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武汉、南昌、杭州、苏州、成都等城市中选择一个定居,你最理想的是哪个?

真要说起来想选哪座城市,有一个很俗但也绕不过去的一个因素,那就是:钱。取决于你有多少钱。如果你很富有,那么,每一座城市你都会生活得很惬意。如果你的钱包有点瘪,相信我,每座城市你都会生活得不自在。这不是什么金钱论,除非你去终南山隐居,不然就绕不过这个话题。

这也就带来第一个结论,去一个最能让你赚钱的城市,能够让你尽情发挥自己才干的城市,能够让你寻找到自己价值的城市。这样的城市,才会是最理想的。我们不用去谈什么天才级别的人物,就说说普通的高校毕业生,你的所学专业在哪座城市最有发挥余地。比如说,杭州的民企、苏州的外企、武汉的国企,你最想去哪里?或者说,你能去哪里?

再来说说吃住的问题。杭州房价较高,再高下去很多人就买不起了。相比之下其他几座城市房价会低一些,但问题不在于房价高低,而在于你买不买得起。有房子,人会轻松很多。没有房子,人会很累,没有归属感,事实就是如此。要知道,炒房是炒房,住房是住房。

住的问题解决了,就要研究吃的问题。武汉、成都、南昌都能吃辣,不会吃辣的就不要去了,去了你最终也会吃辣。但成都的是麻辣,武汉的是干辣,南昌的是咸辣,这种饮食习惯跟当地的气候、物产有关。要是你爱吃甜,去苏州吧,甜死你!口味要是清单的,就去杭州。当然,现在大城市里各地美食都有,你都可以找得到。大不了自己做嘛。

谈完这个,我们再来谈谈这五座城市其他吸引人的地方。都是苏杭美女多,成都美女更多,武汉南昌美女也多,都差不多,环肥燕瘦青菜萝卜各有所爱。都是相似纬度的城市,美女都晒不黑。温婉不是苏杭的专利,泼辣的也不是成都专有,就看你能找到哪一类了。女生也不用担心,这五座城市男生的平均身高也不差,虽然比不过山东,但如今90后、00后小时候营养好,长的高。

再说说气候条件。成都居于平原之上,气候条件相对会好一些。武汉夏天比较热,但这几年已经被杭州超过了。南昌、杭州、苏州江南一带雨特别多,有时候一场雨能下一个月。每到梅雨期,就是检验大家内裤库存够不够了。如果你受不了这种整天湿漉漉的感觉,那么,还是选成都、武汉最好。而且,江南三城都是过完冬天直接入夏,春秋时间相对较短,但台风多。相比之下,武汉容易发大水。

再说说当地的美景。苏杭不必说了,什么叫天堂,看看苏杭就知道。就现在来说,杭州的自然山水资源还是在全国首屈一指的。苏州老城区很有味道,开发区就算了。武汉的城市布局,有些人可能会不大喜欢,觉得就是个大镇,巨大的镇,但可以看樱花,可以看大江,挺热闹。成都也一样,旅游资源丰富,人美景美的地方。南昌相对名气要小些,城市建设也落后于其他几座城市,赣江水太浑。但这几年也在努力。

再说说与人打交道。杭州这座城市包容性比较强,1000万人口的城市土著占比不是太高,是这两年人才流入最大的城市,没有之一。这反过来说明这座城市年轻有活力,就像深圳那样。杭州也是最早普及移动支付的城市,很多东西可以在杭州尝鲜。苏州外来人口也多,大多苏北、安徽而来,你要是这几处来的,很容易找到老乡。相比之下,武汉湖北人最多,成都四川人最多,南昌江西人最多,当地本土文化氛围更为浓厚。最后说一句,这五座城市都是英雄的城市,无论你在哪座城市,你都将以她为豪!

落户成都还是武汉(落户成都还是武汉户口好)

武汉大学生落户和成都大学生落户有什么区别

正常毕业的话基本是没有区别的,都是学校给你直接派遣到用人单位,或者派遣回原籍。全国都是一样的。

大学刚毕业,南京、武汉、成都,应该选择哪一个?

