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落户中州人才
2018年济南人才引进
国家全面放开落户限制,二线城市落户迎来爆发期。济南如何把握这一红利?济南如何在与武汉、西安、南京、郑州等省会城市同台竞争的抢人大战中抓住机遇?
近日,根据齐鲁人才网、扬子人才、荆楚人才、关中人才、中州人才、梧桐果等在线招聘平台的相关数据,吴毅人才发布了《2017-2018年济南人才流动报告》。济南人口流动在本报告中什么?如何根据济南人才流动情况制定准确的人才引进新政?济南6强省会战略、济泰一体化趋势、最新版本 都市圈规划对济南人才流动有什么影响?
济南1 6都市圈,谁用脚投票?

济南1 6都市圈
除菏泽外,上述四市均在济南都市圈内,3月30日公布的《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报告中上述数据显示了济南作为都市圈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吸附能力。
济宁市首次被称为济南规划史上最宏伟的城市战略规划。
这一号称济南规划史上最宏伟的城市战略规划的济宁首次被纳入济南都市圈。在宣传这一规划时,济宁人仍在挣扎:济宁是属于菏济枣城区、鲁南城市群还是济南1 6都市圈?
事实上,从近两年非济南户籍省人才流入来看,济宁人已经用脚投票了。

根据齐鲁人才网的数据,山东户籍占2018年山东人才流入的94%.76%;2017年流入济南的非济南户籍求职者中,省内户籍的占比为86.2018年94%的数据.76%。这说明山东省的人才流动表现出非常强的省内流动特征。
从近两年非济南户籍省人才流入情况来看,与2017年的数据相比,菏泽、泰安、济宁、德州、聊城人才普遍青睐流入济南,流入人数占8%以上。与2017年类似,2018年的数据仍是上述五市人才流入最大的。
2018年,泰安、济宁、淄博、滨州等流向济南的人才同比增加。这四个城市都属于济南1 6都市圈。
谁把济南当成最爱?菏泽(240公里)不在济南都市圈,流入济南最为活跃。同样,不在济南1 潍坊、临沂,6都市圈,反而比身在1 淄博更积极地流入省会。
济南的铁哥们是谁?泰安自然。2018年,泰安人才流入济南首次超越菏泽,排名第一。济南和泰安的故事就像上海和嘉兴。

2017年,浙江省同意嘉兴设立与上海示范区全面接轨的示范区。如今,嘉兴这个与上海接壤的地级市,成为浙江接轨上海的桥头堡,不仅地铁对接上海,连医保、教育都接轨上海,嘉兴下面离上海最近的县嘉善也纳入了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嘉兴是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城市,正在全面融入上海,建设综合交通系统、半小时高铁圈、嘉兴-上海同城生活圈、人才科技创新协调,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济南和泰安正在上演同样的一体化浪潮。
莱芜于2019年1月9日正式并入济南。就在2018年,泰安人口流向济南大幅增加,超越菏泽,成为全省其他城市人才流入济南No.1.济泰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在今年3月发布的《泰安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济南和泰安将依托省会一日通勤圈,激活济泰协调发展的新动力。2025年,济泰磁悬浮示范线建成,唱一首歌的时间可以从泰安到济南。
在强省会时代,你还在读济青双城记吗?济泰人才流动最活跃!
目前,陕西、四川、河南等省的省会城市虹吸全省常住人口净流入尤为明显,济南也显示了省会城市的虹吸效应。
然而,《2017-2018年济南人才报告》揭示了2018年非济南户籍人才流向济南的迹象。除泰安、济宁、淄博、滨州、青岛、东营外,山东15个城市流向济南。
截至2018年,山东共有29个县(市)GDP江苏第一29个突破1000亿大关,山东排名第二。济南1 2018年都市圈邹城GDP首破1000亿。
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游戏。虽然县市人口将集中在省会城市,但如果三四线城市在社会保障、医疗、文化、生活等公共服务方面做得好,也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房价不高,这里的生活压力不大,人口可能不会去大城市。

