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正好有空,跟大家唠唠我之前搞明白的这个“社区公共户口”和“正式户口”到底有啥不一样。这事儿,还是得从我自己折腾说起。

想当年,我刚来这个城市打拼,好不容易符合那个落户的条件,心里那个激动,想着总算能成“城里人”。单位那边也挺给力,帮着跑前跑后,一通操作下来,跟我说:“好,你的户口落在咱们区的‘社区公共户’。”

当时我就有点懵,啥叫“公共户”?听着就不像个正经户口。负责人事的同事跟我解释,说是因为我在这边没买房子,也没直系亲属能让我挂靠户口,所以就先统一放到派出所指定的那么一个地址上,大家一块儿用那个地址,就是所谓的“社区公共户”。

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这玩意儿靠谱吗? 没有那个红本本(户口簿)!心里老是觉得不踏实,感觉自己像个“挂名”的,不算真正扎根。

后来有一次,我要办个什么证件,需要用到户口信息。我就拿着身份证去指定的那个派出所。跟窗口的民警同志一说,人家倒是很熟练,查我的信息,很快就给我开一张《户籍证明》。拿着那张纸,我才稍微放点心,,原来需要用的时候是这么操作的。办事倒也没耽误,跟有户口本的人享受的待遇,比如买房资格、孩子上学啥的,理论上说是一样的。

但是,那个感觉就是不一样。 每次需要证明,都得跑一趟派出所,总觉得麻烦。而且没有那个小红本,心里总觉得缺点不够“正式”。看着身边买房的朋友,人家户口直接落在自己家地址上,拿着户口簿,那感觉才叫一个“稳”。

我攒几年钱,加上家里支持一点,终于在这个城市买套小房子。拿到房产证的那一刻,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赶紧把我的户口从那个“公共户”里迁出来!

从公共户迁到正式户的折腾过程

这又是一通折腾。

  • 第一步,准备材料。 我把房产证、身份证,还有之前落在公共户的一些证明材料都找齐。具体要最好提前去你房子所在地的派出所问清楚,省得白跑。
  • 第二步,去原公共户派出所。 我得先去之前那个管理我公共户的派出所,跟他们说我要迁出,他们会给我开一个《户口迁移证》。
  • 第三步,去新家所在地派出所。 拿着《户口迁移证》、房产证、身份证这些东西,到我房子对应的派出所去办理落户。填表、审核,一套流程走下来。

当民警同志把崭新的、属于我自己的那个户口簿递给我的时候,我心里那块石头才算真正落地! 上面清清楚楚印着我家的地址,我成户主。

所以你看,通过我自己这么一折腾,算是彻底搞明白:

  • 社区公共户口, 说白,就是你在这个城市暂时没地方落户口(主要是没自己的房子),政府给你找个临时的集体地址挂靠一下。它确实是正规的户口,该有的待遇都有,就是没独立的户口本,用起来稍微麻烦点,得去派出所开证明。
  • 正式户口(或者叫家庭户口), 那就是有自己的房子,或者有符合条件的亲属让你挂靠,户口直接落在具体的住址上,有独立的户口簿。这个感觉上就完全是自己的,用着也方便。

简单说,最大的坎儿,就是有没有一个符合条件的、能让你把户口落进去的固定地址,通常就是你自己的房产。有这个,就能从“公共户”变成“正式户”。公共户对于刚来城市打拼、暂时没条件买房的朋友来说,确实是个解决落户问题的过渡办法。

行,今天就分享这么多我自己的经历和理解,希望能帮到有同样疑问的朋友。这都是一步步跑出来的经验!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