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薜荔象征什么
薜荔长龙鳞,相看似可人。圣朝无艮岳,那值二千银。”(张弼《薜荔》)薜荔,又称木莲,系常绿藤本植物,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其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之作用;茎、叶、根均能入药,有祛风除湿、通血活络、消肿解毒之功效。“薜荔”之名,最早见于屈原的文学作品。
我国古代诗人钟情于薜荔,在他们的诗作中经常可以看到薜荔的身影。尤其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更偏爱这种植物。他在《九歌·山鬼》中有“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的诗句,诗句描绘了一位美丽婀娜的山鬼形象,她(山鬼)身披薜荔,腰束松萝,楚楚动人。这一形象至今深入人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美术作品的经典题材。
薜荔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薜荔耐贫瘠,抗干旱,适应性强,一般以野生的状态攀爬于崖壁、大树以及断墙残壁、古桥和荒废的老宅等地方,给人以沧桑荒芜之感,因而古代诗人常常用薜荔来营造寂寞、凄楚、悲凉之氛围。柳宗元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吟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诗人触景生情,愁思弥漫,巧借薜荔表达了遭贬谪的凄苦愁绪。沈彬在《秋日》中写道:“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人借薜荔抒发惆怅、愁苦之情。毛泽东在《七律·送瘟神》中写道:“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诗人借助薜荔生动地描写了瘟疫(血吸虫)之后人烟稀少、田园荒芜的清冷凄惨情景,寄寓了人世沧桑的无限感慨。
薜荔怎么读
薜荔读音bì lì。解释: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
引证解释:
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木莲》。引《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
王逸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造句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朝云薜荔村。
结论:薜荔药材乙醇提取物的抗炎效果优于水提取物。
篱门是蜘蛛的家,土墙是薜荔的家,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他沈浮在鲸鱼海蟒间,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本文就薜荔的生物学特性、物候学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拿着木根系上白芷,再把薜荔花蕊串在一起,又将蕙草缠上菌挂,搓成一条长长的绳索。我要追寻古贤,绝不服从世俗。
什么是薜荔(凉粉果)?
学名 Ficus pumila Linn.
英名 Climbing fig.
图4-20 薜荔
1.果枝 2.营养枝 3.雌花 4.雄花 5.果实
(李佳宁仿《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植物,产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湖南、云南、四川、贵州以及华东等省(区),越南、印度、日本也有分布。常绿木质攀援藤本,藤蔓长达10m,全株含乳汁;营养枝以气根贴附在墙或树干上;叶有大、小二型,小型叶纸质,卵形,小而薄,长约1~2.5cm,着生于营养枝上;大型叶革质,卵状椭圆形,长4~1cm,宽1.5~4.5cm,着生于较粗壮的果枝上。隐头花序单生于叶腋,内有雄花、雌花和瘿花。果为隐头花序发育而成的聚花果,梨形或倒卵形,顶端截平,中央有脐状突起并穿孔,通常长5~6.5cm,成熟时紫色,内有多数细小的瘦果,果皮薄膜质,表面富于粘液。果味甜,可食,富含果胶、果糖等,可制凉粉,为夏天保健清凉食品,也可药用,花序托含肌醇、芦丁、β-谷甾醇、蒲公英甾醇乙酸酯等;瘦果含凝胶质,可水解成葡萄糖、果糖及阿拉伯糖(图4-20)。
同属植物台湾爱玉子(F.awkeotsang Makino)的果也可食用和制成半透明的天然爱玉胶,台湾称“爱玉冰”,透明细腻,口感特佳,为夏天的健康饮料,有消暑、生津、止咳、清凉、解热的功效。爱玉子与薜荔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叶较为长圆形。Corner(1960)把它定名为薜荔的变种,即〔F.pumila Linn.var.awkeotsang(Makino)Corner〕。爱玉子除产于台湾外,在福建的福清、永泰也有分布。
(徐颂军)
薜荔的植物形态是怎样的?
薜荔(Ficus pumila)为桑科气生根吸附型常绿藤本,又名凉粉果、木莲、鬼馒头。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地。
茎藤攀高可达10米以上或匍匐生长,茎易生不定根。叶二型,营养叶心状卵形,几无柄,小而薄,长约2.5厘米;结果枝叶大而厚,通常椭圆形,全缘,背面网脉凸起,长4~10厘米。隐头花序倒卵形或梨形,长约5厘米。花期4~5月。果期9月。
薜荔叶质敦实,凌冬不凋,果形奇特可观。攀附能力强,覆盖性能好,是营造四季绿墙的优良材料,也可用于屋面、崖壁、假山,石隙、树干的攀附。
薜荔
薜荔是什么意思
薜萝的解释
(1). 薜荔 和女萝。 两者 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 山野 林木 或屋壁 之上 。 《楚辞· 九歌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王逸 注:“女萝,兔丝也。言山鬼 仿佛 若人,见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 《南齐书·高逸传·宗测》 :“量腹而进松术,度形而衣薜萝。” 唐 张乔 《送陆 处士 》 诗:“若向仙巖住,还应著薜萝。” (2).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 南朝 梁 吴均 《与顾章书》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唐 韩偓 《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 诗:“道方时险拟如何,谪去 甘心 隐薜萝。” 清 黄遵宪 《岁暮怀人诗》 之二:“十年冷署付蹉跎,归去空山卧薜萝。”
词语分解
薜的解释 薜 ì 古书上指当归。 〔薜荔〕常绿灌木,茎蔓生,果实球形,可做淀粉,捣汁可做饮料。简称“薜”,如“薜萝”。 古书上指野麻。 部首 :艹; 萝的解释 萝 (萝) ó 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女萝。茑萝。藤萝。 部首:艹。
薜荔读音 薜荔介绍
1、薜荔拼音:[bì lì]。
2、薜荔(学名:Ficus pumila Linn.)又名凉粉子,木莲等。攀援或匍匐灌木,叶两型,不结果枝节上生不定根,叶卵状心形。产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台湾等地。瘦果水洗可作凉粉,藤叶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