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小学新规定
2023年上小学新规定如下:
学区内已购房并落户的新生入学不受两年购买住宅并落户的时间限制;2023年3月1日之后,在本校学区内购房并落户的新生入学执行提前两年购买住宅并落户的时间限制政策。
1、居住证:适龄儿童入小学、初中,须法定监护人(父母)持有城区有效居住证。暂住登记凭证不作为入学依据。
2、其他材料:购房居民须提供城区房产合法权属证明,且地址与居住证一致;务工随迁人员须有与居住证同一辖区的劳务合同及同一辖区连续半年以上社保缴费记录;外来经商人员须有与居住证后一辖区的三个月以上营业执照。
以上相关材料有时长要求,办理也需要一定时间,请有入学需求的家长提前准备,以免影响孩子入学。
2023年小学入学年龄区间
2023年小学入学年龄最新政策如下:幼升小入学年龄要求为: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之间出生的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2022年和2023年幼升小家长可对照上述年龄要求查看孩子入学年份,提前准备相关材料,提前了解入学要求,提早筹备幼升小。
2023年幼升小政策
2023年幼升小政策如下:
1、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时,按户口所在地和家庭实际居住地就近安排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一年以上接受义务教育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经审核同意后,安排到指定学校就读。
2、对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生源,以流入地政府为主,按照《居住证暂行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为来华经商旅客提供签证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6号)等文件精神,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其中:
1、持有本市居住证的,按相关规定办理登记手续,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
2、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需提供在本市3年内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证明,以及本人的合法房产证明,由区县教育部门统筹安置到相关联的学校就读。
3、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参照北京市非京籍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办法,回户籍所在区县参加升学考试。
2023年幼升小入学政策
2023年幼升小入学政策你知道吗?幼升小是幼儿园或学龄前儿童升小学的简称。随着教育的改革,特别是小升初升学方式的多元化、学籍制度管理的强化,幼升小已在小升初、初升高中变得最为重要。一起来看看2023年幼升小入学政策,欢迎查阅!
static/uploads/yc/20221118/9eafb67eda3fbaa916aff6c6725197b4.png”width=”484″height=”300″/>
2023年幼升小入学政策
2023年成都市幼升小政策:
一、总体要求
(一)坚持就近入学。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多措并举增加学位供给,优化资源配置,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加强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综合考虑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学校分布和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学划定服务范围,确保各片区之间教育资源大致均衡。片区划定后应保持相对稳定,对出现学校布局调整、学龄人口变化较大等情况的,各区(市)县可在科学评估、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片区范围,提前向社会公布,并深入细致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区(市)县发布学位预警提示需先报市教育局备案。
(二)坚持免试入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保障所有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均有一个公办学位。严禁通过笔试、面试、面谈、评测、简历等任何形式或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成绩、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选拔生源;严禁与社会组织、培训机构挂钩招生;严禁违规跨区域招生。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学校严格实施均衡编班,按照“班额、生源、男女比例等基本均衡”的原则,均衡分配学生、配置师资,学校不得以教育信息化改革等名义分班并取名。
(三)坚持公民同招。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同步招生。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及录取工作均纳入全省、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平台统一管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规定要求,优先满足学校所在区(市)县学生入学需求,不得在成都市外招生。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结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校额及班额标准,同时以区域为单位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审核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并报市教育局同意后公布。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未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直接录取全部报名学生。民办学校补录面向符合民办学校网报条件且未被民办学校录取过的所有学生,补录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不再招生。
被民办学校和区属公办学校同时录取的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位确认。适龄儿童、少年法定监护人逾期不确认的,默认为公办学位;放弃已确认学位的,由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公办学位;参与民办学校补录被录取的,以补录学位为最终学位。
二、小学入学
