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1. 上海外来媳妇落户政策2022
  2. 上海户口落户条件2012
  3. 上海户口落户条件
  4. 如何拿到上海户口落户上海

上海外来媳妇落户政策2022

1、外省市人员与具有上海市家庭常住户口的居民(指在上海市已登记常住户口满10年)依法办理婚姻登记满10年、年满35周岁,可准予其在配偶户口所在地落户。2、外省市少数民族及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与具有上海市家庭常住户口的居民(指在上海市已登记常住户口满7年)依法办理婚姻登记满7年,可准予其在配偶户口所在地落户。3、外省市人员与上海市残疾居民依法办理婚姻登记满5年,可准予其在配偶户口所在地落户。

一、户口迁移所需材料:

1、带着房权证找准备迁入的房屋所在地居委会,让居委会把房屋编号、出具户口准许迁入证明;之后带着该证明到房屋所在地派出所出具同意迁入证明;

2、带着办好的证明到原户口所在地居委会出具准许迁出证明,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批准迁出证明;若有违纪违法等原因或居委会不同意则不能迁出;

3、带着上述材料到房屋所在地居委会办理迁入手续,居委会编好户号,之后带着全部手续到房屋所在地办理迁入手续。

二、办理市内户口迁入条件有:

1、夫妻投靠落户:夫妻双方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

2、父母投靠成年子女落户:投靠人和被投靠人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父母子女关系证明。

3、未成年人投靠父母落户;

4、收养落等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三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镇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分散居住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居住在军事机关和军人宿舍的非现役军人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农业、渔业、盐业、林业、牧畜业、手工业等生产合作社的户口,由合作社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合作社以外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第十七条户口登记的内容需要变更或者更正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户口登记机关审查属实后予以变更或者更正。户口登记机关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向申请人索取有关变更或者更正的证明。

上海户口落户条件2012

法律主观:

落户指在某地报入户口,长期定居。落户某地需具备落户地规定的条件并办理一定的手续才能落户该地。不同地区对落户条件的规定也不一致。以长沙为例:一、在我市合法稳定就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在我市连续缴纳12个月个人所得税或城镇社会保险的,可以将本人户口迁入居住地城镇地区。二、在我市投资兴办企业、个人创业,已纳税或已安置人员就业的企业法人代表、合伙人、出资人、股东等及个体工商户,在我市连续缴纳12个月的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或城镇社会保险的,可以将本人户口迁入我市城镇地区。三、在我市通过购买、受赠、继承、自建、单位分配等途径,拥有了住宅、商业用房、商住两用房或办公用房合法所有权的,实行“一房一户”落户,可以将本人户口迁入我市房屋所在地城镇地区。四、按照国家和湖南省关于人才认定的相关规定,获得市级以上(含)组织人事部门认定的人才,凭市级以上(含)组织人事部门相关证明,可以将本人户口迁入我市城镇地区。五、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凭毕业证、就业报到证或我市合法稳定就业凭证材料,可以将本人户口迁入我市城镇地区。

法律客观:

