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头刚忙完一个事儿,就是搞那个户口清理整顿的汇报材料。不少朋友可能也遇到过类似的工作,想着干脆把这回自己咋做的,从头到尾捋一遍,分享给大家伙儿参考参考,也算是个记录。

接到任务那会儿,心里头有点谱也没谱。就是要做个户口清理整顿的汇报材料,听着好像挺官方,但具体咋下手,还得自己琢磨。上头给个大概方向,说是要摸清底数,解决些历史遗留问题,让户口信息更准。

第一步,我先是琢磨这汇报到底要写

不是上来就写。我先把领导的要求、相关的通知文件又仔细看几遍,圈出重点。目标是要清理哪些方面的问题?时间节点是心里得有个大概的框架。然后,我就去找些以前类似的材料瞅瞅,学习下人家大概的格式和思路,虽然不能照搬,但能给个启发。

准备工作,收集“弹药”

心里有谱,就开始准备“弹药”。这汇报不能空口说白话,得有实打实的东西支撑。我就开始着手收集这期间我们具体做哪些工作的数据和记录。

  • 翻找工作记录: 把这段时间部门或者我个人关于户口清理的工作日志、会议纪要、下发的文件、收到的反馈都找出来,堆一块儿。
  • 汇总数据: 最重要的就是数据。清理多少户口?核对多少信息?发现哪些类型的错误?比如重户口有多少个、无相片的有多少、信息不全的有多少等等,都得有具体数字。这部分最麻烦,得找负责具体操作的同事要,或者自己去系统里导,还得反复确认别弄错。
  • 整理典型案例: 光有数字还不够生动,我又想想,挑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案例,比如怎么发现和解决一个特别复杂的重复户口问题,或者怎么处理一个长期人户分离的情况,简单记下来,后面写进报告里,能让看的人更明白具体难点在哪,我们又是怎么解决的。

数据核对这块儿,真是个体力活加眼力活

在准备写汇报之前,清理整顿的过程才是最核心的。那段时间,我们基本上就是埋在各种表格和系统里。

把手头能拿到的几套数据,比如系统里的电子档、之前的纸质档案啥的,都摊开来。然后?

  • 一条条地对,姓名、身份证号、地址、照片信息… 就怕有漏网之鱼。
  • 碰到对不上的,就得标记出来,然后去追查。是录入错?还是情况有变动没更新?
  • 打电话、发函,甚至有时候还得麻烦社区的同事帮忙上门核实一下。
  • 有些重复户口,看着简单,处理起来手续还挺繁琐,得一步步按规矩来。

这个过程,真是眼睛看得发花,有时候一个问题要反复核对好几遍。但没办法,这活儿就得细。这些核对的过程和发现的问题,我都让经手的同事随手记下来,不用太正式,但得有记录,方便后面汇总。

整理材料,开始动笔写汇报

数据和工作记录都差不多齐,就开始拢材料,准备写那个汇报。我没用啥花哨的模板,就想着怎么把事儿说明白,让领导一眼能看懂我们干效果咋样。

我就按照咱们平时干活的思路来:

  • 开头: 为啥要搞这个清理整顿,背景和目标简单说说,引用一下上级的文件精神啥的。
  • 中间: 这是重点。我们具体咋干的? 投入多少人,花多少时间,采取哪些措施(比如比对数据、入户核实等)。取得哪些成果? 用数据说话,清理多少问题户口,核准多少信息,把之前收集的数字和案例放进去。遇到哪些困难? 也不能光说好话,碰到的难题,比如群众不理解、信息壁垒等,也得提一提,显得真实。
  • 结尾: 总结一下这回工作的成效和意义。再提点不成熟的小建议,比如以后怎么能更好地管理户口信息,避免再出现类似问题,建立个长效机制啥的。

写的时候,我就想着得说人话,别整太多虚的、空的。把我们实实在在做的工作,碰到的困难,取得的效果,条理清晰地摆出来就行。数据要准,案例要实。

一步,检查和完善

初稿写完,我没急着交。自己先从头到尾读几遍,看看有没有错别字,语句通不通顺,逻辑清不清晰,数据前后对不对得上。然后,又找部门里比较有经验的老同事帮忙把把关,看看有没有啥遗漏或者不妥的地方。根据他们的意见,又稍微修改下措辞和个别细节。

整个过程下来,累是真累,特别是前期核对数据那会儿,真是磨人。但看到清清楚楚的数据和那份汇报材料,心里也算踏实。毕竟这活儿虽然基础,但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马虎不得。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同样要做这类工作的朋友一点点参考。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4-0858-9752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