(一)信息采集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于4月26日前发布本地户籍入学登记公告。本市户籍适龄儿童信息采集、报名均通过“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进行。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于5月8日—19日登录“成都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平台”进行网上信息采集,双胞胎(多胞胎)子女网上申请绑定。
(二)公办小学入学
5月22日-5月25日,成都市户籍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按要求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登记点进行入学资料审核。6月13日,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公布所属公办小学划片范围。6月15日,公布各公办小学入学结果。
(三)民办小学入学
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所属民办小学名单及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收费标准等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后公布。学校招生简章需经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公布。
6月5日-8日,本市户籍适龄儿童、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进行民办小学网上报名,每位学生可自愿填报一所民办学校。6月16日,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民办小学电脑随机录取并公布结果。6月19日-20日,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网上进行公办、民办学位确认。
6月21日,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未完成招生计划需补录的民办学校补录计划,并报市教育局审核同意后公布。6月25日,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小学补录报名,符合民办学校网报条件且未被民办学校录取过的适龄儿童可报名参加补录。6月27日,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民办小学补录并公布结果。
幼升小需要提前多久报名
1、首先一般的小学报名时间是在春季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开始报名然后就是学生期末考试后,是初步报名,主要是统计学生用书情况。
2、在新学期开学后第一个星期,也是学生开始报名的时间。
3、如果错过了这两个固定的时间段,就是插班生了。
4、学生报名时需要带家庭户口本,孩子的户口,需要建立学生学籍。
小学入学需要的证件
(一)房产方面的证件、证明材料:
1、有房产证的带房产证。
2、房产证尚未办好的,带购房合同。
3、租住房屋的,带市房管局认可的.或符合有关规定的房屋租赁合同,及父母双方的房产、居住情况证明,以及所租房屋为家庭唯一居住地的证明,父母如有工作单位,则由各自单位的劳动人事主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如无工作单位,则由社区居委出具相关证明并出具失业证。
4、父母无房产,适龄儿童与父母一起居住在祖辈房产处的,提供祖辈的房产证,父母双方的房产、居住情况证明,父母如有工作单位,则由各自单位的劳动人事主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如无工作单位,则由社区居委出具相关证明并出具失业证。
(二)户籍证明:
1、适龄儿童与父(母)同一户籍的本区居民户口本。
2、在广州市无房产、户口又不在广州市的,除提供原籍户口本,还应提供广州暂住证。
(三)其他证件独生子女证、生育服务证、儿童预防接种证;属于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类别的,还需提供相关的证件(原件、复印件)、证明材料(原件)。
无房入学环节
1.区级注册;
2.材料审核(区级依据合法稳定就业,实际居住等内容确认入学资格);
2.信息采集表(信息审核通过后打印信息采集表);
3.入学登记(由区教委统一安排);
4.学籍注册(依据入学结果自动生成电子学籍信息)
成都落户最新政策2023
2023年成都买房落户政策如下:
2014年6月1日后(含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前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
在成都市行政区域购买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并在我市依法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市外人员,房屋交付使用后,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
购买商品住房时间以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系统中记录的定购、拟定合同、已售(备案)时间中最早者为准,购买二手住房时间以成都住房租赁交易平台中记录的合同签订时间、房屋买卖过户登记时间中最早者为准。
2014年6月1日前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
在我市购买商品住房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上的市外人员,房屋交付使用后,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年度我市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水平。
购买商品住房时间以商品房买卖合同网上签约系统中记录的合同备案时间为准,购买二手住房时间以在房管部门进行房产买卖过户登记的时间为准。
办理落户的材料
1、房屋产权人填写《入户申请表》。
2、产权人和入户人员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3、产权人系夫妻的提供结婚证、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共有的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
4、《房屋信息查询记录》(30天内有效)。
5、2014年6月1日后至2017年12月31日前购房的,提供房屋产权人缴纳满1年的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明细查询单。
6、配偶随迁的提供结婚证、未成年子女随迁的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
7、《不动产权证书》或《房屋所有权证》或购房合同。
2023年小学入学年龄新政策
2023年小学入学年龄新政策你知道吗?据多年的实践表明,最适合学生上小学的年龄还是6周岁,先行者们的经验也是最好的证明,家长们也不用因此而过于焦虑和纠结,一起来看看2023年小学入学年龄新政策,欢迎查阅!
