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买公寓可以落户读书吗

升学问答丨民办仅针对市内招生,外地孩子还能来成都读书了吗?

截止3月1日,成都市23个区市(县)2022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细则已经全部出炉。

跟去年相比,今年各个区市(县)民办学校的招生对象发生了一个共同的重要变化,即:

民办学校不得在成都市外招生。

我们先来对比下这两年的政策原文。

2021年是这样说的:成都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和成都市外户籍适龄儿童少年都可以参加民办学校网上报名。

2022年是这样说的:成都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来蓉就业居住人员随迁子女、非本市户籍但是具有本市学籍的小学毕业生和其他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少年,才能参加民办学校网上报名。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2022年民办学校的招生范围删除了成都市外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的表述,并且更加明确了民办学校招生范围——“不得在成都市外招生”。

甚至,成都市教育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还明确表示,违规跨市(州)招生的将不予注册学籍。这也足以见得这个政策的力度。

升学问答丨民办仅针对市内招生,外地孩子还能来成都读书了吗?

关于做好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这则政策变化,最近几天也引发了家长们的诸多咨询,问题高度相似:这是不是意味着外地孩子以后就无法在成都上学了呢?

今天,我们就来解答这个问题。

回顾政策:

近三年来

民办对市外的招生名额持续收紧

从义务段来说,这几年来,民办学校在招生方式和招生范围都发生着不小的变化。

2019年前,义务段民办学校的招生以面谈为主要的入学方式,更早的时候还能考试选拔,所以那时候,属于民办学校自主招生的时代,一到升学季,都会有绵阳、南充、眉山等周边城市的学生到成都参加民办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在那个年代,成都大多民办学校的生源,都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成都市外。

但是,从2020年开始,成都开始推行义务教育民办学校100%摇号。这不仅标志了民办学校100%摇号元年的正式开启,也让成都市外来成都上学的学生人数锐减。

原因就在于,除了招生形式的改变,民办的招生范围也有了不小变化。比如,从2020年开始,成都市教育局就在招生政策中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其招生计划和范围由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核定,主要面向本区域、本市招生。”

我们以龙泉驿区为例,在其2020年招生政策中就明确规定小一入学的本区生原则上不低于该校招生计划的70%,小升初的本地生原则上不低于该校招生计划的85%,外地生原则上不超过该校招生计划的15%。

当然,并非龙泉驿区一个区如此,而是全城政策均是如此,只是比例略有差异。

正是基于这个政策,民办学校的学生组成,从这年起发生了明显变化。

比如:师大一中锦江,2020年计划招生793人,给到市外的名额40人;又比如嘉祥锦江,2020年计划招生506人,给到市外的名额28人;而西川中学给到市外学生的名额不高于5%,结合2020年学校的招生人数进行换算,市外名额约40人。

到了2021年,从整体来看,大多数学校在招生范围上并无太大变化,依然是面向市内及市外,且不受户籍限制,只不过,从2021开始,明确划出区内区外,市内外具体招生比例的学校数量相较于上一年有所增多,这一点,在一些较为热门的民办学校上,体现得尤为充分。

比如:成都外国语学校高新美年校区小学部2021年的招生范围为面向区内、区外市内、市外户籍招生,三者的百分比比例49:18:3;成都西川中学2021年的招生范围为市内不低于95%(区内不低于50%,市内区外不低于45%),市外不高于5%。

所以,综合对比可以得出,2020至2021这两年,义务段民办学校在招生名额的分配上,基本上由民办学校所属区域、区外市内、以及成都市外招生名额三部分构成。当然,部分民办学校由于名额相对较少,并没有成都市外招生名额。

但是,从目前23个区市(县)公布的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细则中来看,均删除了成都市外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的表述,明确了“民办学校不得在成都市外区域招生”这一规定。

甚至在成都市教育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还明确提出,违规跨市州招生的将不予注册学籍,同时追究相关违规招生的责任,足见这个政策的力度。

换句话说,就这一政策而言,没有哪个区市(县)例外。

外地生不能来成都读书?

这显然又是误读

随着“民办学校不得在成都市外区域招生”这一政策的尘埃落地。最近,“成都商报教育发布”的后台收到很多家长的咨询:是不是意味着外地孩子以后就没法在成都上学了?

这显然是对这一政策的片面误读!就目前来说,不管是读公办还是民办,外地孩子要在成都读书,不但有途径,而且不止一种。

第一:办理随迁;

第二:办理落户;

第二:优抚对象子女,比如: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烈士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直接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子女、“成都工匠”子女、进藏干部职工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子女等;

第四:在蓉港澳台及外籍适龄儿童少年

由此可以看出,成都市外的学生要在成都读书,并非被堵死了。简单地说,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最普遍常见的情况就是第一种——办理随迁,也就是需要“三证满一”,即社保满一年、居住证满一年和实际居住满一年。

其实呢,对于长期在成都工作生活的家长来说,这三个证明也不存在办理难度,只是个别家长没有提前充分理解政策,或者是相关证明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社保断缴、没有办理居住证、没有办理房屋租赁合同备案等情况,导致临到娃娃读书的时候,才发现不符合随迁子女就读条件。

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大家一定要早做准备,提前谋划。

说到这儿,可能会有家长问:随迁子女就学办理时间到底是多久?什么情况属于随迁子女就学?如何办理?办理入口在哪里?

其实早在去年12月29日,发布君就发布了“11+2”区域2022年随迁子女就学的具体办理流程。(家长们可以搜索:外地生怎么来成都读书?2022年随迁子女入学办理指南来了!)

又是一年升学季,如果你还有其他关于孩子教育的任何疑问,欢迎扫码加入成都商报教育发布的家长社群,群内将有专业人士为你提供一对一权威解答。

记者丨王婷婷

升学问答丨民办仅针对市内招生,外地孩子还能来成都读书了吗?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