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1. 落户成都户口需要什么条件
  2. 成都投靠子女落户申请条件
  3. 四川成都落户条件有哪些
  4. 成都入户口条件

落户成都户口需要什么条件

我们知道很多农村人对于城市是比较向往的,那么如果在城市买了房子的话就要进行办理落户手续了,如果在成都买房的话落户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下面就由我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一、成都落户需要什么条件

1、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即“房产证原件”)

2、在成都市依参加保险2年及以上连续不间断,依登记并取得2年以上暂住居住的“居住证IC卡”(即2年社保+2年居住证,二者缺一不可)

二、所需材料

1、入户申请表

2、户口本原件、户口本第1页及迁户人员页复印件

3、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房产证、购房合同、房管局1月内打印的房屋信息摘要

5、一次性购房或是银行还款6个月的证明

6、房产所在小区物管、居住管辖社区或派出所,其中一者开具的“入住居住证明”,需加盖公章

7、社保局打印的2年或以上“个人养老保险实缴信息单”,加盖鲜章。

8、提供2年或以上的“居住证IC卡”

9、地址不一致或有变动的,提供所属派出所开具的知名品牌号证明。

通过上文的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就是对于在成都买房落户的话首先要有产权证明,这样的话才可以办理过户手续的。

成都投靠子女落户申请条件

成都市投靠入户根据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条件,就比如夫妻投靠入户的前置条件是与成都市户籍人员结婚且在成都本市连续居住满3年的,在本人或直系亲属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入户前置条件是外地未成年子女,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

成都市投靠入户条件是什么?

成都市投靠入户根据不同的情形有不同的条件,主要如下:

一、夫妻投靠入户

前置条件:与成都市户籍人员结婚且在成都本市连续居住满3年的,在本人或直系亲属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

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本人持有成都市有效期内居住证;

2、本人或直系亲属在成都市有住房;

3、结婚登记满3年,或连续办理居住证满3年,或连续在成都市缴纳社保满3年。

所需要的申请材料包括:双方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居住证、住房证明、社保清单(结婚或居住证办理时间不足3年的提供)。

二、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入户

前置条件:外地未成年子女,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申请投靠成都市户籍的父亲和母亲。

此类情况的办理条件为:

1、外地子女未成年;

2、父(母)户口在成都市;

3、子女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在成都市有住房。

所需要的申请材料包括:子女和父(母)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住房证明、子女出生证或独子证或其他亲属关系证明。

三、老年父母投靠子女入户

前置条件:非成都市户籍的男性公民年满60周岁、女性公民年满55周岁且身边无子女,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在成都市有合法稳定住所,需投靠成都市成年子女的,在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的合法稳定住所申请入户。此外,因购房、投资、纳税、引资、居住期满入户成都市5年以上的,方可申请市外老年父母投靠。

此类情况的办理条件为:

1、父亲满60周岁,母亲满55周岁;

2、父母在原籍地身边无子女;

3、成年子女户口在成都市;

4、父母或其直系亲属在成都市有住房。

所需要的申请材料包括:子女和父(母)户口簿身份证、父母在原籍地身边无子女的声明、住房证明、子女和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

成都公安户政管理部门提示,办理上述入户还需要注意几点:

1、四川省内户口迁移业务已实行网上“一站式”办理,四川省户籍人员办理户籍业务必须提供居民户口簿原件,不能提供户籍证明。

2、四川省内居民办理迁移前,必须到居住地派出所进行居住登记。

3、办理夫妻投靠,需夫妻双方均到场。

4、办理投靠继父(母)的,负责抚养的法定监护人和继父(母)双方到场。

《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综上所述,成都市大多数有意愿落户当地的人都是因为亲属属于本地人而符合投靠入户的政策的,但是根据不同关系的投靠方式会存在完全不一致的入户条件,就比如说夫妻之间只要有一方想要落户就必须在本地已经连续居住了较长的时间。