个人倾向于成都

首先三个城市里

南京房价相对较高

而成都和武汉都相对较好

高房价会使得生活压力过大

你当然可以说你不买房

只租房

可是高房价对应的也是高房租

其次城市的气候我觉得武汉最反复点

适宜的气候也是定居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第三就是武汉的大学很多

211

985都有

所以对应的竞争力就很大

大的竞争压力下

工资水平却并不高

与他的房价不成正比

最后就是生活消费水平

南京应该消费最高

武汉和成都好像差距不是特别大

在城建方面而言

武汉虽然大

但是到处搞基建

空气质量真的很差

也没有很标志性的商圈

所有的城建规划都很乱

这里一块那里一块

没有南京和成都来的统一规划

有点杂乱

三个城市就环境而言也是武汉最差

感觉没有一个大城市的风范

所以综合考量

觉得成都最优

武汉VS成都 谁是中西部最强势省城?

据湖北当地媒体报道,私下多个场合,双城互相“对标”已成常态;成都市发改委的内部记事板上,武汉每季经济数据在列。而武汉政府常务会上,成都也多次成为关注重点。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 周慧

除了北上深,创业下一站,去成都还是武汉?

武汉和成都,作为中西部最具竞争力的两个省会城市,因经济体量相当,成为直接较量对手。两地早年从对比GDP,到现在比“创业”,争夺创业第四城、通航第四城的称号。

据湖北当地媒体报道,私下多个场合,双城互相“对标”已成常态;成都市发改委的内部记事板上,武汉每季经济数据在列,而武汉政府常务会上,成都也多次成为关注重点。

近日,国务院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成都定位之一表述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再次触及了武汉神经。自2012年,武汉就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目前仍是“十三五”期间的地方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起,成都和武汉先后跃升中国经济总量10强城市之列。其背后重要原因是,内陆省会城市因其政治中心地位、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条件好,成为产业转移重点地区,并带来区域经济版图中地位的上升。因而,这两个人口均超千万的特大城市的发展,也是观察内陆城市经济发展趋势的最佳样本。

21世纪宏观研究院拟通过经济体量、产业结构、创业氛围三个方面,就成都、武汉的竞争力进行分析。

六次GDP位次更替

近日,国务院还批复同意四川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当天有湖北统计局官员即在朋友圈转发新闻,并评论:成都GDP要超过武汉了。

武汉人对成都的关注程度,不是一日练成的。岁末年初,地方经济统计数据出来后,两城GDP数据长期不相上下,在官方内部的会议上,以及地方媒体的报道,都会把两城市的经济数据对比列出来讨论。

在武汉前市长唐良智履新成都市长后,两地对比更具话题性。在2016年的两会上,有媒体写出“‘前武汉市长’唐良智:力争让成都超过武汉”的文章,引发广泛关注。

1990年至今,两市GDP出现过六次排名的更替。事实上,由于两市的经济总量常年差距在200亿元以内,往往是一两个大项目投产便可改变位次。

如2008年武汉因东风本田达产和富士康投产,GDP超越成都。之后成都亦发力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

先后引进了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富士康、仁宝、纬创等5大产业项目,于2011年实现了对武汉的超越。

2014年武汉市主要领导公开表示,要将成都作为赶超目标。当年,汉蓉GDP均过万亿,武汉以12.88亿元的优势超过成都。2015年武汉保持了这一格局,其GDP为10905.60 亿元,高于成都100亿元左右。

此次成都新代管的简阳市,2015年GDP为401亿。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2016年,成都GDP预计会超过武汉。

谁是创业第四城?

