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与蜇有什么区别
蛰与蜇区别:释义不同、字源不同
区别一、释义不同:
蛰:动物在冬天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蜇:
1、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
2、某些物质刺激皮肤或黏膜使发生微痛。
区别二、字源不同:
蛰:
蜇: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一、蛰伏[zhé fú]
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2、蛰居[zhé jū]
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
3、蜇花[zhē huā]
指海蜇腹下的众多的脚。
4、蜇伏[zhē fú]
蜇伏应为蛰伏,本义指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也比喻人或者事物、事件隐藏不露面,比如蛰伏乡间。
5、蜇人[zhē rén]
蜇人形容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
“蜇”的读音是什么?
一、蛰的拼音zhé。
二、释义:
1、动物封藏自己,冬眠。
2、深藏不露。
三、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蛰,藏也。从虫,执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蛰,昆虫隐藏冬眠。字形采用“虫”作边旁,“执”作声旁。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相关组词:
1、蛰居[zhé jū]
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山村。
2、出蛰[chū zhé]
动物结束冬眠,出来活动。
3、惊蛰[jīng zhé]
节气名。在每年公历3月6日前后。冬眠动物将四出活动。渐有春雷。
4、沦蛰[lún zhé]
犹埋没。
5、启蛰[qǐ zhé]
节气名。动物经冬日蛰伏,至春又复出活动,故称“启蛰”,今称“惊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蛰
蜇读什么?
拼音:zhé(声母zh,韵母e,二声)
基本字义:
有两个读音和释义:动词zhē指刺痛、刺伤;名词zhé指腔肠动物,即“水母”,俗称“海蜇” 。
繁体字:蜇,部首:虫,拼音:zhé
笔画:13,结构:上下结构
首尾分解:折虫,部件分解:扌斤虫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蜇螫[zhē shì]毒蛇咬。
2、蜇花[zhē huā]指海蜇腹下的众多的脚。
3、惊蜇[jīng zhē]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
4、蜇虫[zhē chóng]为鳖镰科动物地鳖或冀的雄虫全体。采收和储藏:野生者在夏、秋季捕捉,人工饲养者可随时捕捉。捕到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5、蜇人[zhē rén]蜇人形容蜂、蝎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