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和武汉哪个发展潜力好
兄弟四个的话,首选武汉,原因我细细给你道来.
以“九头鸟”来比喻湖北人的聪明、心计多,这或许只是一个侧面,若再用“猴相”来说湖北人,可能会更完整一些。说也奇怪,湖北人的某些性格特征竟和东北人非常相像,比如豪爽大方、带点粗野、乐善好助。这好比孙猴子,状似处处不饶人,但同时也性直心善。跟湖北人打交道,一如跟东北人,必须有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痛快。湖北人——尤其是武汉人,脾气也大,容易毛躁。要是湖北佬突然变成“泼猴”一只时,你只要顺着他的毛摸,就什么事也没了。
这不南不北不东不西的湖北人也像北方人那样,非常讲究面子和关系。只要你给足湖北人面子,他便对你好得不得了,甚至不惜为了你的事丧失原则。如果你不尊重他,他便处处跟你过不去,没事找碴。但一如猴子的属相,你只要再跟他喝上一杯,马上就尽释前嫌,所有的不愉快抛之九霄云外。关系之于湖北人也是非常的重要,常言道:“在北京是谁官大就听谁的,在广东是谁有钱就听谁的,在湖北常常是谁的关系好就听谁的。”
所以说,和湖北人打交道、做生意,不只是一般人常说的提防九头鸟的权谋心机,还应抓住“猴相”的性格特点。跟湖北人成为“梗朋友”(铁杆哥儿们),顺着湖北人的脾气,给足面子,表现出大方、豪爽、仗义的性情。只要给“猴相”湖北佬这样的印象,建立友谊关系后,就容易得到有力地帮助了。
武汉人通常也都很能说,有如北京人的“侃”。武汉方言说起来生动诙谐,富幽默感,但这种方言趣味,外地人较难体会。有句顺口溜说:“北京人什么话都敢说,上海人什么国都敢出,广东人什么钱都敢赚,东北人什么架都敢打,武汉人什么娘都敢骂”。武汉人不仅能说笑,还很会骂人,最常用的一句是“婊子养的”。其实,说这句话多半不是骂人,只是表示一种语气或是习惯用语。比如,一场球赛好看,就高兴地说:“个婊子养的,好过瘾呀!”夸奖别人长得漂亮说:“个婊子养的,好清爽呀!”甚至当妈妈的有时也会对子女说:“你个婊子养的”。
湖北人脾气坏,好骂人,形象差。但深究起来,湖北人是刀子嘴豆腐心,往往是不打不成交、不打不相识,这其实也是“猴相”的一个特征。对武汉人来说,拐弯抹角地损人,还不如痛痛快快地骂声“婊子养的”。
或许是“九头鸟”的声名在外,许多人一开始就对湖北人怀有戒心,总觉得迟早会被他们骗了。当然,做生意保守为上,和湖北人打交道,还是需要提防他们“狡黠的机智”,但其实也不用望之却步,因为别忘了,湖北佬还是属猴的!