除了GDP的较量,近期两地的竞争还体现在争夺“创业之城”——都自称为“创业第四城”。

清科研究中心2015年发布的报告提出,除了北上深及东部沿海地区以外,近年来风投机构的投资热点也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中国创新创业的版图,基本形成了北上深加成都、武汉的“3+2”格局,成都和武汉是新生的两支力量。

在打造创业环境上面,汉蓉都不遗余力。2015年,成都转、改和新建各类创新创业载体近80家,新引知名孵化机构近20家,已建成55个众创空间

目前,武汉共有各类孵化器217家,孵化场地总面积逾920万平方米,建有大学生创业特区72家。另外,武汉全面推进“青桐计划”,吸引大批大学生创业。

据统计,2015年成都新登记市场主体24.86万户,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29个百分点;新增注册资本6545.93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4.8个百分点,新增科技型企业11032家。

武汉方面数据显示,武汉2015年全年新增工商登记市场主体12.57万户、新增创业人数2.73万人。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从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上来说,成都比武汉高很多,说明成都创业的活跃度比武汉更高。

在新一轮互联网创业大潮中,二线城市创业的一个难题,就是缺少龙头互联网企业带动,另外找人难。从城市的产业和人才结构对创新创业有重要影响。

从两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对比来看,2015年,成都的一、二、三产业机构比为3.5∶43.7∶52.8,武汉结构比约在2∶48∶50。

相对来说,武汉的工业重镇特征更明显,从2011年到2015年工业产值数据来看,武汉持续领先成都,以武钢、东风汽车等为代表的央企国企,成为武汉的经济支柱。在新型产业领域,武汉的光电子和生物医药发展较好。

成都在三产方面有绝对优势,其中,旅游人数和总收入长期居副省级城市前列;互联网产业也实力雄厚,2003年,英特尔落户成都,带动整个产业链,随后汇聚了戴尔、富士康等电子信息产业入驻。

单从产业结构来看,在互联网创业方面,成都的产业基础更优化。但是从人才和科研优势来看,武汉更具优势。

成都共有高校56所,在校大学生超72万。而武汉常住人口1012万,而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118.33万,占常住人口的10%以上,占全国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的4.78%,位居全球城市第一。

目前,武汉地区集聚普通高校79所,各类科研机构778家,国家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2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9个,两院院士58名。

但21世纪宏观研究院调研发现,武汉的问题是,很多毕业生不愿留汉,很多武汉本土的互联网企业反映,本地难以找到所需的技术人才,尤其是中高端应用型人才更是紧缺。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评价一个城市的创业环境,需综述各种城市特质。当下,创业大潮还在波涛汹涌,水退下后,武汉和成都还有留下哪些优质项目,然后才能真正判断谁是创业第四城。

城市营销成都领先

成都与武汉相比,不得不提的一个强项是:城市营销。一个佐证是,成都的城市营销的案例,写入了很多城市营销的论文和教案。

2008年以后,成都市政府跟国际知名公关公司合作,策划包装了系列城市营销活动。至今,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来说,聘请专业国外公关公司为政府做营销方案,还并不是常态。

成都城市营销的一个著名案例,是在《功夫熊猫2》的电影中大量植入成都元素。据公开报道,“熊猫攻略”背后,是成都市政府与制片方,两年时间的大量视频会议、邮件、对接协商等沟通。

另外,成都拿下《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的举办权。每一届活动,都会吸引到数百名全球政坛领袖和全球500强CEO齐聚成都,既提升了成都全球知名度,也利于吸引外商投资。

从全球知名度以及城市美誉度来说,武汉跟成都还有不小的距离。以会展营销为例,武汉市商务局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成都市博览局有80人,而武汉市会展办内设在商务局,只有几个人办公。武汉会展专项资金每年2000万元,而成都是8400万元。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5-2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成都,武汉哪个城市的户口好

户口这东西不存在好坏,主要看你生活在哪里。当然你也可以看看哪个城市的户口所包含的社会福利更多。我是成都的。不知道其它城市的情况。但成都户口所代表的社会福利在成都人事代理网有介绍。

逃离北上广,新一线城市让你选,成都、杭州、西安、武汉、南京,你更愿意落户哪里?

如果有落户条件的话,更倾向于杭州和南京,因为江南一带经济发达,新兴产业多,更容易发展。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