static/uploads/yc/20221118/e671a31a1218f334f607eb1e53b1894b.png”width=”484″height=”300″/>
2023年小学入学年龄新政策
小学生入学年龄新规定2023是6周岁。
2023年幼升小入学年龄要求为: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之间出生的年满6周岁的适。2023年上小学6岁入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鼓励家长依旧以6周岁为界限来送孩子上小学,只是在当年8月3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孩子,只要年满6周岁都可。
教育部门称不会统一规定具体入学年龄的截止日期,学生们的入学年龄截止时间会由各省份来规定,各省份也在积极响应号召,听取家长的心声。很多地区也将学生的入学年龄调整为只看年份,不看月份,家长们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并不会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到达一定年龄就必须要上小学,这样的变动也更加人性化。
据多年的实践表明,最适合学生上小学的年龄还是6周岁。先行者们的经验也是最好的证明。家长们也不用因此而过于焦虑和纠结,早有早的优势,晚也有晚的优势。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分清楚其中的利弊关系。也要遵循原则,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要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
2023年小学入学网上报名时间
2023昆明幼升小网上报名指南:
一、报名时间:3月1日-7日
二、报名操作指南:
登录“昆明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系统”后,家长点击“网上预登记”进入预登记平台,并进行用户注册,再根据提示,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选择孩子户口所在地;
②填写孩子的基本信息;
③完善居住地信息;
④完善家长信息;
⑤核对预登记信息;
⑥打印信息确认表。
三、报名对象:
凡年满6周岁(2017年8月31日以前出生,含8月31日)的本地户籍儿童和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需要在2023年秋季学期就读小学一年级的,均需进行网上预登记。
成都市小学网上报名时间:
成都市公办小学报名时间: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5月8日-19日进行信息采集
随迁子女:4月1日-4月30日进行网上申请
成都市民办小学报名时间:
本市户籍适龄儿童:5月8日-25日进行信息采集
随迁子女:4月1日-4月30日进行网上申请
其他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5月31日前在“入学平台”完成信息采集(详见后续办理指南及区(市)县实施细则)
2023年小学入学需要什么资料
武汉幼升小历年来坚持人户合一,对口招生,就近入学的政策。本地户籍子女按照户口对口入学,非本地户籍子女家长需准备好居住证,区教育局会根据居住证上的地址统筹安排入学。
武汉幼升小家长需准备以下材料:
(一)对于武汉户籍子女:按照户籍和房产对口入学。家长需准备户口本、房产证材料。
(二)对于武汉拆迁家庭子女:家长需准备提供拆迁协议、房产证、租房协议等材料,由区教育局安排入学。
(三)对于非本市户籍人员随迁子女:家长需准备武汉市居住证、劳动合同(或者经营许可证)等能表明有合法稳定就业的材料、租房合同(或者是房产证)等按居住证所在区的要求登记,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四)对于在汉居住中的港澳台居民随迁子女:家长需准备武汉市居住证、劳动合同(或者经营许可证)等能表明有合法稳定就业的材料、租房合同(或者是房产证)等按居住证所在区的要求登记,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五)对于已办理落户的大学生:落实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政策,已办理户籍由市外迁入我市的大学生,其子女均可在我市接受义务教育,由其落户所在区教育局安排入学。家长需准备户口本、房产证(或租房合同)等材料。
综合以上,对于武汉户籍子女,武汉市户口,户口本、房产证(含不动产证、房产证、购房合同、自建房证明或还建房证明等)是最基本的;对于非本市户籍人员随迁子女,家长们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居住证,以免影响孩子入学。
温馨提示:
不同区对于出生证明、劳动合同等具体材料要求略有不同,以当年各区发布的入学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