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成都到西安落地政策
低风险地区人员来返西安需查验行程码、西安一码通绿码可通行,省内有病例的来返西安还需要查验核酸报告。
对有本土疫情省份的来返人员,包括省内有病例地市的来返人员,严格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西安“一码通”,就地进行1次核酸采样,登记个人信息后放行,同时在抵达西安市后第3天再开展1次核酸检测。
疫情期间非必要不外出,如需外出,考虑政策偶有调整,建议您出发前再咨询下西安24小时市民热线。
外地户口在西安买房可以落户吗
2023年西安户口落户政策最新规定如下:
在西安中心城区、区(市)县城和建制镇建成区购买90m2以上的二手房并实际居住,工作并缴纳社保1年以上的也能入户。
人才引进入户政策现在放宽到大专学历、中级职称或技师以上,并增加45周岁以下的年龄限制(特殊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现在,在西安暂住满3年,拥有合法固定住所,在蓉工作并缴纳社保3年以上的可入户成都。
拥有成都户籍的农民,租用统一规划修建的出租房且在同一住房居住1年以上的可在租房地入户2017年西安户口新政策2017年西安户口新政策。
购房入户
在西安市中心城区、区县城和建制镇建成区购买商品房或二手房,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并实际居住,且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及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实际居住地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
所需材料:入户申请表,入户人员户籍证明,入户人员居民身份证,入住证明,房屋产权证或经房管部门备案的购房合同、一次性缴款发票或按揭合同、连续6个月以上的按揭银行缴款凭据,市或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入户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证明》。
西安有房就可以落户吗
西安有房后,还需满足购房时间要求,购房类型条件才能为本人,配偶,子女办理落户。
一、购房时间限定
2015年7月1日(含)之后(以买卖合同网签时间为准)
二、购房类型要求
在西安市区内购买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拓展阅读:西安购房落户办理指南
一、申请材料
1、申请人身份证原件;
2、申请人的购房合同或《房屋登记查询结果证明》。申请配偶、子女随迁的,需提供随迁人员户口簿和亲属关系证明。户口簿信息可以证明亲属关系的,不再另行提供证明。
二、申请费用:免费办理
三、申请时限:日清日结
四、落户办理地址:房屋所在地派出所
五、工作时间:9:00–17:00
六、温馨提示:
2017年8月21日以后,陕西省内户口迁移实现一站式。拟迁移人如在原籍是户主,需在原籍先变更户主关系,除整户迁移外,户主不能在省内一站式迁移。
周一至周五:拟迁入地公安派出所;节假日:城区派出所业务在公安分局户政大厅办理,农村派出所实行预约办理
有成都社保并有住房可以落户吗
有成都社保并有住房可以落户。
根据中国相关法规规定,落户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具有稳定的住所、持有有效的身份证件、有合法稳定的收入来源等。因此,如果在成都有社保并且有合法稳定的住房,理论上是可以通过落户政策落户成都的。具体的落户政策因地区和时间而异,需要关注当地相关政策和规定,确保符合落户条件并按照规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落户政策的执行也需要考虑当地的人口和社会发展情况,因此并不是所有符合条件的申请者都能够顺利落户。如果有意向落户成都,建议提前了解当地的落户政策和办理流程,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社保报销一般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就医:看病时应当选择符合自己社保类型的医疗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医院等,并且应当按规定住院或门诊;
2、缴费:就医前需要缴纳相应的医保费用,通常是自费部分和个人账户内的部分,缴费标准根据当地的医保政策而有所不同;
3、报销:看病后,需要将相关的医疗费用单据、处方、医保卡等材料提交给当地社保部门进行报销。报销时需要注意填写正确的资料,如病历、费用清单等,以便社保部门进行审核和报销;
4、获取报销款项:报销审核通过后,社保部门会将报销款项打入个人账户或者直接将款项退还到个人账户,具体方式根据当地的医保政策而定。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的社保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报销标准和流程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规定进行操作。同时,在就医和报销时,也需要注意遵守医疗规范和社保规定,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费用。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