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劳务派遣新政策
劳动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从事劳动的新型用工形式。
2023年劳务派遣新政策具体如下:
1、劳务派遣单位注册资本不得少于政策内金额;
2、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的劳动者订立两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被派遣的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派遣单位应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所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4、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5、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劳务派遣具有如下特征:
1、劳动者的雇佣和使用相分离。这是劳务派遣的最本质特征.在一般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直接雇佣和使用劳动者,并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报酬,而在劳务派遣中,劳动者虽然与劳务派遣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实际使用劳动者的却是用工单位;
2、劳务派遣中具有三个主体。由于劳务派遣中雇佣与使用劳动者的主体相分离,在劳务派遣关系中存在三个主体:劳务派遣单位,劳动者,实际用工单位。三个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由法律规定。一般而言,各国劳动法都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对劳动者单独或连带承担一般劳动关系中的雇主义务;
3、劳务派遣关系中存在一组合同。其中一个是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另一个是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劳务派遣协议。
劳务派遣差额征税政策如下:
1、一般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全额按照一般计税方法依6%的税率计税,也可以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税;
2、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全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3%的征收率计税,也可以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税。差额征税原先是营业税的政策规定,即纳税人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其他纳税人的规定项目价款后的销售额来计算税款的计税方法。
综上所述,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五条
被【劳务派遣中解除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2023年劳务派遣新政策
2023年劳务派遣新政策如下:
1、劳务派遣单位注册资本不得少于200万;
2、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的劳动者订立两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被派遣的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派遣单位应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所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4、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5、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劳务派遣差额征税政策如下:
1、一般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全额按照一般计税方法依6%的税率计税,也可以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税;
2、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全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3%的征收率计税,也可以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税。差额征税原先是营业税的政策规定,即纳税人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其他纳税人的规定项目价款后的销售额来计算税款的计税方法。
2023劳务派遣工最新政策
2023年劳务派遣新政策主要有以下内容:
1、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因为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对于需要长期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岗位,用工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
2、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限不超过6个月的,可以与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被派遣劳动者初次实际工作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用工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用工单位应当履行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的义务,对被派遣劳动者履行义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即使是“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工作岗位,用工单位也不能随意使用被派遣劳动者,而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并履行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的义务;
4、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
5、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6、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社会保险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7、政府建立完善守法诚信制度,对严重违反法律法规、构成犯罪的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劳务派遣是指劳动力租赁,由派遣机构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并且支付报酬,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的用工单位,再由其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2023劳务派遣新政策
法律主观: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于2013年12月20日通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21次部务会审议,现在发表,自2014年3月1日起实施。规定共7章、29条,主要明确劳务派遣劳动比例、辅助岗位确定程序、跨地区劳务派遣社会保险、禁止假外包真派遣等重要内容。同时,《暂行规定》也明确了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协议的制定、履行、解除和终止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规定尤为值得关注的一大亮点,就是限定了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比例——“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数量的10%”,并明确“用工总量是指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人数与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人数之和”。
法律客观:
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将正式实施。新政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规定了“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并赋予人社部门依法开展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行政许可的权利。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将正式实施。新政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规定了“临时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并赋予人社部门依法开展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行政许可的权利。
2023年劳务派遣工新政策
法律主观:
1、加强了对 劳务派遣单位 的约束。 2、强化了对实际用工单位的约束。 3、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禁止差别对待。 4、劳务派遣岗位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5、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