从近两年济南省户籍人才流动情况来看,2017年数据显示,济南户籍人才普遍流向青岛、泰安、烟台、潍坊、东营,2018年仍是上述五个城市人才流动最大的城市。从两年的数据比较来看,济南户籍人才对泰安、烟台、潍坊、东营的流出呈上升趋势,省内沿海城市优势明显。
这张照片显示,2018年,济南人流向泰安的数量增加,取代了青岛,成为济南人流的第一流土地,表明在济泰一体化趋势下,济泰人才流动的活动已经超过了济青双城传统人才流动。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2018年,流入青岛的济南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
2018年,济南在GDP成功超越烟台,在山东省排名第二;GDP青岛7增速.38%,济南7.37%;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外资实际利用增长、规模以上增加值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出口总量增长、市场实体增长等重要指标方面均超过青岛。济南在2019年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排名全国第一。济南在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领导的团队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中排名前20位,在全省排名第一。这说明济南在强省会战略下加速发展,济南人才留存能力大大提高。
留人引才,济南要南截北引才。

进入都市圈时代后,济南都市圈与周边都市圈的区位关系从上图一览无余。济南在哪里能吸引人才?哪些省市容易流向济南人才?济南如何根据这一人才流动特点,准确制定人才引进政策?也与这张图密切相关。

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黑龙江人才数量最多,其次是河北和河南。
受经济影响,东北地区人才山东,具有历史渊源。
从位置上看,山东省以济南为中心,半径200公里,可辐射到濮阳、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等山东省外城市。都属于济南2小时高铁交通圈。
河南和山东分别为中国第二、第三人口大省。最新消息显示,济郑高铁(济南-郑州)将于9月开工建设,山东至河南无需绕道徐州,济南与郑州将相互交通两小时。
进入都市圈时代,济南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如何区域协调?这就像下图中的南京和合肥都市圈的关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郑州大学数量低于济南,河南省211所大学只有郑州大学,人才水库不如济南深。郑州过去五年GDP连续7000亿、8000亿、9000亿三个台阶,经济处于爆发期,对人才的渴望必然会加强。目前,河南人才流向济南,但在新形势下,济南如何应对去年?GDP进入万亿俱乐部的郑州,打好人才攻防战,是需要密切研究的课题。

从济南户籍求职者近两年的省外流向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主要流向地区。这一特点反映了济南人就近流动的趋势。从各地区的流动比例可以看出,北京的吸附能力一直是最强的,但2018年,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线城市的济南人才同比下降。相反,江苏和浙江对济南人才的吸收能力同比增强,尤其是江苏。
为何江苏增长最大?这与江苏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有很大关系。根据大学生一站式求职平台梧桐果发布的信息,2018年,江苏省企业提供的招聘岗位数量位居广东省后面,位居全国第二。
从城市群的角度来看,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吸收的济南人才已超过京津冀城市群,上述两个城市群吸收的济南人才占济南人才总流量的70%。
上图显示,济南人才流入增加的省份都是抢人大战的赢家。比如安徽合肥,2018年新落户大学毕业生和技能型人才近10万,合肥常住人口一举突破800万,年增长12.2万。
与上述情况相比,济南如何建立新的人才政策?南北引进,即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大东北、河南、河北人才引进;同时,留住流向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的人。
90后成为济南人才流出的主力军,宁波靠60万天价房补留人,济南呢?

济南户籍人才流出按学历分析
在这场抢人大战中,分析流入流出人才的学历和专业性尤为重要,从而制定准确的人才引进政策。
最近,以补贴大学生购房最高60万抢了头条的宁波,其最新人才政策将引进的人才分成了高层次人才、基础人才、应届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青年精英人才、青年留学归国人才五大类,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购房补贴或安家补助。
根据猎聘发布的报告,2018年宁波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二,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居第一,符合宁波经济结构。
就济南户籍人才流出而言,大专及以下学历人才流出最多,其次是本科学历、硕士及以下学历
上学历层次较少。
{t}2018年除硕士及以上学历,其他各学历层次人才流出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本科尤为明显。与2017年相比,专科及以下占比为48.78%。硕士及以上学历流出人数占比为52.08%。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