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落户政策2022最新版

成都市落户方法大全(各个落户类型政策)

一 、适用范围

非本市户籍中国公民申请入户的。

二、办理原则

申请规则:办理户籍业务应本人到场申请,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到场的,出具申请人居民身份证及其签署的“代办户籍业务委托书”、代办人居民身份证可委托办理。办理回国定居、涉军退役、刑满释放、持毕业证和准迁证入户必须本人到场申请;夫妻投靠必须双方到场申请;继子(女)投靠继父(母)由负责抚养的法定监护人和继父(母)双方到场申请;年满16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未办理身份证且需办理户籍迁移业务时,须到场办理。

基本材料: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住房的还需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户的还需提供入户地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集体户的提供集体户首页、本人无房佐证材料)。所有材料应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入户地点:原则按本人或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流动服务中心、公共集体户顺序办理入户。

办理地点:入户地区(市)县公安办证中心。

办理时限:当场办结(材料齐全)。

三、符合以下国家规定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申请将户口迁入本市

(一)调动、安置、招录、引进人员

1.组织、人社部门批准公选、公招、录用、调动到本市市级、区(市)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和通过聘任制公务员公开招聘到本市机关(参照管理单位)工作的人员,按本人或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的顺序申请办理本人入户。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符合投靠条件的,可同时申请办理。

所需材料:入户申请表;市、区(市)县组织、人社部门的公选、公招、录用、调动正式公文;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住房的还需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户的还需提供入户地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集体户的提供集体户首页、本人无房佐证材料)。

关于成都落户问题

大学本科在成都办理暂住证5年以上,有固定单位的可以将户口靠单位,买房的最低平方是60,必须要结婚你们两人的才能过来。我是派出所的,这是去年出的新政。 你可以去各派出所办证大厅,领取户口政策宣传单,上面很详细的。

成都落户比广州还麻烦(成都落户很难吗)

北上广逐步放宽,一线城市落户,哪里最容易?

上海落户的门槛进一步放松了。

6月29日,微博话题#今年上海应届硕士毕业生直接落户#引发热议,登上热搜。截至7月1日,此话题阅读量已达到1.9亿。

这不是上海第一次因放宽落户政策引发讨论。6月7日,上海发布《关于助力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的通知》,对世界排名前100高校、全职来上海工作的毕业生,降低其落户上海时需要满足的社保要求。

“从人口政策大趋势和人口增长预期来看,‘人才大战’正在转向‘人口大战’,拥有人口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入户门槛因此会越来越低,甚至大部分城市最终会取消入户限制。“当然,在城市群中,人口流入和相关政策还是会有所不同。”

把时间线拉长来看,一线城市近年对各自的人才政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上海、广州、北京放宽了落户政策,深圳则提高了学历门槛,以吸引更高层次人才。

一线城市引才精准施策

近期,上海从学历、缴纳社保、直接落户人群等方面,两度放宽落户限制。

6月28日,上海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在沪各研究所、各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当年度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即可落户。

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发现,2021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能直接落户上海的群体,只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学科应届硕士毕业生。

除上述的应届硕士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外,《通知》还提到上海“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应届本科生,在五个新城、南北地区重点转型地区用人单位工作的,可直接落户。

对比此前,上海普通高校毕业的应届研究生才能直接在五个新城等区域落户。

在6月7日发布的《关于助力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举措的通知》,上海还对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全职来上海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取消落户时的社保缴费基数、时间要求。在此之前,上海针对留学生最宽松的落户条件,是社保基数缴纳满6个月。

一线城市放宽落户政策,上海并非先例。

北京2021年发布的《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提出全国高校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北京地区高校、京外地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均可由用人单位申请办理引进。

《办法》还明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本科及以上、“双一流”建设学科硕士研究生不占用稀缺的落户指标。

这无疑起到了增加北京落户指标的作用。

《办法》还将引进的本科生年龄上限从24周岁提升到26周岁,将硕士研究生的年龄上限从27周岁提升到30周岁,将落户对象从应届毕业生扩展到毕业两年内初次就业的毕业生。

广州放宽落户政策的时间则更早。

2020年12月25日,广州发布《关于放宽“双一流”高校大学本科学历人才入户社保年限的通知》,对“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并拥有学士学位的毕业生,落户需要在广州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的限制,改为在广州缴纳社保即可。

广州市人社局曾发布《广州市差别化市外迁入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到只需满足大专或技校学历、社保满一年、年龄28周岁及以下,就能在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和增城等七区落户。不过,时代周报记者咨询12345热线了解到:相关政策还未正式实施。

