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孩子随母姓的利与弊
总体说来,弊端极大。
1.因为孩子总会上学的,一旦进入幼儿园,大多数都随父姓,极少数随母亲姓的,别的小孩就会认为是后爸,母亲二婚,会受到小伙伴的嘲笑,歧视。从小有心理阴影,不利于小孩健康成长。小孩子可是听不懂什么民法典,婚姻法的。2020年2月公安部公布随母姓近百分之七,也就是十三分之一。
2.对孩子父亲来说,挣钱养家,做家务都可以接受,但连一个冠姓权都不给,是不是也太对不起他了。连一个家族传承人都没有,怎么面对自己祖宗?在同事面前也会抬不起头。被笑话怕老婆。姓自己姓氏,会天然利于激发他的责任感。能力大男人的就有别的想法了,找个能生自己姓孩子的女友。
3.特别是男孩,Y染色体永远不变,传承百代也不会变,有的家族有遗传病,如果随便改,不容易追踪,调查,治疗。去年公安局采集各个姓氏基因信息,只是采集男性。
4.如果胡乱改变,不利于儿子建立家族归属感,试想孩子发财当官,光宗耀祖,怎么来祭拜祖宗。回祖坟祭拜?难道是祖宗会认改变姓氏的子孙,会保佑外姓的子孙?
5..即使生了二胎,也不利于家庭和睦。这样家里有了两个阵营,父姓和,母姓,名不正,言不顺,姓不一样,自然有排斥感。就像你在列车上碰到一个同姓氏的,是不是有亲切感?反之,亲兄弟也不一样姓,是不是人为造成分歧,对立?
6.一代乱。辈辈乱。婆婆让儿子姓婆婆姓,儿媳自然理直气壮让孙子姓儿媳姓。这样,在一个家庭内,会出现爸姓王,子姓张,孙子姓李,重孙子姓赵。如果老王父母故去,儿子立碑,碑文极其尴尬,如下,先父母王某张某。孝子张某,携孝孙李某,重孙赵某,,敬立,是不是让外人读碑文都会认为这家没有后代?都是二婚带来的?
儿子随母亲姓,很后悔了
自古以来,夫妻二人生的孩子,“随父姓”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不过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呼吁让孩子“随母姓”。原因就是,她们生孩子、赚钱养家、家务活一样没少干,凭什么孩子不能跟自己姓?其实,孩子“随母姓”的提法早就不新奇了,也早有女性争取到了让孩子跟自己姓的权利,不过结局是怎么样呢?听听这位妈妈的经历,你会对孩子“随母姓”这件事,更加理智。
据这位妈妈说,她是跟丈夫自由恋爱,结合到一起的。当初谈恋爱那会儿,她听说法律上没有不允许孩子“随母姓”,她就跟丈夫提出“我们如果生两个孩子,有一个孩子要跟我姓”。虽然她老公犹豫了一段时间,但是最终也同意了。后来二胎出生,孩子真的随她的姓了,才发现麻烦一个接着一个:
孩子“随母姓”惹怒公婆,家庭矛盾不断
因为她家二宝出生以后,不是随她丈夫的姓,公婆没少上门跟她闹,说“我的孙子凭啥跟你姓,彩礼又没少给你,我儿子不是倒插门”。虽然,她一再跟公婆解释,孩子只要是他们的亲孙子,跟谁姓都一样。但是,公婆还是不乐意,甚至扬言不认“随母姓”的孙儿,还说将来财产不给这个孙儿留一分。为此,家庭矛盾不断。至今随她姓的孩子,每次去爷爷奶奶家里,都不被待见。所以,这位妈妈觉得挺后悔的,她让孩子随自己的姓,也间接伤害了孩子,损害了孩子的利益。
孩子没随爸爸姓,遭到了同龄人的恶意攻击,导致不自信