为了积极稳妥地解决历史遗留户口问题,现就本市投靠类户口迁移提出若干实施意见如下:一、关于子女投靠(一)外省市人员与本市常住户口居民(指在本市具有登记常住户口满5年)依法办理婚姻登记后,符合本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生育的未成年子女(16周岁以下或普通高中就读学生,下同),已随外省市父(母)办理出生登记,现要求投靠本市父(母)户口的,可准予在父(母)户口所在地(家庭户,且不因投靠落户使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市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标准。下同)落户。(二)原由本市经动员、分配去外省市工作现已被批准回沪落户的人员,其生育的子女从未就业、未婚未育、实际生活基础长期在本市、年龄不超过25周岁的,可准予在父(母)户口所在地落户。(三)经市教委批准已在本市落户的高校毕业生,其符合本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生育的未成年子女在沪居住生活的,可准予在父(母)户口所在地落户。(四)本市常住户口居民收养外省市小孩,经审核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依法办理《收养登记证》后随父(母)在沪共同居住生活满5年以上且未成年的,可准予在养父(母)户口所在地落户。二、关于夫妻投靠(一)外省市人员(指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无业人员,下同)与具有本市家庭常住户口的居民(指在本市已登记常住户口满10年)依法办理婚姻登记满10年、年满35周岁,可准予其在配偶户口所在地落户。(二)外省市少数民族及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与具有本市家庭常住户口的居民(指在本市已登记常住户口满7年)依法办理婚姻登记满7年,可准予其在配偶户口所在地落户。(三)外省市人员与本市残疾居民依法办理婚姻登记满5年,可准予其在配偶户口所在地落户。三、关于老人投靠(一)经动员分配去外省市工作的原本市常住户口人员,现已按国家法定年龄退休,并已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要求回沪投靠子女的,可准予其在子女户口所在地落户。如系未生育或未领养过子女,本市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愿意接受的,可准予其在本市亲属户口所在地落户。(二)原本市常住户口人员因其他原因去外省市工作的,现已按国家法定年龄退休(夫妻双方须同时符合规定年龄),并已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要求返沪投靠本市子女的,可准予其在子女户口所在地落户。四、关于其他事项(一)本市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民政等部门作出的外省市人员迁沪落户审批决定中,对查明因弄虚作假落户的人员一律予以注销户口,并由原迁出地公安部门予以恢复户口。(二)被批准落户的人员,一律登记为非农业户口。本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执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市公安局<关于解决本市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实施意见>的批复》(沪府[1999]38号)停止执行。本市其他有关规定如有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上海户口落户条件

上海落户条件具体如下:

1、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

2、持证期间按规定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

3、持证期间依法在本市缴纳所得税;

4、在本市被聘任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及工种对应;

5、无违反国家及本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行为、治安管理处罚以上违法犯罪记录及其他方面的不良行为记录;

6、在本市作出重大贡献并获得相应奖励,或在本市被评聘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且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符的;

7、在本市远郊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岗位工作满5年的,持证及参保年限可缩短至5年;

8、最近连续3年在本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高于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倍以上的,或者最近连续3年计税薪酬收入高于上年同行业中级技术、技能或管理岗位年均薪酬收入水平的;

9、按个人在本市直接投资(或投资份额)计算,最近连续三个纳税年度内累计缴纳总额及每年最低缴纳额达到本市规定标准的,或者连续3年聘用本市员工人数达到规定标准的。

上海市留学生落户条件是什么

1、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回国时间在2年内且未在国内其它省市工作安置;

2、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回国时间在3年内且未在国内其它省市工作安置;

3、对“申办落户人员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须五年以上”这一条件,实施细则明确,属于国家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或者具有特殊专长并为本市紧缺急需的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年龄可适当放宽;

4、公派或自费出国(境)学习,并获得国(境)外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含)以上的人员;

在国内获得大学本科(含)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到国(境)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修一年(含)以上的访问学者或进修人员。

上海户口配偶随迁条件

1、拥有上海市居住证,并持证7年、缴纳社保满84个月;

2、拥有《中级及以上技能职称》或2倍以上社保;

3、拥有上海市房产者;

4、最近连续3年社保高于上海社平工资2倍、或个税高于同行业中管理岗位年均薪酬收入水平:申办者可不需要职称。注意居转户跟居住证120分无关,居转户只需持居住证满7年,社保满84个月,有职称即可。

备注(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可以无职称):

1、最近连续3年在上海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高于上海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倍以上的,或者最近连续3年计税薪酬收入高于上年同行业中级技术、技能或管理岗位年均薪酬收入水平的,技术管理和关键岗位人员可不受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

2、按个人在上海市直接投资(或投资份额)计算,最近连续三个纳税年度内累计缴纳总额及每年最低缴纳额达到上海市规定标准的,或者连续3年聘用上海市员工人数达到规定标准的,相关投资和创业人才可不受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

3、无违反国家及上海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行为、治安管理处罚以上违法犯罪记录及其他方面的不良行为记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如何拿到上海户口落户上海

一、上海居转户

这是被最多人采用的落户方式,这也是落户上海人数最多的一种方式,原因就在于它的落户政策要求最适合普通人

按照规定,符合以下条件者可以申办上海常住户口:

