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正好有空,跟大家唠唠这个集体户口到底能不能长期用的事儿。这事儿,我自己是亲身经历过的,所以还算有点发言权。
刚开始拿到集体户口那会儿
记得那是好几年前,我刚毕业,找到一份还算可以的工作,在一个挺大的城市。那会儿人生地不熟的,公司说能给解决户口问题,办的是集体户口。当时我一听,这大城市户口,虽然是集体的,那也觉得挺至少是个落脚点,心里挺美的。那时候压根儿没多想什么长期不长期的,就觉得有总比没有强,先把这事儿办再说。
人事那边给办的手续,交些材料,没多久就通知我去拿那个户口卡,就是一张纸,证明我是这个城市的“集体户口成员”。那张纸平时就放在公司人事那里保管,或者有的放在人才市场。我自己手里没啥感觉,好像跟我也没太大关系似的。
第一次意识到问题
就这么过几年,工作也稳定,开始琢磨着是不是要在这个城市扎根。刚好那时候谈个对象,也有结婚买房的打算。这时候问题就来。我们去看房子,解贷款政策,还有后面小孩上学什么的,中介和银行的人一听我是集体户口,眼神就有点那个意思。虽然嘴上没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集体户口办很多事儿可能不太方便,或者说没有个人家庭户口那么“硬气”。
这时候我心里就咯噔一下,开始觉得这集体户口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它不像咱们老家那种红本本的户口簿,拿在自己手里,踏实。
跑去问,搞清楚状况
遇到事儿就喜欢刨根问底。我就先去找我们公司人事问。人事大姐倒是挺实在,跟我说:
- 你在我们公司一天,这集体户口原则上就能用一天。
- 但是,你要是离职,这户口就必须迁走,公司不可能一直给你留着。
- 迁去哪儿?要么你自己买房,迁到房子上变成个人户口;要么迁回老家;要么就得找人才市场挂靠,但人才市场挂靠也不是无限期的,好像也有时间限制,还得交管理费。
听完人事说的,我还是觉得不太放心,又专门抽个时间,跑去公司集体户口所在的那个派出所户籍科问问。人家警察同志说得更直接,集体户口就是个过渡性质的,是为解决像我这种外地来工作的人的临时落户问题。它跟单位、跟工作是绑定的,人走户口就得走,不可能让你长期赖在这儿不动。除非你符合一些特殊人才政策或者单位本身规定很松,但那都是少数情况。
实际操作和我的体会
后来没过多久,因为个人发展原因,我确实从那家公司离职。离职手续里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办理户口迁出。那段时间可真是折腾。因为新工作单位不解决户口,我又还没买房,只能是先把户口迁到市人才服务中心挂着。办这个手续,需要原单位开证明,人才中心那边也要接收函,两头跑,还得交一笔挂靠费,每年都得交。
在人才市场挂大概一年多,后来我终于买房,虽然是个小房子,但总算有自己的窝。等房产证下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去派出所,把户口从人才市场迁到我自己的房子上,变成真真正正的个人家庭户口。拿到那个红本本的户口簿时,心里才算是彻底踏实。
我的结论是啥?
集体户口,说白,它就不是个能让你安心用一辈子的东西。它有很强的临时性和依附性。你在对应的单位上班,或者在学校上学,或者挂在人才,它才能存在。一旦这个依附关系变,你就得挪窝。
如果你是集体户口,又打算在一个城市长期发展、安家落户,那最好早点规划。要么努力工作,看有没有机会通过人才引进政策直接落户;要么就攒钱买房,把户口落在自己房子上。一直挂在集体户口上,很多事情确实不方便,而且总有种“漂着”的感觉,心里不踏实。
这就是我关于集体户口能不能长期用这个事儿的亲身实践和感受,希望能给有同样疑问的朋友们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