一线城市阵营,深圳落户政策则是相对谨慎。

2021年5月25日,深圳发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将纯学历型人才落户的最低要求,从“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专科以上学历”调整为“具有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学本科学历并具有学士学位”。这意味着深圳希望能吸引到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一线城市降低落户门槛,也是传递一种信号:定向要人。

按照联合国通用的“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意味着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北京、上海都具有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人口减少的问题。

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9.6%,15-59岁人群占常住人口的68.5%,比十年前下降了10.4%。

上海老龄化程度更深。2020年,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为581.5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3.4%;15-59岁的劳动人口占比66.8%,比十年前下降了9.5%。

相比之下,广州人口老龄化程度较轻,依然处于劳动力红利期。七普数据显示,广州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1.4%,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为74.7%,整体较北京、上海年轻。

深圳则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在中国7个超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中,15-59岁人口占比最高的是深圳,达到79.6%,而60岁以上人口占比最少的也是深圳,仅为5.3%。

“城市人口政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发展目标、人口控制目标、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向、人才需求层次等等。”彭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上海重点需要世界一流大学生,北京可能更需要一些辅助型、服务型、动手型人才,广州今年提出“制造业立市”,因此高级技术人才、普通技工都需要。

具体来看,截至2021年,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国际科创中心已经形成基本框架。下一步的目标,是打造“五个中心”的升级版。

根据“十四五”规划,上海提出要提高对资金、数据、技术、人才、货物等要素配置的全球影响力,加快建设能级更高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围绕这个发展目标,增强人才竞争力,集聚来自全球的、高水平人才,就成为重中之重。

这一发展目标体现在落户政策上,便是上海此次将放宽落户政策的对象主要聚集在应届硕士、“双一流”本科生、世界排名前50高校毕业生等高水平人才。

在放宽落户中同样将目光瞄准高层次人才的北京,也有着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

2021年11月,北京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建设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

在落户难度上,广州比北京、上海难度要小,但在放宽落户政策上,广州释放出的友好程度比北京、上海更大,这也与广州的产业特征有关。

广州向来重视制造业发展,在2015年、2017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都重点提及发展制造业,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制造业立市”。而制造业是资金、技术、人才密集型的产业,周期长、投入大,对人才等生产要素需求也大。

成都落户政策

1月7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成都市户籍迁入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大专落户成都

35周岁以下的普通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毕业生可申请迁入成都东部新区、近郊区。(含境外取得同等学历的人员)。

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流动服务中心集体户的顺序在东部新区、近郊区申请本人入户。

本科落户成都

45周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可申请迁入本市。(含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取得同等学历人员)。

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流动服务中心集体户的顺序申请本人入户。

未成年子女投靠落户

1、孩子未满18岁;

2、夫妻双方均为成都集体户且无房也可以 ;

3、夫妻成都有房,直接办理孩子落户。

所需材料(投靠父或母的):入户申请表;未成年人及被投靠父亲或母亲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结婚证(父母离异的,提供法院离婚裁定书或判决书或民政部门认证的离婚协议书及离婚证);子女与父母的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住房的还需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户的还需提供入户地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集体户的还需提供父母双方的本市无房佐证材料、集体户所属单位的意见)。

老年父母投靠

1、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

2、需投靠本市成年子女(含子女配偶)的,在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3、孤寡老人,其本市近亲属经公证愿意赡养的,在赡养人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所需材料(老年父母投靠成年子女的):入户申请表;老年父母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本市户籍子女的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住房的还需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户的还需提供入户地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佐证材料)。

夫妻投靠

1、不需要居住证了。

2、只需与本市人员结婚满3年的,在夫妻双方或其直系亲属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所需材料:入户申请表;夫妻双方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结婚证;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住房的还需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户的还需提供入户地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佐证材料)。

其它情形:

调动、安置、招录、引进人员

1、组织、人社部门批准公选、公招、录用、调动到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和通过聘任制公务员公开招聘到本市机关(参照管理单位)工作的。

2、中央、本省在蓉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按权限调动、招录到本市工作的。

3、本省、市老干部工作部门批准安置的离休干部。

4、因参加工作或工作调动将户口迁出,本人或直系亲属在本市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离退休人员。

5、在蓉全日制普通高校当年统招就读的学生。

6、原本市户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7、在本市各类用人单位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大专毕业生。

8、博士后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

9、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确定的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

“蓉城人才绿卡”持卡人;在本市同一用人单位连续缴纳社保2年以上的技能人才;在本市同一用人单位连续缴纳社保1年以上的45周岁以下中级职称及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其他符合我市人才引进和激励相关政策的人员,取得积分入户资格的人员。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