1.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

2.持证期间按规定参加本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

3.持证期间依法在本市缴纳所得税;

4.在本市被聘任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及工种对应;

5.无违反国家及本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行为、治安管理处罚以上违法犯罪记录及其他方面的不良行为记录。

二、留学生落户上海累计待业时间不超过2年说明:留学生回国截止到落户申请时间累计未缴纳社保和个税时间不超过24个月。留学人员应在回国后2年内来本市并持续在本市工作,上海将留学生划分为了5个档次,5个档次对应的政策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1、国内双一流本科+国外排名前500院校硕士:按照留学生社保基数交够6个月的社保。

2、国内双一流本科+国外非排名前500院校硕士:按照留学生社保基数交够6个月的社保。

3、国内双非本科+国外排名前500院校硕士:按照留学生社保基数交够6个月的社保。

4、国外正规本科+国外正规硕士:按照留学生社保基数交够6个月的社保。

5、国内双非本科+国外非排名前500院校∶按照按照留学生社保基数交够12个月的社保,且社保基数比前几种学历的留学生更高。

三、人才引进落户

适宜人群: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还可以携带配偶和子女一同落户

1.本科学历学位(择优理工科)+高新企业+2年2倍社保个税(最新2倍社保基数为22792元);

2.硕士学历学位+高新企业+1年2倍社保个税(最新2倍社保基数为22792元);

3.企业高管+3年个税累计100万+3年3倍社保基数(最新3倍基数34188元);

4.国内院校博士毕业生直接落户;

5.高级职称(收入符合市场化评价标准)直接落户;

6.特殊人才,如杨超越、李佳琦直接落户。

四、非上海生源应届生落户上海

为了最快的吸引留住人才,每一年全日制统招毕业的高校学生,只要满足下列条件都有机会申请上海应届生落户

1.应届博士生:免打分可直接落户上海

2.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国42所),中科院各研究所、上科大、上纽大:应届硕士,任何专业,免打分可直接落户上海

3.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95所)应届硕士,仅限就业清单内专业,免打分直接落户上海

4.北大、清华、同济、交大、复旦、华师大:应届本科,免打分可直接落户上海。

5.上海本地高校毕业的应届硕士生,免打分可直接落户上海。

6.国内本科院校应届生+打分超过72分,可落户上海。

7.国内非双—流非上海高校硕士应届生落户+打分超过72分,可落户上海。

在校期间遵纪守法,遵守校园的规章制度

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和任何一家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社保缴纳的记录

五、随迁落户上海只有人才引进和留学生家属才适用;普通的居转户,家属有条件才能随迁。随迁主要针对配偶落户,即使配偶学历无社保无工作都可以,最快3个月就可以落户上海。配偶随调随迁上海落户,包括:

配偶随调的,提供资料与申请人相同;

2.配偶随迁的,提供身份证、户口簿及在外地已退休或无业(失业)的相关证明;

3.配偶暂不调沪的,提供身份证、户口簿,提供由引进人才和配偶双方共同签署的书面承诺证明;

4.配偶已在沪的,提供身份证、户口簿、工作关系证明。

六、创业投资落户上海只要在上海开公司,符合科创人才落户条件,审批流程最快一年就可以落户成功,符合条件的科创人才是有机会直接落户。适宜人群:企业人才、创新创业管理人才优点:只要在上海开公司,符合科创人才落户条件,审批流程最快一年就可以落户成功。

1、运营本市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或持股大于10%(含10%)的创始人。

2、企业连续3年每年营业收入利润率大于10%,且上年度应纳税额大于1000万元(含1000万元)、或科技企业连续3年每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大于10%,且上年度应纳税额大于1000万元(含1000万元)或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资本市场挂牌上市。

3、企业的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不属于国家和本市规定的限制类、淘汰类目录。

4、企业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罚记录,无不良诚信记录。

七、投靠落户上海

分为老人落户、子女落户、夫妻投靠。

最常见的是夫妻投靠,正常情况下要10年;你是少数民族便只需7年;配偶残疾5年即可。

八、两地分居落户上海夫妻一方是上海户口,结婚后异地工作三年方可申请。最后三种渠道:大学生士兵、公务员、军转干部。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