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你对成都的认识是什么?
2005年,成都市强化区域合作,拓展产业招商空间。一是加强成渝经济区区域合作。重点加强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以及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交流合作。依托西南经济区市长联席会和成都经济区市(州)长联席会推动成都经济圈建设,依托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调会平台,推动成渝经济合作与西南地区各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建立健全“五个协调和保障机制”:健全领导机制、建立区域党政高层领导会晤机制、建立部门专门议事机制,建立行业协会介入机制、建立非官方的对话机制。要积极推进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形象,促进地区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降低区域内的交易成本。二是加强与浙江、江苏的区域合作。推进资金、技术、人员、信息的无障碍流动,提升产业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市场资源开发等合作水平,形成产业互补、市场互通、资源互用、政策互动的共荣局面。三是加强成德绵经济带、成渝经济走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区域的合作与交流。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市)县抓住组织参加“西洽会”“西博会”“渝洽会”“哈洽会”“海交会”等国内重大会展活动机遇,积极开展项目对接、洽谈及交往活动,并通过召开投资说明会、联谊会、专业研讨会及散发项目资料、网上传输等多种方式开展对外宣传,重点推出经济合作项目,涉及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食品、农业产业化、商贸、文化、旅游等众多领域。四是切实做好邀请企业家来蓉访问、考察和洽谈经济合作项目工作。邀请无锡党政、经贸代表团来蓉开展经济合作与项目对接;邀请中国CEO俱乐部成都之行和上海复旦大学总裁高级研修班来蓉参观考察、洽谈项目;邀请深圳电子协会、皮革协会、食品协会等来蓉考察、洽谈项目;邀请广州、宁波、哈尔滨、台州等友好城市的企业界朋友来蓉参加“西博会”洽谈经济合作项目。
【外地驻蓉机构管理】
按照市政府对外地驻蓉机构管理体制的调整决定,市经合局承担外地政府、事业单位驻蓉机构的备案登记和服务管理,而外地企业驻蓉机构移交市工商局备案管理。为此,市经合局对原负责管理的2287家企业类驻蓉机构档案进行清理、补充完善后,于6月1日向市工商局顺利完成了移交。职能调整后,由市经合局负责管理的外地政府、事业类驻蓉机构共有192家。市经合局加强了相关服务工作,完成年检86家,办理变更4家,遗失相关证件补办1家,已登记备案新设机构7家;协调与配合解决了外地驻蓉机构户口落户成都问题、大庆市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宾馆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新疆克拉玛依市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宾馆税务问题等。为规范市政府驻外办事处招商引资信息的编报与发布,提高信息质量。
【缔结国内友好城市规范管理】
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缔结国内友好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成办发〔2005〕149号),使成都市缔结国内友好城市的各项管理工作更趋规范。成都市共有国内友好城市或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共20个,包括玉溪、南宁、石家庄、乌鲁木齐、伊犁、无锡、曲靖、福州、太原、珠海、金昌、牡丹江、北海、湛江、宁波、重庆、哈尔滨、台州、广州、遂宁。
【四川(成都)在沪各界人士迎春座谈会】
1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在沪联合举办“2005四川(成都)在沪各界人士迎春座谈会”。市级有关部门及上海市有关领导、嘉宾和在沪的四川(成都)各界人士近200人参加了座谈会。市长葛红林在沪期间拜会了新加坡腾飞公司、美国莫仕公司、美国GE公司、台湾广达集团、美国康宁公司。
【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
第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州市开幕。本届海交会的最大亮点是经国务院批准,台湾农产品实现免税直接进入大陆参加展销。展场上参加展销的台湾农产品就有23种43吨总价值近80万元。在这届海交会上,成都市推出以《魅力成都,实力温江》为主题的展示,重点推出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
【成都—广州友好城市座谈会】
5月24日上午,成都市与专程前来参加第六届“西博会”的广州市政府代表团举行了友好城市座谈会。广州市番禺区、都江堰市及两市对口部门相互进行了交流。座谈会后举行了都江堰市与广州市番禺区缔结友好城区签约仪式。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
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在随后举行的四川省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全省共签约项目81个,签约合同总金额127亿元,引进省外资金119亿元。签约仪式上,成都市共有1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47.296亿元,其中引进省外资金40.423亿元。签约项目中涉及电子、建材、化工、钢铁等工业类项目,农产品深加工、花卉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及基础设施、服务业、房地产等项目。其中包括总投资20亿元的电子科技大学新校区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引进省外资金3.5亿元的赛格数码迪厅广场项目及总投资4.7亿元在龙泉驿区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厂项目等。