随着孩子长大,开始进入群体生活。因为孩子没有随爸爸姓,遭到了同龄人的恶意攻击。比如,有人四处散播孩子的谣言“他是捡来的孩子”、“他没有爸爸”等等。同龄人的言语伤害,孩子最开始只是感到气愤,后来竟然真的相信了,而且把这件事当成心里的秘密,变得不再和爸妈亲近,整天想着去找自己的亲妈亲爸。人也开始不自信、想远离人群。后来,这位妈妈在孩子的日记本上,发现了孩子的秘密,非常的后悔,当初就不应该让孩子随自己姓。
因为姓氏问题,经常被同学欺负和嘲笑
孩子因为“随母姓”,跟家里其他孩子的姓不一样,所以彼此之间没有认同感。有时候吵架,也会说“你是随爸爸姓,我是随妈妈姓,我们不一样”之类非常生分的话。所以,这位妈妈看见孩子们之间不相亲相爱,还拿姓氏不同,当成生分的理由,她开始后悔,也觉得对不起孩子。
孩子随母姓的利与弊是什么
孩子随母姓的利与弊是:
利:
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的生长
自古以来,孩子都是跟随爸爸姓的,很少有跟随妈妈姓的,但是现在有很多的孩子都是跟随妈妈姓的,其实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我们的社会在发展,男性朋友的心胸也越来越广阔了。
其实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氛围是比较好的,是属于那种开放的,非常具有包容性的,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的孩子是非常有利的!
弊:
1、容易被认为是离异家庭
跟妈妈姓的孩子,给人的第一印象会觉得这个家庭是父母离异了,孩子跟妈妈一起生活,所以孩子的姓氏和户口也就随妈妈了。
2、被误解为重组家庭
我国的离婚率逐年上升,且居高不下,并且越来越来年轻化。伴随这种社会现象,也出现很多的重组家庭,很多的父母在离异后,选择重新组建家庭。而孩子的姓氏则跟着原来的爸爸姓,或妈妈姓。而孩子跟着妈妈姓,也会被人误解为是重组家庭。
探讨下孩子不同姓氏对孩子的影响,先不管大人怎么想:
1、不同的姓氏对孩子形成不同的心理暗示,孩子会认为跟自己一个姓的爸爸或者妈妈更爱自己一点。
2、他们自己就会觉得很奇怪,其他同学也会问他们为什么不同姓氏。
3、而且有些外公外婆会对孩子差别对待,对跟母姓的孩子更好一些,这些都是影响孩子团结和谐相处的大敌。
当然,我始终认为,只要夫妻双方协商一致,两孩子随谁的姓都好。不过就我而言,我更支持随父姓。走大众路线,而且更是在提醒孩子他爹,你的孩子得好好疼!
还有,说到男女平等,我喜欢整点实惠的,什么时候国家能在就业、工作中多给女生些优惠,例如产假延长些,就业公平些,这才能让我感受到男女平等。
孩子随母姓的危害有哪些
01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
“姓”这个字,我们用汉语组字的方式,把它拆开来看,一个“女”字加上一个“生”字,构成了它的形态。
这个“姓”字的产生就是为了去表示某一个人的来源。
在家庭观念不强的母系社会里,男性的角色往往被变的边缘化,女性有能够繁衍生息的能力也在那个时候代表了女性的地位。
可是自从皇帝的时代来临,母系社会变的不复存在,父系社会建立起来,从“小鲜肉”到“老腊肉”的转变,父系社会一直延续至今。
虽然如今社会上的女性地位提高了,法律上也承认了男女平等的原则,在规定冠姓权也提到过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姓氏自由得到了法律保护。
可是现实生活里如果孩子从出生便随了母姓,真的好吗?
