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农民工户口的事儿,我还真有点儿体会。前段时间,为这事儿,我可没少跑腿。
折腾的开端
我压根就没把这当回事儿。总觉得,这都啥年代,户口啥的应该没那么重要?结果,现实狠狠地打我的脸。想给娃在城里找个好点的学校,人家就盯着户口本看。这下我急,不弄不行。
开始行动
第一步,打听政策。这事儿我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只能到处问。先是问几个在城里落户的老乡,又上网查一堆资料。你别说,网上东西还真不少,什么“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放开放宽城镇落户限制”,看得我眼花缭乱。不过好歹算是摸着点儿门道。
第二步,准备材料。根据打听到的消息和我自己查的资料,我列个清单:
- 身份证、户口本,这肯定是少不的。
- 在城里工作的证明,我找老板开个工作证明,还盖章。
- 房产证明或者租房合同,这个也得有,证明你在城里有地方住。
- 好像还得有个啥社保缴纳证明,说是要证明你在城里交社保。
反正,七七八八的,我准备一大堆。
第三步,跑腿。材料准备好,就得开始跑。先是去趟派出所,问问具体怎么办。然后又去趟人社局,咨询社保的事儿。还去趟住建局,问问房子的事儿。各个部门都跑个遍。有些部门态度还行,有些部门就……不说,说多都是泪。
最终结果
跑N趟,材料交又补,补又交,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拿到新的户口本!那一刻,我真是百感交集!这薄薄的一本,背后是多少辛酸和汗水!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政策确实比以前好多。听说现在很多地方都取消在就业地参保的户籍限制,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也更方便。希望以后,咱们农民工在城里能生活得更安心、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