【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
5月26日,第二届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在福州市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加强泛珠三角省会城市经贸合作,推动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和对台经贸合作”。副市长何华章在市长论坛上作了“加强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发言,并还在市长电视论坛节目中接受了专家和记者就怎样发挥成都的市场优势、旅游资源优势等问题的采访。
【四川·中国西部国际皮革鞋业博览会】
7月8日~1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5四川·中国西部国际皮革鞋业博览会”在成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博览会紧紧围绕“开放、合作、交流、发展”的主题,集展示展销、经贸洽谈、招商引资和理论研讨等活动于一体,吸引了众多中外客商参会参展。成都市成立了筹备工作协调小组,市经委、市经合局、会展中心组织了成都市在皮革鞋业方面企业发展较好的武侯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县、崇州市等区(市)县共100多家企业参加了本届博览会。博览会期间,成都市国内经济合作局、成都市政府驻深圳办事处组织深圳来蓉参展企业代表50余人赴崇州考察参观崇州在制革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就相关经贸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洽谈;中国皮革和鞋业工业研究院杨成杰院长、部分中亚国家的客商和国内一些企业的代表专程前往武侯区对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进行了考察;武侯区还举行了“中国西部鞋都品牌基地投资说明会”。
【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
7月26日上午,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在成都新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项目推介、洽谈活动,成都市共推出项目110个,总投资额约340亿元,拟引进资金约180亿元,推出项目涉及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参加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洽谈会的嘉宾与成都市相关部门、19个区(市)县及高新区和成都市的一些重点企业参加了推介洽谈活动。此次活动重点推出成都市的经济合作项目,展示投资环境,介绍投资政策,对接投资项目。市计委、经委、建委、农委、交通局、外经局、经合局等相关部门及部份重点企业参加了推介洽谈活动。
【拉萨“雪顿节”经贸洽谈会】
8月24日~27日,由拉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一届“雪顿节”经贸洽谈会在拉萨市举行。应拉萨市政府邀请,成都市组团参会。成都市代表团由市经合局、青羊区、金牛区、邛崃市、新津县招商部门,以及青羊工业建设、金宫味业、西南建材、和昌化工等企业组成。与会期间,代表团重点参加了大会的项目推介、产品展示、拉萨40年成就展等活动。
【广州博览会】
9月2日,2005年广州博览会在广州开幕。成都市经合局、市政府驻深圳办事处及锦江区外经局等参加本届广州博览会,进一步密切了成都、广州两个友好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
【川苏合作成都投资说明会】
11月14日,川苏合作成都投资说明会在南京成功举行。会议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共签订32项合作协议,协议总金额超过40亿元。其中,内资项目协议总金额36.4亿元,外资3680万美元和8000万港元,项目内容涉及工业、基础设施、商贸、房地产,其中工业和基础设施类项目24个,商贸和房地产类项目8个。同时,对外推出经济合作项目四类52个,总投资153亿元,其中工业类项目7个,金额4.9亿元;基础设施、房地产类17个,金额94.5亿元;食品、农业产业化类10个,金额12.5亿元;商贸、文化、旅游类18个,金额41.2亿元。此次投资说明会的成功举行,引起当地知名企业的热烈响应,东西携手,进一步扩大川苏合作,共谋发展成为与会嘉宾的强烈共识。
这是成都的经济建设
成都落户需要什么条件
1、购房入户。落户条件:90_以上:交房入住以后,在我市购买商品房(含二手房)面积在90_以上(房产局备案时间在2014年6月1日后),且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90_以下:交房入住以后,在我市购买商品房(含二手房)面积在90_以下(房产局备案时间在2014年6月1日之前)需要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即“房产证原件”),且在成都市依法参加社会保险2年及以上连续不间断,依法登记并取得2年以上居住证。
2、学历入户。落户条件:在我市中心城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在郊区(市)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技术职称或高级技工职业资格的,以及因经济建设需要引进的各类人才,年龄45周岁以下(特殊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并在我是一落实工作单位的市外人员。
