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提供的信息也太少了吧,还不太准确。我不知道你所说的PCR是什么意思,PCR本意是: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你这里所指的应该是查HBV-DNA的结果吧?!
现在根据你所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答复如下:
第一、乙肝病毒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 (HBV) 属嗜肝DNA 病毒科 (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约3.2kb ,为部分双链环状DNA。
HBV 含4个部分重叠的开放读码框 (ORF),即前S/S 区、前C/C 区、P 区和X 区。前S/S 区编码大 (前S1、前S2 及S)、中 (前S2 及S)、小 (S) 3 种包膜蛋白;前C/C 区编码HBeAg 及HBcAg;P 区编码聚合酶;X 区编码X 蛋白。
第二、乙肝三对的解读:
HBsAg: 表面抗原,由S区编码,由大中小三种包膜蛋白组成,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抗-HBs: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它的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排除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
HBeAg: е抗原,由C区+前C区编码,为分泌型蛋白,急性或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可查出e抗原,它的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抗-HBe:e抗体,代表病毒复制是否受到抑制。它的阳性表明患者的传染性降低,病毒复制降低或缓解。也有个别人e抗体阳性,病情迁延不愈,多为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
HBcAg: 核心抗原,由C区编码,常存在于细胞核内,常规检测不到(通常所说的两对半就是缺这项)。
抗-HBc:核心抗体,它的滴度高,表明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低滴度的核心抗体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
第三、小三阳的解读:
小三阳:通常为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
小三阳可由病毒变异引起,如前C 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 (BCP) 的变异可产生HBeAg 阴性变异株。前C 区最常见的变异为G1896A 点突变,形成终止密码子 (TAG) ,不表达HBeAg。BCP 区最常见的变异是A1762T/G1764A 联合点突变,选择性地抑制前C mRNA 的转录,降低HBeAg 合成。此时,虽然HBeAg为阴性,但C区依然能合成并释放乙肝病毒DNA,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对于小三阳病人常规应该进行DNA检测,如果是阳性那么就反映病毒的复制是活跃的,如果检测为阴性那么就反映病毒受到抑制,病毒复制是不活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