呵呵,我就是湖北人。。。。。。
成都和武汉哪个更发达
成都和武汉两个城市相差不大,都是比较发达的城市。
第一点、城市GDP及人均GDP的比较:
2019年,成都市的GDP总量为17012亿元,人均GDP为10.41万元,武汉市的GDP总量为16223亿元,人均GDP为14.47万元。在GDP总额上,武汉市虽然以789亿元的差值稍微落后于成都市,但是在人均GDP上,武汉市的人均GDP大幅超过成都市,差不多高出了40%。
因此在这一个指标上,武汉市明显占优,这还是成都托管了简阳后的数值,如果不考虑这一块,在GDP总量上,武汉也是超过成都的。因此在这个指标上,武汉市占优。
第二点、金融实力比较:
成都上市公司8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7392.65亿元,武汉市上市公司58家,上市公司市值5372.87,从这个指标来看,武汉市处于明显的劣势,说明从经济的活力上,成都市领先武汉市。
第三点、个人居民存款比较:
2019年1~9月,成都人均住户存款90704元,住户累计存款为14812亿元,同期,武汉市的人均住户存款为81026亿元,住户累计存款为8978亿元。从这个指标来看,成都市的住户人均存款和累计存款都高于武汉市,说明在个人财富方面以及消费潜力方面,武汉市落后成都市比较多。
因此在城市的金融实力方面,成都市比武汉市要强很多。
第四点、科教及高新技术水平:
大学比较:成都市有58所高校,2所985高校,5所211高校。武汉市有高校84所,其中985高校2所,211高校7所。另外,从两个城市的高校排名来看,武汉市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全国100强名高中,武汉有3所,成都有有2所,武汉在基础教育方面稍微领先。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按照公布的数据,2018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而成都在2019年的高新技术产值达到9300亿元,很明显,在高新技术产值方面,武汉领先成都。
因此,从科教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水平上比较,武汉超过成都。
第五点、交通区位及城建水平:
在交通区位来说,武汉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除了九省通衢的区位外,还有长江航运这条黄金水道,而成都在虽然也是区域性的交通枢纽,但是其便捷程度与武汉差距较大。
成都在交通方面比武汉领先的是航空运输,人流量和货运量都超过武汉,这主要是因为武汉的天元地位,导致在公路、铁路、水运方面的运量比航空的运量大很多所致。
从城建水平来看,武汉老被嘲笑成中国最大的县城,但是经过近十几年的建设,武汉的城建已经脱胎换骨。而成都的城市建设水平近几年的发展也非常快,地铁建设后来居上,有赶超武汉的势头,再加上武汉因为大江大湖的阻隔,城建费用较大,近三年,武汉的城市建设速度明显的降下来了。因此,从城建上来看,武汉与成都的总体水平比较接近。
第六点、环境及宜居指标:
在气候上,成都比武汉好很多。武汉夏季炎热,冬天寒冷,不像成都的气候,虽然算不上冬暖夏凉,但是在人的感觉上,要比武汉强很多。
在自然环境上,武汉在全国来讲也是不可多得的风景优美的城市。因为大江大湖,还有一些不高的山丘,形成了武汉得天独厚的非常优良的自然环境,另外水资源在全国排第一,能容纳更多的人口在武汉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
成都和武汉哪个城市更好
其实各有特色,也互有长短,要全方位评比,很难,文化历史来说是成都、经济方面武汉!成都市,简称“蓉”,别称“锦城”、“锦官城”,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市还是西南地区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点城市、金融对外开放城市、行政副省级城市。2003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成都综合实力位列第九位。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并被《财富》(中文版)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商务城市”。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汉语名称成都(拼音:Chéngdū)。别称“蓉城”、“锦城”、“锦官城”、“天府之国”。英语名称 Chengdu(英文旧译:chengtu)行政区类别副省级经纬度市中心位于北纬30.67度,东经104.06度。所属地区中国西南
辖区 19个。成都市共辖9个区、6个县、4个市,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主要领导现任市委书记李春城,现任市长葛红林。政府驻地成都市青羊区人民西路2号
城市面积 12390平方公里(中国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第8名)。中心城区面积598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1418平方公里。
海拔高度平均海拔500米。全市海拔最高处为大雪塘峰,海拔5364米。
人口 200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2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7万人。常住人口1270.6万人,增加12.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
民族成都市拥有中国56个民族中的54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为汉族。少数民族总人口60538人。2/3的人居住在市区。时间北京时间(中国标准时间,UTC+8)。成都市所在的时区为UTC+7邮政编码 610000电话区号 028(+86)汽车号牌川A
市花芙蓉市标太阳神鸟,从金沙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图样代表成都。市树银杏国民经济成都的奋斗目标是成为中国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并致力于构建中国中西部的金融中心,欲执中西部“总部经济”之牛耳,目前共有130家世界500强在这里投资兴业,有上百家全球研发中心在这里为世界的改变和科技的进步做着贡献。成都目前在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化学化工产业,家具和鞋业制造产业,动漫和传媒产业,会展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旅游业等取得巨大成就,稳步奠定了成都作为我国十大城市的地位和西部中心城市的地位。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2.6亿元,增长14.7%;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9元,2009年全年完成全市财政总收99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7.5亿元,同口径增长22.3%;固定资产投资4025.9亿元,增长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0亿元,增长20.