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我跟大家伙儿聊聊2017年那会儿,咋样才能有资格在成都买房。那时候我正好赶上这茬儿,对这个事儿算是门儿清。
先说说那时候的大环境,2017年成都的楼市那可是相当火热,政府为控制房价,出台一系列的限购政策。像我这种在成都落户口的人想买房,那就得按照当时的规矩来。
当时我,刚把户口从老家迁到成都的高新区南部园区不久,看着周围的房价一天天往上涨,心里那个急!就想着赶紧上车,别被落下。然后我就开始研究这个政策。
第一步,我先搞清楚自己属于哪一类。政策里把人分成好几类,有本地户口的,有外地户口的,还有啥人才引进的。我这情况,属于有成都户口的,但是具体到哪个区,那还得细分。
第二步,就是看区域限制。那时候成都把限购的区域分成好几个部分,高新区南部园区、高新区西部园区、还有什么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等等,反正一大堆。每个区域的要求还都不太一样。
- 高新区南部园区:我户口就在这儿,政策说得有这个区的户口,或者在这个区稳定上班,而且社保要连续交满24个月以上。
- 其他几个区:政策相对宽松一些,但如果你已经有一套房子,再买第二套还行,想买第三套那就甭想。
第三步,准备好材料。确定自己的情况后,我就开始准备各种材料。什么身份证、户口本、还有社保证明这些。那时候我已经在高新区南部园区找到一份工作,社保也交几个月,但还没满24个月,好在我落户这个区。
第四步,那就是开始找房子。因为我只能在高新区南部园区买,所以选择的范围就小很多。那段时间,我一下班就去看房,周末也全泡在各大楼盘,那叫一个辛苦!
一步,递交材料,等待审批。看中一套房子后,我就赶紧把准备好的材料交给开发商。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过程,那时候真的是每天都刷新一下手机,看看有没有消息,生怕错过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我终于买到房子。回想起来,2017年在成都买房,那真是既要拼政策,还要拼速度,更要拼耐心。不过好在,的结果是好的,我也算是在成都安一个家。
总结一下
想在成都买房,先看户口,再看区域,然后准备材料,就是看房、交材料、等审批。这一套流程走下来,那真是身心俱疲。不过为能在成都这个美丽的城市扎根,这一切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