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成都上大学落户上海?

落户北上广的好处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文杰

进一步放的门槛进一步放松。

6月29日,微博话题#今年上海应届硕士毕业生直接落户#引发热议,登上热搜。截至7月1日,该话题的阅读量已达到1.9亿。

这已经不是上海第一次放宽落户政策。6月7日,上海发布《关于帮助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措施的通知》,减少落户上海时需要满足的社会保障要求。

从人口政策的总体趋势和人口增长预期来看,‘人才战争’正在转向‘人口战争’,拥有人口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鹏告诉《时代周刊》,入户门槛会越来越低,甚至大多数城市最终会取消入户限制。当然,在城市群中,人口流入和相关政策会有所不同。”

在延长时间线方面,近年来一线城市对各自的人才政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上海、广州、北京放宽了安置政策,深圳提高了教育门槛,以吸引更高层次的人才。

北上广逐步放宽,一线城市落户,哪里最容易?

上海(图源:图虫创意)

一线城市准确引进人才政策

近日,上海从学历、缴纳社保、直接落户人群等方面两次放宽落户限制。

6月28日,上海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非上海学生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上海各研究所和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符合当年非上海学生应届高校毕业生申请本市户籍的基本条件。

《时代周刊》记者发现,2021年,只有世界级大学建设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和世界级学科建设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才能直接落户上海。

除上述应届硕士、普通高校毕业生外,《通知》还提到,在五个新城、南北重点转型地区工作的上海双一流高校应届本科生,可直接落户。

与以往相比,上海高校毕业的应届研究生可以直接在五个新城等地区落户。

6月7日日发布的《关于帮助复工复产实施人才特殊支持措施的通知》中,上海还取消了社保缴费基数和落户时间要求。在此之前,上海对留学生最宽松的落户条件是缴纳6个月的社保基数。

上海不是一线城市放宽落户政策的先例。

北京2021年发布的《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提出全国高校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北京地区高校、京外地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均可由用人单位申请办理引进。

《办法》还明确规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7所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双一流建硕士研究生不占用稀缺定居指标。

这无疑增加了北京的定居指标。

本办法还将引进的本科生年龄上限从24岁提高到26岁,硕士生年龄上限从27岁提高到30岁,结算对象从应届毕业生扩大到毕业后两年内首次就业的毕业生。

广州更早放宽落户政策。

2020年12月25日,广州发布《关于放宽双一流高校本科学历人才入户社保年限的通知》。对于双一流高校全日制本科和学士学位的毕业生,他们需要连续六个月在广州缴纳社保,而不是在广州缴纳社保。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广州市差异化市外迁入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到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等七个区只需满足大专或技校学历、社保一年以上、年龄28岁以下的要求。但《时代周报》记者咨询了12345热线,了解到相关政策尚未正式实施。

深圳一线城市阵营落户政策相对谨慎。

2021年5月25日,深圳发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将纯学历人才落户的最低要求从普通高等教育专科以上学历调整为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这意味着深圳希望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反映人口现状,城市发展

一线城市降低落户门槛也是一个信号:定向要人。

根据联合国60岁以上人口占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7%以上,这意味着该地区已经老龄化的标准,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北京和上海都存在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人口减少的问题。

北上广逐步放宽,一线城市落户,哪里最容易?

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中60岁京常住人口的19%.6%,15-59岁人口占常住人口的68%.5%比十年前下降了10%.4%。

上海老龄化程度较深。2020年,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为581.5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3人.4%;15-59岁的劳动人口占66%.8%,比十年前下降了9.5%。

相比之下,广州人口老龄化程度较轻,仍处于劳动分红期。七普数据显示,广州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11%.4%,15-59岁的劳动年龄占74%.7%比北京和上海年轻。

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人口红利期旺盛。在中国7个超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中,深圳占15-59岁人口的比例最高,达到79岁.6%,60岁以上人口比例最低的是深圳,只有5%.3%。

城市人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发展目标、人口控制目标、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方向、人才需求水平等。彭鹏告诉《时代周刊》,上海主要需要世界级的大学生,北京可能需要一些辅助、服务和实践人才。广州今年提出了制造业建设,因此需要高级技术人才和普通技术人员。

截至2021年,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形成基本框架。下一步的目标是创建五个中心的升级版。

根据十四五规划,上海建议提高对资本、数据、技术、人才、货物配置的全球影响力,加快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围绕这一发展目标,增强人才竞争力,聚集全球高水平人才,成为重中之重。

这一发展目标体现在落户政策上,即上海将放宽落户政策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应届硕士、双一流本科生、世界前50名大学毕业生等高水平人才上。

在放宽落户中同样将目光瞄准高层次人才的北京,也有着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

2021年11月,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创新、竞争力和辐射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结算难度方面,广州比北京和上海难度小,但在放宽结算政策方面,广州比北京和上海更友好,这也与广州的产业特点有关。

广州一直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在2015年和2017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关注制造业的发展,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规定了制造业建城。制造业是资本、技术、人才密集型产业,周期长,投资大,对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需求也很大。

北上广逐渐放松,一线城市落户哪里最容易?,落户北上广的好处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