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院落改造,工程建设是重中之重。近日,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都市财政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旧庭院改造工程建设组织管理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试行)》)。
《意见(试行)》的目的是有效解决老院改造中前期工作不扎实、设计施工质量低、群众反馈渠道不畅、资金管理不到位等具体问题。那么如何实施旧院落改造呢?
行业委员会或居民自治组织应当参与改造的全过程
《意见(试行)》明确了旧院改造各方的主要责任。
老院落业主、行业委员会或者居民自治组织按照规定程序委托后,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牵头推进改造,是老院落改造的主体,是群众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改造申报的第一责任人,是改善社区治理服务的第一责任人。
行业委员会或居民自治组织应当参与整个改造过程,建立物业服务管理机制,促进物业服务管理主体的提前干预,为以后的长期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成都市下涧水社区改造后 王效 摄
另一方面,《意见(试行)》提出了优化细化设计方案。街道办事处在征集改造需求方面,应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征求居民需求,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标准解读、意见调查,逐一调查老年人、残疾人等关键群体的需求,督促设计单位按照家庭收集的原则进行家庭调查,在保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做好群众工作。
在宣传改造意愿方面,街道办事处应主动宣传业主意愿,涉及其他居民权益和直接利益其他居民权益和直接利益相关者可以实施的内容,凝聚各方共识,整理形成最终改造意愿清单提高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和着陆性,确保涉及公共安全的项目和涉及公共利益的项目。
在综合改造内容方面,应综合研究判断庭院条件、综合消防车通道标志、消防安全设施设备、电梯安装和梯控设备、电动自行车和汽车充电设施、停车位、建筑节能改造、养老护理服务设施、智能场景、党群众服务站改造等内容。 另外,要做好计划公示。
群众呼声和城市体检结果
作为确定改造项目的首要考虑
建议加强工程组织管理。
在这方面,要实施综合改造模式。建设单位应尽可能整合相邻庭院,实施连续改造,积极实施工程总承包模式,鼓励专业整合,协调危险房屋改造、立面改造、管网改造、电梯安装、雨水分流、道路改造、绿化改造、消防安全设施、建筑节能综合改造,合理安排施工过程,减少施工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和重复施工现象。
金牛区抚琴区改造 王效 摄
在优化项目审批监管方面,对已列入市区两级老旧院落改造目标管理体系的,不改变土地权属、用地性质和房屋使用性质,不改变原规划核准建筑面积,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不发生重大改变的低风险项目,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可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环节和材料,压缩审批时提问。
简化合并项目审批程序。
简化合并项目审批程序。项目审批领导部门应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完善服务指南。例如,建筑面积为5000 建筑改造工程平方米以下或投资不足100万元的,不得申请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验收改造效果。综合改造项目完成后,建设单位可召集有关部门和参与单位,邀请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行业委员会或居民自治组织、业主代表、物业服务管理主体对项目改造效果进行验收,并按程序公布验收结果并备案。涉及居民个人利益的外窗工程、上下水改造等项目完成后,应邀请居民参与分户验收。
加强计划统筹管理,准确生成项目。确定改造项目,首先考虑群众呼声和城市体检结果。继续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建立自下而上意愿征集机制,锁定群众改造意愿强的区域,增加城市体检成果的实际应用,将城市体检手段深入老院落,准确定位燃气、用电、涝等安全隐患,优先考虑改造计划。原则上,群众反映强烈、投诉集中的庭院应在第一时间启动民意调查等前期改造工作。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道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