3、毕业入户。落户条件:非成都生源落户成都前提条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往届毕业生。(其中,非正常情况(口袋户)落户成都——毕业后未办理上户手续,户口还滞留在学校宿舍者。)成都生源落户成都前提条件: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市成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成都最高的建筑
截止2021年1月27日,成都最高的建筑是锦绣天府塔,高度达到339米。
天府熊猫塔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猛追湾街168号,占地10亩,塔高339米,是中国西部第一高塔。目前塔上发射中央台、四川省台、成都市台以及数字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共30套广播电视节目。
覆盖半径80公里,是四川省广播、电视、微波传输发射枢纽。同时为省市公安、消防、安全、通讯、地震、民航、无委、环保等部门提供综合性服务。
扩展资料:
功能
塔楼为满足工艺、旅游要求共高10层。下面两层为微波天线平台,无外围护墙,兼做避难层。三、四层为变配点、综合利用、微波机房等用房。
五、六层为室内瞭望、旋转餐厅。塔楼正锥台设计不仅合理地分配面积,而且使大面积的幕墙向下倾斜,有利于人们在高空室内向下俯瞰时不会产生折射现象。七层为室外瞭望平台,让游人到200平方米露天高空一游,是很惊险的。再以上是附属设备机房。
塔座基台部分在围绕塔身周围留出环形露天空间,内设观赏兼消防水池。进塔大厅设在±0.000第三层;出塔大厅设在-5.400第二层,接近地面,第一层为地下设备层。考虑到成都地下水位高又潮湿,塔座四周做护坡绿地降至-10.200地面。
这样也可产生如火箭喷射即将腾空跃起之势,少几分因巨大体量尺度给人的压抑之感。该部分还设有很多室内外公共活动场所,尽量减轻人流对塔上面的负荷压力。
成都高新区落户条件2021新规
最新的成都落户全攻略
适用范围:非本市户籍中国公民申请入户的。
总的来说,落户成都主要有三种方法:
1、条件入户;
2、积分入户;
3、其他落户;
条件入户
成都市人才引进入户政策
一、本科学历入户条件:
1.全日制
2.年龄45周岁以内,特殊除外
3.不是成都户口(含一圈层二圈层三圈层区域)
所需材料:
1、入户申请表
2、毕业证
3、经人社局验证的“成都人才服务码”。
4、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5、其他资料: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中心集体户的顺序选择入户方式,并提交对于的材料。
二、国外本科学历入户条件:
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年龄在45周岁以下且未取得外国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的留学回国人员。
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流动服务中心集体户的顺序办理本人入户。
所需材料:
1、《入户申请表》(公安办证中心现场领取或上网下载);
2、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3、中国护照(已入境)(原件和复印件);
4、出国前注销户口证明,或原籍地居民户口簿(省外户籍人口可提供户籍证明)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5、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入本人住房的提供);
6、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入直系亲属住房的提供);
7、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证明、入户地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入直系亲属户口的提供);
8、集体户首页、集体户空白内页、无房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入集体户的提供);
9、近期免冠1寸证件照片1张。
三、全日制大专往届毕业生落户
非本市户籍35周岁以下的普通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毕业生,含国外取得学历人员,凭毕业证在成都东部新区、近郊区按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的合法稳定住所、单位集体户、人才中心集体户的顺序申请本人落户。(近郊区:新津区、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
所需材料
1、入户申请表;
2、毕业证;
3、经市人社局验证的“成都人才服务码”;
4、居民户口簿(每页应加盖户口专用章及户籍名章)或户籍证明、居民身份证;
5、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合法稳定住所的还需提供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户的还需提供入户地居民户口簿、亲属关系佐证材料) ;
6、集体户户主首页、空白内页、本人在东部新区、近郊区无房佐证材料(入集体户的提供) ;
斥资220亿元 蜂巢能源60GWh生产基地落户成都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蜂巢能源官方获悉,蜂巢能源与成都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斥资220亿元在成都建设总产能约60GWh的动力电池制造基地及西南研发基地。
蜂巢能源(成都)动力电池制造及西南研发基地项目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占地约2500亩,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每期建设约为20GWh动力电池制造及西南研发基地, 其中一期投资约100亿元,拟用地面积约767亩。
这是继遂宁20GWh项目后,蜂巢能源在四川单体投资额最大和产能规划最高的生产基地,在蜂巢能源的产能布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截止到目前为止,蜂巢能源2021年新增产能规划已达150GWh, 离2025年200GWh产能总目标近在咫尺。
在成都落户需要什么条件?
