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同样是成都户口,
我家孩子被统筹了呢?
买了学区房,
为什么不能读对口的小学?
……
对于幼升小的家长来说,一定要了解小学招生政策,尤其是录取规则,不是手上有学区房,孩子就一定能读对口的小学,学校招生录取也是有一套规则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成都幼升小的招生录取规则,看看你家孩子的情况是否能正常入学。
一、正读?统筹?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叫正读,什么是统筹?
正读:通常是指孩子与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一致、且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将会优先安排就近入学,属于第一顺位入学公办小学的情况,这是绝大多数学生入学的方式。
统筹:跟正读对应,学校在优先安排政策内的学生后,对于部分其他政策内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统一安排就近安排学校,就未必是对口小学。
因此,针对不同情况,将符合入学条件的孩子进行分类排序,依次录取,当学校录取满额之后,排序靠后的孩子就会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到其他有空余学额的学校,统筹安排也会遵循就近原则。

二、公办小学录取规则
根据成都市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公办小学的录取安排:
- 学校将根据入学登记的实际情况,对与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一致,且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即提供的房产证为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100%产权,且房屋地址与适龄儿童所在的户口簿地址一致)优先保障划片入学;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其他适龄儿童入学。
- 学位紧张的学校,按一套房屋优先解决一个家庭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其他迁入的户籍适龄儿童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入学的办法执行。
与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一致,且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就是我们说的满足“两个一致”。
户籍所在地就是看孩子户口簿,
实际居住地就是看房产证。
也就是说,要孩子户口簿上地址和房产证上地址是一样的,同时,房产证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100%产权。
另外,这里提到的学位紧张的学校,优先解决一个家庭的孩子,就是我们常说的“六年一学位”,目前成都不少热门公办小学都有在实施这一点,下周我们将重点解读,敬请关注。
三、公办小学录取顺位
当然,也不是所有公办小学只招满足“两个一致”的孩子,这一类仅是第一顺位,所有满足入学的孩子,还有很多情况,根据不同情况排序依次录取,入学顺位大致为:
第一顺位:住户一致,产权人是监护人100%产权;
第二顺位:住户一致,产权人是四老,监护人主城区无房;
第三顺位:住户一致,产权人是四老,监护人主城区有房;
第四顺位:住户一致,产权人是监护人非100%产权;
第五顺位:住户一致,四老无房且监护人无房;
其他情况。
注:监护人指父母,四老指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户一致是房产证地址和户口簿地址一致。以上顺位仅供参考。
举几个例子:
- 例1:小明父母购入A小学对口小区住房一套,房产上名字为爸爸,实际上是妈妈和小明落户在这套房子上,则小明幼升小就是第一顺位入读A小学。
- 例2:小红父母在成都名下无房,小红外公外婆有B小学对口小区房产一套,小红和妈妈跟随外公外婆落户在这个房子上,幼升小时,会认定其为小红在成都市的唯一居住地,属于第二顺位入读B小学。
- 例3:小光妈妈购买C小学对口小区房产一套,房产为妈妈和他外公共有产权,小光幼升小时,是属于第三顺位入学,C小学属于对口学生较多的,小光不能正读C小学,将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四、统筹会很远很差吗?
这也是家长最关心也时常问到的问题,是不是被统筹进的学校一定很差呢?
统筹入学只能确保孩子有学上,至于学校是哪一所,学校怎么样,这些都具有不确定因素,但是学校离家一般不会很远,统筹也是会遵循就近原则。
另外,如果附近学校学位都比较紧张,也是有可能会被统筹到政府购买的民办小学学位。
五、总结一下
值得提醒的是,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容完成信息登记和报名,登记工作结束后,户籍从外地迁入或因其他各种原因未登记的适龄儿童,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位余缺统筹安排入学。
另外,随迁子女入学基本也是统筹安排入学。后台回复【随迁子女】,查看成都随迁子女幼升小报名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