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29元,分别增长10.1%和10%。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691.9亿元,增长21.2%,占GDP的比重为50.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7%,拉动GDP增长10.2个百分点。武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省会,华中及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中心城市及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因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被誉为“九省通衢”。因长江和汉江横贯市区,又有“江城”的别称。截止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91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40余万!行政介绍截止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91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40余万。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在清末、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一度是中国内陆最大城市,位居亚洲前列,曾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武汉更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著名的辛亥革命便首义于此(武昌起义)。
武汉行政区划的沿革极具历史特色,可以说是从明代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个历史缩影。武汉可以看作两市(汉口、武昌)一县(汉阳)的融合(故有“武汉三镇”之说)。其中汉口和武昌从明朝后期起就分别发展成相当规模的城市。在1927年到1949年,这三地分别对应着汉口特别市(过去的直辖市)、武昌市(湖北省省会)和汉阳县。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武汉,首次将汉口、武昌、汉阳合并为京兆区,总称武汉,开三镇合并先河。因此,武汉可以说是一个直辖市、一个省会城市和一个县的紧密联合体。武汉水资源丰富,长江及汉水在城中交汇,此外武汉城区还有41个淡水湖(算上郊区共有170个,故誉为“百湖之市”)。在武汉城区面积中,水域面积占了约四分之一,而武汉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经贸工商概况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清末及民国时期,武汉经济位居亚洲前列。新中国成立后,武汉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武钢、武重、武锅、武船、肉联等一大批“武”字头企业陆续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经济地位和城市实力。1959年,武汉的工业总产值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位居全国第四位,这一位次一直保持到改革开放初期。但自1980年代以来,武汉未能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被沿海地区抛在了身后,这种情况在进入21世纪后开始转变。20世纪90年代,武汉建立了位于汉阳沌口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昌的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汉口东西湖的吴家山台商投资区,以及位于新洲阳逻的阳逻开发区。中国三大钢铁集团公司之一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国三大汽车制造厂之一的东风汽车公司总部都位于武汉。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聚集着以东风汽车公司总部、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部、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总部等一批知名的汽车企业总部和以东风汽车技术中心。康明斯东亚研发中心等一批顶尖汽车研发机构以及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东风自主品牌和东风渝安等整车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最集中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即是享誉海内外的“武汉·中国光谷”。这里是中国最大最具实力的的光电子产业生产和研发基地。2007年,区内科工贸总收入达1300亿人民币。高新区内有著名的光谷软件园,聚集着微软(武汉)创新技术中心、IBM全球服务中心、EDS全球服务中心、法国电信软件研发中心、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招商银行运营中心及世界五百强和国内知名软件服务外包中心、金融后台服务中心。2009年,国务院批准东湖高新区适用中关村的有关政策措施以便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继中关村之后的第2个)。2009年的武汉GDP达4560亿元,接近全省4成,内地副省级城市列第五,人均GDP逾6400美元,稳居中国内陆特大城市之首。
成都和武汉哪个发达
成都和武汉哪个发达,对比如下:
1、经济水平,二者很接近,其实成都重庆一直就是地处西部的中部城市,和中部的武汉属于一个级别,就正规收入而言,武汉应该略高,但成都的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很发达,因此,非工资收入成都应该比武汉高。
2、宜居水平,这个,绝大多数会选择成都,成都的气候比武汉好,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即便是酷暑湿热,也比不上武汉。成都的物产相对比较丰富,生活消费,尤其是饮食,全国属于较低水平,当然武汉的九省通衢,也使得流通行业很发达,物价水平也不错。至于交通,成都的地理位置导致出川走火车或汽车都不是很便捷,但武汉就非常方便。市区交通,由于成都是环形城市,故拥堵很厉害,但市区规模不太大,就算堵车,路上耗时也不太大,而武汉相对比较分散。
3、周边环境的对比,我更青睐成都,成都是一个平原区,市区和武汉一样生态多样性差不多,但成都往西不远就能进入盆地西部和川西高原,类似,峨眉、九寨、青城等环境非常优美,开车要不了多久就能到,夏天周末去山区休息,真是非常悠闲。
4、不过如果创业,推荐武汉,武汉的拼搏意识,外向型的心态更有助于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