成都市五城区拓展的入户条件:
在原有户口政策上拓展的有关人才引进、录用、招收、投靠方面的条件有:
一、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或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的主要完成人员(对比:调整前只有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的人员)。
二、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以及非成都市生源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优秀专科毕业生(对比:调整前是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
三、具有中级技术职务及以上任职资格或取得国家注册证书的中级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对比:调整前是高级人员)。
四、国外留学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位,回国要求到成都市落户的人员(对比:调整前只是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人员);
五、非成都市五城区及高新区范围内的中国公民投靠户籍在成都市的配偶,在配偶户籍所在地连续居住满5年,且夫妻双方年满30周岁的可将户口迁入(对比:调整前是35周岁)。
此外,凡符合人才引进条件的人员,如不愿意将户口迁入该市,经本人申请,市公安局将配套发给《成都市引进人才专项居住证》作暂住人口登记。有效期内,持此专项居住登记证的人员在购车、子女就学、开办企业等方面享受成都市民同等待遇。此次户口政策调整中未涉及部分仍按原有关规定执行。
户籍新政
在成都中心城区、区(市)县城和建制镇建成区购买90m2以上的二手房并实际居住,在蓉工作并缴纳社保1年以上的也能入户。
人才引进入户政策现在放宽到大专学历、中级职称或技师以上,并增加45周岁以下的年龄限制(特殊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现在,在成都暂住满3年,拥有合法固定住所,在蓉工作并缴纳社保3年以上的可入户成都。
拥有成都户籍的农民,租用统一规划修建的出租房且在同一住房居住1年以上的可在租房地入户。
租房入户 (仅针对本市农民 )
成都行政区域内的户籍人口,在中心城区、区(市)县城、建制镇建成区通过购买、受赠、继承、修建等方式取得合法产权房屋并实际居住的,或在上述城镇连续租用统一规划修建的出租房(包括在城镇新型社区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修建的出租房和统一管理的农民出租房)且在同一住房居住1年以上的,可在实际居住地办理常住户口。
拥有合法产权房屋入户所需材料:入户人员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房屋产权证、亲属关系证明(户口簿不能反映亲属关系的提供,下同)、身份证标准照片1张(16周岁以上人员提供,下同)。
购房入户
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区(市)县城和建制镇建成区购买商品房或二手房,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并实际居住,且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及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实际居住地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投资入户
对投资的性质界定为生产性投资可以办理入户,将以前提的“投资”修改、界定为“生产性投资”,以有利于加快成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二是对投资入户人员界定为投资者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三是增加了在区(市)县城和建制镇投资入户政策。
在成都市中心城区生产性投资200万元以上、在区(市)县城生产性投资100万元以上、在建制镇生产性投资50万元以上的市外人员,可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所在地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大专学历也能入户中心城区
为了进一步吸引人才,在人才引进的入户政策上有所放宽。一是入户中心城区的学历和职称进行了适当放宽,原是具有本科学历或中级职称可入户,现在放宽到大专学历、中级职称或技师以上;二是增加了年龄限制,原学历、职称引进的人才无年龄限制,此次调整后年龄限制在45周岁以下,并在我市落实了工作的人员(特殊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在我市中心城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在郊区(市)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技术职称或高级技工职业资格的,以及因经济建设需要引进的各类人才,年龄45周岁以下(特殊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并在我市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市外人员,可在本人产权房屋、单位集体户、亲友处办理本人入户。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按规定办理随迁或投靠。
暂住入户
条件:需在成都工作三年
在成都市暂住满3年,拥有合法固定住所,与我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3年以上的市外人员,可登记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常住户口。
投靠父(母)入户
前置条件:外地未成年子女,本人或直系亲属拥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申请投靠本市户籍的父亲或母亲。父母离婚的,未成年子女应随拥有抚养权一方登记户口。
所需材料:
1、《入户申请表》;(公安办证中心现场领取或上网下载)
2、本市户籍父亲或母亲的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3、市外未成年子女居民户口簿(每页应加盖户口专用章及户籍名章)、居民身份证(16周岁及以上人员提供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4、结婚证(父母未离婚的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5、子女与父母的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原件和复印件)
6、父母离婚的子女投靠拥有抚养权一方的(指生父或生母,下同),提供法院离婚裁定书或判决书或调解书,或离婚协议书和离婚证。变更抚养权的还应亲生父母双方到场提供变更抚养权协议书,一方不能到场的提供同意变更抚养权公证书(父母离婚的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7、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证明(入父或母住房提供);(原件和复印件)
8、入户地合法稳定住所证明、亲属关系佐证材料(入直系亲属住房的提供)。(原件和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