高新企业越多,创新领域越广,就越能抢占发展先机。高新企业需要吸引并留住高层次人才。以科创板企业分布为例,科创板企业数量越多的城市汇聚科创力量的能力越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越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万亿GDP城市中,苏州拥有的科创板企业数量最多;重庆、郑州和泉州的科创板企业尚未实现“0”的突破。对比梳理万亿GDP城市的落户政策,可以发现科创板企业数量越少的城市,落户限制也相对越少。

数读|“抢人大战”升级精准施策 哪里高校毕业生落户最宽松?,争抢高校毕业生落户的意义
很多城市为了吸引大学生(本科、硕士、研究生)和技师以上人才落户都有各种购房补贴、生活补贴、租房补贴、人才公寓等,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白给的钱一定不要错过了。
成都市对毕业5年内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最高50万元、最长3年贷款期限和全额贴息支持,对博士学位的国内外高校毕业生给予3年每月2000元的补贴。
武汉市高校毕业生可享受一次性8000元创业补贴,个别区对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及重点院校(原985、211院校)全日制本科学历学位者每人每年分别给予2万元、1.2万元、0.6万元生活补贴,发放期限不超过5年。
郑州市对博士研究生、35岁以下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最长发放3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申请最高4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合伙经验或组织创业的最高可获得2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西安市给予指定年份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每人一次性奖励1000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奖,自主创业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创业补贴。
沈阳市也有数万元的购房补贴、租房补贴以及人才公寓、创业场地补贴、人才驿站等等。
这些大学生政策一般在各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具体大家可以到所在地的人社局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