02入赘和出嫁是反方向的箭头
传统意义上来说,入赘是指男性被招进女性的家庭,他需要去按照女方家庭所做的安排去所作所为。
比如,经济方面上的收入都是要归于女方的家庭,而孩子的姓也要冠女方姓氏等等。
出嫁就是指女方结婚时离开自己的父母家,去男方的家里,从而成为男方家庭的一个成员,女方自己的人身权益和经济收入都是要属于男方家庭里的了,包括孩子的姓氏也要随男方这边。
过入到男方的家庭后,跟自己的娘家只是亲戚上的关系。
然而,在以男姓为主的社会条件下,入赘的男方是要被人有歧视的倾向的,因为只有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男性才会去考虑入赘。
出嫁是被人看成风光的,入赘是要被人歧视的。
03孩子的厌恶感来源于母姓
随母姓,毕竟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少见。
孩子一旦到了爱玩的年纪,就一定摆脱不了社交这层关系,会遇到很多的人,也会有很多的问题随之而来。
还没上学之前,父母领着孩子出去玩耍,一定避免不了有人问到你家孩子叫什么名字,也一定会继续问到,为什么爸爸的姓跟孩子的姓不一样啊?
这个时候就要避免不了去解释这件事情,这样的问来问去,无形之中就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厌烦。
上了学校之后,开学第一课就一定是介绍自己,必然是把名字放在第一句话。
这样的话说出去了,很多同学都会问同样的问题:
为什么你和你爸爸的姓不一样啊?
这会让孩子更加厌烦这个问题,懒得去解释,甚至与同学因为这件事发生矛盾。
这种厌烦的感觉可能会上升到不愿去上学,不愿意学习。
在父姓是常见的继承模式下,母姓必然引起大家的多问几句。
04理性开放下的感性保守
子随父姓在当今社会被认为是封建和保守的思想,只要被问到这个问题,大家的回答都是不在乎的态度。
认为现在的思想早已经改革开放了,谁还会在乎子随父姓还是随母姓这个问题。
但是真正设身处地的处于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不假思索的让孩子随着父姓,子随母姓的终究还是少数。
在给孩子选择姓氏和名字时,大多数家庭都会以父姓作为前缀。
这个过程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件全家都会参与进来的动员大会,为孩子的取名字操碎了心,但是姓氏这件事情上,大多数都不需要考虑和商量,第一选择都是父姓。
微博上曾因为papi酱的孩子的姓上过热搜,这可能是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papi酱生完孩子好憔悴的样子啊,可是孩子终究是随了父亲的姓。
大家或许都知道,papi酱是一直在宣传女权的重要性,包括子随母姓的这个观点她也说过并且支持。
可是结果是孩子终究随了爸爸的姓。
这就是理性开放和感性保守的矛盾观念,理性下的心胸怀宽广和感性下的封建保守,终究还是后者更胜一筹,毕竟这是社会遗留下来的结果。
05心理产生的阴影是要用未来去修复的
随母性的孩子大多都不太有特别强烈的归属感。
因为孩子一旦随了母姓,在一堆同龄人里就会不自觉的关注点增多了起来。
父亲的关系一般都是最基础的亲密关系,随了母姓,自然与父亲那边的关系就疏远了,也不会很亲密。
在父亲那边,渐渐的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就没有什么归属的感觉。
随母性的孩子也会产生自卑感。
孩子随了母姓,也许多多少少会收到一些异样的眼光,和一些疑惑的评价。
这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了障碍,真的认为自己是不一样的,内向,多想,压抑的种种负能量就随之而来。
随母性的孩子误解的概率应该不会很低。
在这个父系社会的根基里,随母性自然会有一丢丢的差异,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单亲家庭、父母关系不好这些感情问题。
这些想法一旦传到了孩子的耳朵里,他就会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他的问题导致的这些矛盾突出,从而排斥这个名字,这个姓氏,让孩子的心里想的更多,也更压抑。
不管是什么感觉都不适合孩子的成长和心理的发展,甚至因为这件事留下阴影。
女性的冠姓权问题是本不应该成为女性是否独立的度量尺度。
明明就是一个姓氏罢了,到底孩子跟谁姓,他的身体里都会流淌着你们彼此的血液,血缘关系是改变不了的。
最后再说一句,当今社会说到底都是在“父系社会”,人们的一些封建保守的思想还是存在于根的,为了孩子,还是更加谨慎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