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如何购房落户?需要准备哪些相关材料

外地人如何拥有成都户口?购房落户便是许多外地人移居成都本地的途径之一。落户成都后便可以拥有成都户口,小孩可以就读成都的学校,享受当地的政策福利等。许多在成都工作的外地朋友在买房时都已经把“能否落户”列为买房的重要考虑因素,那么,成都购房落户的政策又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您梳理一下,在成都购房落户的相关知识,让您在买房前有一定的了解。

成都现行的落户政策是据成都市政府自2014年6月1日起实行的“成都市调整灾后重建的落户政策,规定最大变动为购房满90平以上住房且缴纳社保满一年以上才能落户。”即在成都市行政区域购买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并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且在成都市依法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

购房落户的前提条件是房屋已经交付使用,实际入住了,并且取得了产权证。落户政策实施“一房一户”的登记原则,购买二手住房办理入户,一定要注要原房主户口迁移后方可申请办理入户。

我们在办理购房落户时应该准备哪些材料呢?

在办理购房落户时,我们应当准备的材料有:入户申请表及入户人员户籍证明(或居民户口簿),入户人员的居民身份证,亲属关系证明,入住证明,房屋产权证或经房管部门备案的购房合同、一次性缴款发票或按揭合同、连续6个月以上的按揭银行缴款凭据,市或区(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入户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证明》等。

在准备好以上材料后,就可以携带上述材料去房屋所在地的公安局办证中心办理上户手续,领取户口簿,正式落户成都,成为成都户口。

外地户口在成都买房对于不少购买者而言,他们有的是因为长期在成都工作,或是为子女能够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而选择在成都买房,了解购房落户的相关知识,避免您因不明白而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6-25,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的新房信息如果你要落户我劝你还是交由房产办理 因为省钱省时间 你自己办的话 什么

都不懂 很有可能就花了 冤枉钱 不过你交给房产的话 很快就能落户

而且才500~800左右的代办费

我家落户就是有房产办的

叫什么世联房产的·····

成都买房怎么落户

成都买房后,迁户口需要什么手续

需要的手续:

1、《入户申请表》;

2、产权人和入户人员的户籍证明(或户口簿,下同)及居民身份证;

3、亲属关系证明(有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随迁的提供,下同);

4、入住证明;

5、房屋产权证或购房合同、一次性缴款发票(购买商品住房的提供);

6、房屋产权证和房管局打印的房屋产权档案摘要(购买二手房的提供)。

拓展知识:

通过购房入户成都的市民也要等到房屋已交付使用,并实际入住后,才可申请办理户口迁移。成都市公安局对外公布了购房入户和投资入户政策的明确细则:

购房入户的前提条件是房屋已交付使用,实际入住,并取得产权证。一次性付款购房入户所需材料:

1、《入户申请表》;

2、产权人和入户人员的户籍证明(或户口簿,下同)及居民身份证;

3、亲属关系证明(有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随迁的提供,下同);

4、入住证明;

5、房屋产权证或购房合同、一次性缴款发票(购买商品住房的提供);

6、房屋产权证和房管局打印的房屋产权档案摘要(购买二手房的提供)。

成都市户籍人口全域迁移:

1、《入户申请表》;

2、投靠人和被投靠人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亲属关系证明,如《结婚证》、《独生子女证》等(有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随迁的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4、迁入地合法固定住所证明(不限面积)(原件和复印件);

5、迁入地派出所出具的《街门牌详址证明》(迁入地址不详的提供);6、入户人员1寸证件照片1张(16周岁以上人员提供)。

参考资料:

户口迁移_百度百科房子交房入住后可以采用购房入户方式迁户口。

提交材料包括:

1、《入户申请表》:(成都人事代理网上下载)

2、入户人员户籍证明(或户口簿)、入户人员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亲属关系证明(户口簿不能反映亲属关系的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4、入住证明或门牌号证明

5、房屋产权证或经房管部门备案的购房合同、一次性缴款凭据或按揭合同、连续6个月以上的按揭银行交款凭据(原件和复印件)、房屋信息摘要

前置条件:在我市中心城区购买商品房或二手房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并且实际居住的市外人员,可申请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且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上年度我市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8平米/人)水平。购房合同 有的说需要房产证 你可以直接打派出所户口办理的电话咨询一下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