四川成都落户条件有哪些

1、购房入户:90_以上:交房入住以后,在市购买商品房(含二手房)面积在90_以上(房产局备案时间在2014年6月1日后),且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90_以下:交房入住以后,在市购买商品房(含二手房)面积在90_以下(房产局备案时间在2014年6月1日之前)需要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即“房产证原件”),且在成都市依法参加社会保险2年及以上连续不间断,依法登记并取得2年以上居住证。

2、学历入户:市中心城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在郊区(市)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技术职称或高级技工职业资格的,以及因经济建设需要引进的各类人才,年龄45周岁以下(特殊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并在市一落实工作单位的市外人员。

3、毕业入户:非成都生源落户成都前提条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其中,非正常情况(口袋户)落户成都——毕业后未办理上户手续,户口还滞留在学校宿舍者。)成都生源落户成都前提条件: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市成都。

4、暂住入户:在市暂住满2年,拥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市外人员,可申请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5、投资入户:在中心城区投资50万元以上,在区(市)县城投资30万元以上,在建制镇投资15万元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登记本人、配偶合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6、纳税入户:在市中心城区兴办企业,向本市税务部门连续俩年累计纳税达3万元或一年内纳税达2万元,可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登记本人、配偶合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7、经营入户:在成都市一次性购买40万元以上的商业用房、办公用房的外地人员,也可申请办理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法律依据:《成都市户籍迁入登记管理办法》第三条符合以下国家规定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申请将户口迁入本市。

(一)调动、安置、招录人员

1.组织、人社部门批准公选、公招、录用、调动到本市机关、事业单位的。

2.中央、本省在蓉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按权限调动、招录到本市工作的。

3.本省、市老干部管理局批准安置的离休干部。

4.因参加工作或工作调动将户口迁出,本人或直系亲属在本市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离退休人员。

5.本市全日制普通高校当年统招的学生。

6.原本市户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7.在本市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大专毕业生。

成都入户口条件

成都入户口条件如下:

1、学历入户

入户中心城区,需达到大专学历或中级技师直称,并在45岁以下,且落实工作单位。入户郊区市县,须达到中专学历或初级技术职称,并在45岁以下且落实工作单位;

2、购房入户

购买70平方米以上的商品房和二手房便可入户,但人均住房面积不得低于上一年人均住房面积标准;

3、针对学历偏低、收入偏低的人群,有居住期满入户政策

办理居住证满两年,购买社保满两年,同时拥有人居住房面积不低于16平方米的住房,便可入户;

4、投资入户政策

中心城区投资达到50万元、县城投资达到30万元及建制镇投资达到15万元的投资人员,经营时间为1年,且拥有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16平方米的住房,便可入户;

5、纳税入户政策

两年纳税达到3万元或一年纳税达到2万元的人口,在拥有人居住房面积不低于16平米的住房后可入户;

6、投靠入户

投靠入户政策包括3类方式,即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投靠父母,夫妻关系投靠,已办理退休或男性满60岁女性满55岁的父母投靠成年子女。

办理成都户口准迁证需要以下材料:

1、房屋产权人填写《入户申请表》;

2、产权人和入户人员的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3、产权人系夫妻、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共有的,提供亲属关系证明;

4、房屋所有权证,房管部门1月内打印的房屋信息摘要,商品房买卖合同摘要;(购商品住房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5、房屋所有权证,房管部门1月内打印的房屋信息摘要;

6、社保部门A4纸打印的房屋产权人1年《个人养老保险实缴信息单》(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编制内职工提供《个人医疗基本信息单》和《医疗帐户明细查询单》,并在“个人医疗基本信息单”上加盖单位公章);省级社保除缴纳社会保险信息单外,还应提供与本市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

7、地址不一致或有变动的,提供辖区派出所出具的街门牌详址证明;

8、申请配偶、未成年子女随迁提供:

(1)夫妻双方两本结婚证;

(2)独生子女证或出生医学证明,或由档案管理机关加盖印章的能反映亲属关系的个人档案,或公安机关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或法院裁决书、判决书等能证明亲属关系的法律文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