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事儿,真是一把辛酸泪。我家那小子,今年不是要上小学嘛这成都的入学政策,可把我给折腾坏。
我寻思着,这户口在哪儿,不就该在哪儿上学嘛多简单的事儿。哪成想,这里头弯弯绕绕这么多。
第一步,先搞清楚自家孩子户口在哪儿。我家小子户口跟着他爸,在成都的青羊区。我,户口还在老家没迁过来。当时我就想当然地认为,孩子肯定就在青羊区上学呗。
第二步,打听政策。于是我就开始四处打听,问周围的邻居,也问学校的老师,还上网查半天。这一查不要紧,发现事情没我想的那么简单。说是要“优先安排与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一致、且户籍所在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孩子。啥意思?就是说,光户口在还不行,还得看你实际住哪儿。
第三步,解实际居住地。这下我慌,我家虽然户口在青羊区,可我们实际住在高新区!这…这不是两码事儿嘛
- 我又赶紧去解高新区的政策,说是根据登记人数、学校资源啥的来安排。
- 我还听说,有些区可以在学位充足的学校,试点让孩子在父母工作地入学,但这又得看各个区的具体细则。
第四步,多方咨询,差点跑断腿。这期间,我跑教育局,也去社区,还咨询好多有经验的家长。每个人说的都不太一样,有的说可以试试“大摇号”,有的说要看学籍,有的说随迁子女有 আলাদা的政策…我这脑子都快炸!
第五步,确定最终方案。我算是捋清楚。像我家这种情况,户口和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确实比较麻烦。比较稳妥的办法,还是尽量让孩子的户口和我们的实际居住地保持一致,要不然就得做好参加摇号的准备。而且就算参加摇号,也得看孩子有没有成都的学籍,没学籍的话,操作起来就更复杂。
实践总结
这一通折腾下来,我算是明白,这孩子上学,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对政策不太解的家长来说,更是得提前做好功课,多方打听,才能少走弯路。可怜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