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落户条件

1、在成都市行政区域购买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并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且在我市依法参加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请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购买商品住房时间以在房管部门进行合同备案登记的日期为准,购买二手住房时间以在房管部门进行房产买卖过户登记的日期为准。

2、如果个人属于成都户籍,是允许购买二套房的,不过,购买二套房应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在当地连续缴纳社保达到一定的年限等等。除此之外,如果家庭要购买二套房,在支付首付款时会较首套房提高一定的比例,贷款利率也会相对更高一些。

一、如何办理公共户迁移:

1、由申请人或监护人向户籍所在派出所提出申请;

2、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对材料进行审核;

3、材料齐全当场受理,在3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4、公安机关通知办理迁入手续。

二、人才落户所需材料:

1、全日制大专及以上的学历证书;

2、在当地就业的劳动合同;

3、三个月的当地社保证明;

4、由当地单位开具的在职证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三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镇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分散居住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居住在军事机关和军人宿舍的非现役军人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农业、渔业、盐业、林业、牧畜业、手工业等生产合作社的户口,由合作社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合作社以外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第十七条户口登记的内容需要变更或者更正的时候,由户主或者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户口登记机关审查属实后予以变更或者更正。户口登记机关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向申请人索取有关变更或者更正的证明。

在成都哪个区落户好

考虑就业机会和教育,首选高新区,毕竟高新区打造的早,配套成熟和交通便利,配套的小学校和初中都不错,小学有实验小学、七中附小和泡桐树小学,初中石室中学、七中和实验中学。

成都现在发展方向是“东进南括”,向东和南,高新区和天府新区都是成都重点打造的区域。天府新区在建设初期,地域又广,配套和交通还不成熟,那边未来发展前景不错。

高新区是未来成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务中心、科技中心、会议展览中心和政务服务中心,有很多高端企业和园区。

扩展资料:

相关技巧

针对社保买房,如果你最后一个月的社保移动到高新区与天府新区满一年或两年,你也可以在高新与天府新买房,同理你天府新区与高新区社保想去主城区购房,最后一个社保转到11区也是可以买11区的。

这个就是国家鼓励大家买社保的福利。很多本地人想买高新与天府新就这样操作的,这也是考虑到换工作的情况。

所以,其实成都的限购政策并不牢靠。交叉限购无非就是一个月的社保问题。针对买房,其实任何区域落户都不是完全限制。就是时间问题。但若要快速买房最好落户至目标区。

四川成都落户政策

法律分析:

CMA证书作为当下最受欢迎的证书之一,它独特的双语考试方式,且每年有多次考试机会,所以备受考生的钟爱;在中国各大城市为了鼓励引进CMA人才,相继颁布人才政策。

上海:落户、住房优惠及子女就学等。作为金融中心,上海在金融人才吸引上向来不遗余力;为了实现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目标、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人才高地,上海给出了丰厚的优惠政策。

泉州:10万元补贴、泉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规定,明确了CMA为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第五层的入选条件。可享受10万元资金补助、安居补助、子女入学、配偶和子女就业、医疗保健和户籍迁入等丰富的福利待遇。

厦门:最高200万补贴。厦门市人民政府印发《厦门市金融人才计划实施办法》,旨在加大金融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提供建设金融强市人才资源保障;明确指出高层次金融人才分为三类,包括行业领军型、高级精英型和青年骨干型。其中在高级精英型和青年骨干型人才的认定标准中,CMA都赫然在列,对引进的行业领军型金融人才奖励最高200万元。

成都:80万补贴。成都推出“天府英才计划”,面对海内外大力引进高层次金融人才,CMA持证人员归在国际化高端金融人才领域B类,可享受80万元补贴和入户、住房安居等各项政策服务保障。

云南:1万元补贴。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开展云南省青年高端职业(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将结合省内院校重点专业学科设置,以新兴产业和四川省重点发展产业对人才需求为目标,鼓励支持省内外专业培训机构实施青年高端职业(专业)技能人才培养。

【法律依据】:

《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第三十条对于符合国家人才流动政策规定的应聘人才,所在单位应当及时办理有关手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应聘人才提供证明文件以及相关材料,不得在国家规定之外另行设置限制条件。应聘人才凡经单位出资培训的,如个人与单位订有合同,培训费问题按合同规定办理;没有合同的,单位可以适当收取培训费,收取标准按培训后回单位服务的年限,按每年递减20%的比例计算。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