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今天给大家摆一摆我最近在成都落户那些事儿,尤其是这个自有住房到底咋算,我可是实打实地体验一把!
我寻思着我在成都有套房,落户那还不是分分钟事儿?结果一打听,这里头门道还真不少。我先是找到成都市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在那上面翻来覆去地找关于落户政策。你别说,这政策还真不少,看得我眼花缭乱。
后来我注意到,说是要看你房子在哪儿,面积多大。说是啥子“5+2”区域,就是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还有高新南、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这几个地方要是你房子小还不行,说是买144㎡以下住宅,还必须在这个区域有户口或者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才行。
- 如果房子在这些区域,还要看面积和社保。我房子虽然在这些区域内,但是面积不到144平,我还得提供我在成都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记录。
- 如果房子不在这些区域,那你起码得有个90平米以上,还得有房产证,然后你在成都市交一年以上社保,这才能算数。
我这房子虽然是在金牛区,面积倒是够,但是因为我是外地人,之前也没在成都工作过,哪来社保记录?这下可把我给难住。
然后我就开始各种打听,问朋友,问同事,还去社区那个啥子服务中心咨询,结果发现还有个叫“积分落户”玩意儿。说是从2024年2月20号开始,就有这个积分落户政策。我又赶紧去研究这个政策,说是啥子稳定就业、稳定居住、技术技能、个人贡献、年龄这些都能加分。
这里头有个居住积分,我这房子就派上用场。说是拥有成都市自有住房或合法承租租赁住房,连续居住按10分/年累积计算,满6个月积5分,不满6个月不积分。我这房子买有一阵子,这积分倒是能加上不少。我这心想,居住积分倒是没问题,就差那个社保积分。还是怪当时自己年轻,没有早早就在成都缴纳社保。
然后,我就开始琢磨这个事,发现身边有朋友通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购买商品住房(已交付使用)或二手住房,然后申请本人落户,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老年父母符合投靠条件也落户。这叫投靠,我也想着试试看,但我家就我一人想来成都,我爸妈还想在老家待着,这条路子又走不通。
我决定老老实实去弄那个居住证,先攒积分。我去趟派出所,把居住证给办,然后开始每个月都盯着我积分。终于,在辛辛苦苦等半年后,我这积分总算是够。我又赶紧准备一堆材料,啥子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社保缴纳证明,还有那个居住证,一股脑儿全交上去。
提交完材料,我就开始漫长等待。那段时间,我每天都登录那个政务系统,看看我申请到哪一步。每天查一回,每次都心跳加速,又激动又紧张,比我当初买房还上心。等待一段时间后,我如愿通过审核,总算是成新成都人。拿上新户口本时候,我这心里别提多美!
兄弟们,这成都落户,自有住房这块儿,你得搞清楚你房子在哪儿,面积多大,还得看你在成都有没有社保,或者能不能攒够积分。每一步都得走稳,才能顺顺利利地落户成都。希望我经历能给大家提个醒,少走点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