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人才不是“一锤子”买卖 如何让人留下来?

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从送户口到送补贴……各大城市抢人大战不断升级。从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人才引进政策已经初步显现出其效果,人口流动的影响也出现了。同时,如何实现从抢人到留人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专家指出,一时抢人并不难,城市需要巩固产业基础,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让城市安居乐业。

多地户籍人口井喷

经过毕业招聘季的反复考虑,来自河南的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陈高伟选择在成都工作,而不是留在北京。成都是西部最大的城市,我对它的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有专业相关岗位,城市环境也比较包容,特别欢迎大学毕业生,所以我选择在成都工作。陈高威对记者说。

考虑到北上广深以外的就业选择,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同程度地受到二三线城市抢人大战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以来,至少有20个城市出台了吸引人才的政策,户籍、住房和补贴已成为密集的优惠选择。

政策“热浪”助力,尤其是在前所未有的落户新政推动下,多地户籍人口呈现“井喷”。

今年第一季度,西安从市外迁入户籍24.2017年同期人口机械增长49万,11万.5倍,是2017年全年的1倍.2倍。换句话说,西安3个月的户籍人口超过去年全年。其中,人才引进、大专以上学历落户人员占新落户总人口的54%。

2017年,大学生留在武汉就业创业30.一万人;新落户14.2万人,分别是去年的2倍和6倍。今年一季度,留在武汉的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热度不减,近10万人,3名大学毕业生落户.9万人。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底,长沙新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10万余人,公安机关办理高校毕业生零门槛落户3.2万余人。

引才有本经济账

如何理解当前的抢人大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认为,抢劫战争有两个背景。一是中国新劳动力供应下降,经济增长相对较快,劳动力需求较大;二是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和动能转型时期,需要人才的核心要素。各地积极吸引人才是合理的。特别是当我们进入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时,我们需要消除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这也取决于人力资源的流动。”张丽宾对本报记者表示。武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孙志军表示,留下数百万大学生不仅是人才战略,也是人口战略。为武汉赢得第二人口红利和第一人才红利。”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黄石松也指出,抢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地方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包括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减轻公共财政压力,降低劳动力成本,刺激消费,刺激内需,缓解老龄化可能导致的社会活力下降。虽然集中城市的平均年龄变化数据尚未公布,但不难估计,如果这种势头持续一段时间,城市肯定会更年轻。

但张丽宾认为,通过补贴等形式引进人才,还要考虑财政负担。作为城市的市民和消费者主体,未来引进的人才能否填补财政支付的成本经济账户。

抢人更要留人

引进人才不是一锤子交易,从引进到留下,中间要跨越很多门槛。陈高伟表示,人才政策反映了地方政府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但是否去取决于当地政府提供了什么样的机会;这取决于城市是否能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保障。

一个门槛是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区域产业链发展的前提下,政府出台抢人政策。张丽宾说,如果没有条件,也会出现供需失衡。最后成了大学生落户,家长在当地买房,就业却没有解决。张丽宾进一步指出,政府有必要计算劳动力需求结构,匹配产业规划和人才引进规划。毕竟,最终决定人才能否留下的是人才的发展空间和城市发展的潜力。

另一个门槛是配套公共服务。目前,许多二线城市的公共服务和资源承载能力还不够,吸引人才的速度不匹配。同时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与户籍相适应的配套政策。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翟绍果说。

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在软环境方面。例如,成都通过青年人才驿站和荣成人才绿卡等措施,为子女提供入学、医疗社会保障等服务保障。许多专家指出,为了长期留住人才,地方财政必须继续增加对公共服务的投资。(记者 李婕)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