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跟大家唠唠我之前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儿——就是我们这种外地户口,想在常住地起诉离婚,这流程到底该咋走。
那时候我也是一头雾水,我跟我前任都不是本地户口,但都在这个城市工作生活好几年。感情实在过不下去,就想着离婚,可去哪儿办?回老家?太折腾。问身边人,也说不清楚。
第一步:搞清楚到底该去哪个法院起诉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搞错后面都白搭。我一开始也以为,是不是得回我或者他的户口所在地才行。后来自己查查,又找懂行的朋友打听一下,才明白过来。
关键点来:通常情况下,离婚官司得去被告(也就是对方)住的地方的法院起诉。但这个“住的地方”不一定是他户口本上的地址,而是他经常居住地。啥叫经常居住地?就是他离开户口所在地,连续在这个地方住满一年以上。像我们这种情况,虽然户口在外地,但都在这儿住不止一年,那他就是这里的“经常居住居民”。
我当时就确定,得去他经常住的那个区的基层法院提交我的起诉材料。也有特殊情况,比如要是对方下落不明,或者对方也离开户口所在地超过一年,那可能就可以在我自己(原告)的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这个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但大原则是先考虑被告那边。
第二步:准备起诉要用的材料
知道去哪个法院,接下来就是准备“弹药”。这步也挺磨人的,得细心点。
- 起诉状:这是重头戏。得自己写,或者请人帮忙写。里面要写清楚我们俩的基本信息(姓名、住址、身份证号啥的),最重要的是写明白为啥要离婚(就是事实和理由),还有我的要求,比如孩子抚养权归谁、财产怎么分、债务怎么处理等等。我当时是自己琢磨着写的,写好几稿,尽量把事情说清楚,要求说明白。
- 身份证明:我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还有对方的身份证复印件。要是实在弄不到对方的,至少得有准确的身份信息。
- 结婚证:那本红色的结婚证原件和复印件。要是丢,还得先去补办,麻烦得很。
- 孩子的出生证明:有孩子的话,这个也得准备好复印件。
- 证据材料:能证明感情破裂的证据(比如聊天记录、分居证明啥的,虽然不好弄,但有就提供),还有关于财产的证据(比如房本、车本、银行流水复印件等)。这些不是必须一次性交齐,但起诉状里提到的事实,最好有对应的证据支撑。
我当时就把这些东西一样一样捋复印好几份备用。
第三步:去法院提交材料立案
材料准备齐,我就带着这一大包东西,去之前确定的那个区法院。找到立案庭,把材料交给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会初步看一下你的材料齐不齐,符不符合起诉条件。如果觉得可以,就会收下,然后让你去交诉讼费。这个费用是根据你要求的财产分割金额来算的,我当时财产不多,费用不算太高,就在法院指定的窗口或者银行交。
交完费,拿到缴费凭证,再交回给立案庭,他们就会正式受理,给我一个案件受理通知书。拿到这个通知书,心里才算踏实点,这表示案子法院接,正式进入程序。
第四步:等待法院通知和后续流程
立案之后,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主要是等。
法院会把我的起诉状副本送给对方,通知他应诉。然后会安排时间,一般会先尝试调解。就是法官把我们俩叫到一起,或者分开谈话,看看能不能和平解决,商量出个离婚协议。我们当时也走这个程序,法官挺耐心的,但我们确实谈不拢。
调解不成,法院就会安排开庭审理。开庭那天,我们都得去,法官会听我们各自陈述,看证据,问问题。整个过程挺严肃的。
开完庭,法院会根据审理情况,再做一次调解试试,不行的话,就会下判决书。判决书会写明法院的最终决定:准不准离婚,孩子归谁,财产怎么分等等。
我拿到判决书的时候,心里五味杂陈,但总算是把这件麻烦事给结。虽然过程挺折腾,尤其是前期确定去哪个法院、准备材料花不少心思,但一步步走下来,总算是解决。
总结一下我的经验:外地户口起诉离婚,最重要是搞清楚去哪个法院(通常是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然后把材料准备齐全,主要是起诉状、身份证明、结婚证和相关证据。后面跟着法院的流程走就行,调解、开庭、等判决。虽然麻烦,但只要按步骤来,总能办成的。