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靠!超八成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镇卫生院的这件事

一位77岁的农村老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着意外的认识和重视。

老人叫古树明。他将近年来的体检报告装订成册,重点关注结节是否发生变化;每周,医生都会定期测量他的血压和血糖,并详细记录值;为了严格控制盐的摄入,他买了一把每天不超过5克的刻度勺子。人老了,病啊,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还有一个人更了解和关注古树明的健康。他叫王清泉,是古树明的家庭医生。王清泉教授古树明的健康知识。

古树明住在温江区万春镇农村,是万春镇中心卫生院签约的65岁以上老人之一。据卫生院统计,截至目前,全镇65岁以上老人8890人,签约家庭医生7238人,签约率81.41%。这个数字比成都重点人群高79.签约率77%。

昨天,记者走访发现,在签约人数高的背后,是挨家挨户的咨询、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约回访、健康知识和概念的传播,是对老医生的生动诠释。

有“医”靠!超八成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镇卫生院的这件事

昨天天气寒冷,中午,刘红走出了医院。有个老病人,天气冷了,我要去看看。她是清油村和林村的家庭医生。

有“医”靠!超八成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镇卫生院的这件事

万春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刘红出诊

65岁的老人罗洪兴,家住清油村8组,患高血压2年,糖尿病15年。每逢降温季节,刘红最担心的就是罗洪兴不注意脚,一旦出现糖尿病足就麻烦了。

罗洪兴打开门,见是刘红,非常高兴。刘红假装严厉地问:不抽烟吧,我又来检查了,糖尿病不能抽烟。我还不听你的话吗?戒了,戒了。罗洪兴满脸笑容。

测量血压,测量血糖,数值不错,刘红还是不放心,对罗洪兴说:脱鞋,我再看看脚。罗洪兴顺从地脱下鞋袜,露出脚。刘红观察皮肤颜色,然后轻轻按压,确认没有问题。她还告诉我:一定要穿透气的棉袜,宽松舒适的厚底鞋。”

有“医”靠!超八成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镇卫生院的这件事

万春镇中央卫生院家庭医生刘红测量了村民罗叔叔的血糖和血压

我的病控制得这么好,我听你的。”骆大爷像个听话的孩子,刘红又向他交代了冬季如何预防感冒,方才离开。

有“医”靠!超八成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镇卫生院的这件事

万春镇中央卫生院家庭医生刘红测量了村民罗叔叔的血糖和血压

记者了解到,万春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基本服务是免费的。B每年城乡居民20元,城镇职工40元;C包的价格因个性化服务而异。对我们来说没有负担。家庭医生经常上门,电话回访也不断。他们非常了解我的身体状况,服务周到。住在金星村的李大叔说。

有“医”靠!超八成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镇卫生院的这件事

团队1:罗林凡(新升/红专)团队2:向荣华(新河/永和)……在万春镇中心卫生院,15名家庭医生组成了15个团队。在签约的7238名老人中,9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103人。

2012年,龚艳进入卫生院工作,2017年开始涉足家庭医生领域。在她看来,作为一名基层家庭医生,我们经常与普通人交往,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身心状况。”

余婆婆住在幸福村9组,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并发视网膜病变。起初,老人不信任家庭医生,用她的话说,就是来过场的。”

有一天,龚艳在为她测量血压时,发现血压爆表,怎么会这样呢?细心的龚艳注意到余婆婆情绪低落,便关心地问。这个问题,一瞬间,余婆婆的眼泪就出来了。原来她和妻子发生了冲突,很生气。

龚艳严厉批评了余婆婆的妻子,立刻化解了老人心中的愤怒。从此,她成了余婆婆最信任的人。根据龚艳的健康计划,余婆婆将慢性病控制在更好的状态。龚艳被余婆婆视为亲人。大多数老年人都很固执。你应该哄他们,为他们的健康付出真诚和耐心,成为他们的‘医生’。”龚艳说。

在卫生院,记者遇到了前来随访开药的杨秀清。66岁的杨秀清看上去身体健康,她说自己很注重身体健康,有家庭医生,很稳。”

有“医”靠!超八成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镇卫生院的这件事

今年10月21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守护最美的夕阳红》专栏。该节目以一位住院老人的医疗经验为出发点,报道了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医疗保健结合的有效性。

根据记者从成都市卫健委获得的数据,成都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376.常住人口41万人,17人.98%。在成都,老年人的医疗问题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市卫生健康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用心办实事。

市卫生委老龄健康部主任王品忠介绍,截至2021年9月,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已建立老年人登记、就医的绿色通道以温江市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为例,医院保留电话预约、现场预约、诊所预约、出院预约等适合老年人操作的登记方式。在门诊大厅和诊所设立老年人医疗服务点,负责为老年人提供接待咨询、注册指导、医疗指南、预约、优先服务等。医院还设专岗为没有电子健康卡(社保卡)的老年人打印电子健康卡二维码,协助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在手机上注册电子健康卡,协助其挂号就诊。为老年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针对老年病人多病共存的特点,医院开设了老年病一站式门诊,老年人不用来回跑,一站就能搞定。

老年人去医院更方便,家庭医生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和个性化选择。市卫生委基层卫生部主任廖俊梅告诉记者,目前,成都261个镇(街道)、3043个村(社区)全面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其中老年人等关键群体签约686人.21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79.77%。家庭医生逐渐普及到普通人的家中,巩固了老年人疾病防治的网底。

有“医”靠!超八成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镇卫生院的这件事

记者了解到,市卫生健康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全力推进以下工作。

实施优质医疗资源扩建工程,全球成都重大卫生项目78个。以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成都市慢性病医院)二期工程为例。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康复和康复能力,使医院床位超过2100张。

有“医”靠!超八成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镇卫生院的这件事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副主任毛蓉婷在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与患者沟通

有“医”靠!超八成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镇卫生院的这件事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副主任毛蓉婷在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帮助老人回病房

提升医疗机构内涵,新增三甲医疗机构10多家,实现三级医疗机构区(市)县全覆盖。今年,成都新增了四家三甲医疗机构。

有“医”靠!超八成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镇卫生院的这件事

有“医”靠!超八成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镇卫生院的这件事

安宁疗养示范中心护士长叶继玲在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教病人玩手语游戏


此外,还将实施卫生体系改进行动,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何良 摄影 魏麟潇 熊一凡 编辑 李旻 校对 王玲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