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没有户口的人叫什么”,这事儿,我还真琢磨过。

我寻思这不就是个称呼问题嘛能有多复杂?直接百度一下,出来的都是些“黑户”、“无户口人员”之类的官方说法,看着就生硬,一点人情味都没有。我就想,这不行,得从实际出发,看看这些人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又是怎么被称呼的。

我就开始在一些论坛、贴里溜达,看看有没有相关的帖子。还真有,不少人在讨论这个问题,说法五花八门。有人说叫“盲流”,但感觉这个词儿太老,带点歧视的意思。还有人说叫“流动人口”,但这个范围又太广,租房的、打工的都算,跟没户口还不太一样。

为搞清楚情况,我还特意跑几个城中村,想找那些没有户口的人聊聊。你知道的,城中村里啥人都有,鱼龙混杂的。我装作是做社会调查的,跟一些小摊贩、打零工的攀谈。

他们都很警惕,怕我是啥便衣或者记者,死活不肯我就慢慢跟他们套近乎,请他们抽烟、喝饮料,聊些家长里短的。时间长,他们才慢慢放下戒心,开始跟我说一些真心话。

有个在工地上干活的老哥,跟我说他老家是农村的,当年为出来打工,就把户口迁出来,结果后来没办成城市的,老家的也回不去,就成“黑户”。他说,平时别人问起来,他都含糊其辞,要么就说自己是外地的,要么就干脆不说。反正“黑户”这个词,他是打死都不会承认的,感觉太丢人。

还有一个在街边卖菜的大姐,情况也差不多。她是跟着老公一起来城里打工的,户口一直没办下来。她说,最怕的就是孩子上学,没有户口,想进公立学校都难,只能花高价上私立学校。她说,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户口办下来,让孩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有个正常的童年。

通过这回经历,我发现,没有户口的人,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也希望能被社会接纳。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不得不隐瞒自己的身份,小心翼翼地生活。

我觉得,与其用那些冷冰冰的词语来称呼他们,不如多一份理解和尊重。他们也是人,也需要关爱和帮助。也许,一个友善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就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善意。

这回实践,让我对“没有户口的人”有更深刻的解。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不会再简单地用一个标签来定义他们,而是会试着去解他们的故事,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才是真正的尊重,不是吗?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